高一的孩子如何學習 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
高一的孩子學習方法
4,陪孩子一起,梳理在前三件事中獲得的信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認真地分析、思考,讓孩子明確應該重點在哪些方面做好準備。
二:高一成績下滑要看開
1、家長要客觀地看高一時的分數;孩子進入高中后與初中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原先的同學圈子的質量發生了變化,現在的同學水平差異不大。家長對于孩子的分數有新的認識,不能等同于初中時的學科分數,下滑100名,很正常。
2、孩子已經用功了但是成績就是不理想,家長面對這種情況比孩子不學習還要著急,其實家長要幫到孩子,要對孩子的長處、個性、學習方式及獨特需要有深刻的了解。發現孩子的差異性,才能指導孩子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學習。
三:方式改變如何學?
由于高中的科目相對初中來說,都比較抽象,尤其是高中物理和數學!對不能夠很好理解概念的孩子來講更是難上加難!不過也有相應的方法來應對。
1,把握上課時間,課上的講解比課外有效100倍
2,及時記錄,老師講解的方法需要記錄下來,不能光聽不寫,對于本來成績較差的孩子更是如此,不僅要記方法,不甚明白的題目更是要詳細的記下過程。
3,預習不用太使勁,復習要用200%的努力。
高中的課程是相對比較活躍的,孩子獨立預習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或者理解的不到位從而影響到心態,影響學習效果。而復習的時候恰恰相反,在老師已經講解完畢知識后,需要孩子不斷的積累沉淀,這樣才能在最后沖刺考試的時候省下大部分回憶拾取舊知識的時間。
4,高一不要太多題,適當積累是關鍵。
孩子上高一,做題不能太累,在高一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知識的積累,而不是沉淀。所以,家長不要額外給孩子購買過多的習題,加重孩子的負擔。
四:及時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
和初中相比,高中對孩子的自學能力要求比較高,每個學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獨立思維能力、較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對于這種變化,一般孩子在短時間內很難適應,心情會很煩躁。如果不能及時校正,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進而影響學習成績,這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嚴重的喪失學習的信心。
這時候需要家長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他對老師、學習的認識和感受,有針對性地給孩子一些建議和意見。最恰當的時間是在第一周末,因為第一周,孩子對新環境還不熟悉,會不自覺地拿高中的和初中比,他們的思想波動會很大,另外,孩子已經對老師及學科內容的難易程度有了初步的感受。所以,這時和孩子溝通,很容易發現孩子心理癥結所在。在交流的過程中,家長要要注意三點:
一是要創設寬松、和諧、愉悅、自然的交流環境,切忌搞得很鄭重其事,很嚴肅,這樣會使孩子很緊張,不愿坦露真情實感;
二是要重點聽孩子傾訴 ,不要輕易插話或打斷孩子的話,這樣會對孩子產生誤導;
三是要像朋友一樣,以平等的心態、親切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如果孩子對新環境比較滿意、比較適應,家長要予以鼓勵,為之加油!如果孩子感到對新環境很不適應,在給孩子必要的安慰的同時,和孩子一起針對存在問題商討解決的辦法,給孩子一些孩子樂于接受的意見和建議,切忌埋怨、指責,說一些傷孩子心的話。
高一至高三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
高中一年級——“難”
學習大環境:從初中到高中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高中整體呈現知識量增大、理論性增強、系統性增強、綜合性增強、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趨勢,而高一又是數學、物理、化學學科難點最集中的年級,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初三到高一不是個“坡兒”,而是個“坎兒”,必須要“跳”才能完成這個質變的過程。
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較初中上升到新的臺階跨度很大,特別體現在數學、英語、和物理學科,很多學生都是上課能聽懂,課后作業也認真完成了,結果成績不理想,很多學生甚至出現了不及格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實癥結就在于學生的知識牽引能力差,綜合學習能力急需要提高。
因為高中的各科學習都是知識的延伸,并且有很強的關聯性,一個知識點或是知識模塊出現問題會導致這個科目的學習遇到瓶頸,應該趁月考之后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整理和有效解決,在期中考試中能考出好成績。
心理特點:剛進入高中生活,很多學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他們的感情變得內隱,即內心世界活躍,但情感的外部表現卻并不明顯,這些特點常阻礙著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了解。
解決方法:
1)查漏補缺。高中學習比較緊張,發現漏洞千萬不要以太忙、太累為由任其存在和發展,因為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聯系的,漏洞不補,會影響其他知識的學習和綜合應用,并且積累得太多,會覺得無從下手,只好放棄,給高考造成很大的損失!
2)調整心態。剛剛經歷了中考,很多學生沉浸在緊張后的輕松李,但是學習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一放松,可能就會給自己的高一學習制造麻煩,抓住高一伊始,讓自己的高中學習一帆風順!
小結:高一學習成績波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來說,只要適應了高中老師的講課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識的學習方法,成績都會逐步上升并且趨于穩定的。因為成績的暫時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對某個學科失去興趣,是得不償失的。
高中二年級——分化
學習大環境:高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級,一方面已經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緊張的高三還沒有來臨,所以心里上比較輕松;同時,高二還要面對多個科目的會考,會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另外,很多家長理解上有誤區:高二先輕松一下,要不高三就沒有輕松的時候了。這種想法非常錯誤,結果就是高二輕松了,到高三也緊張不起來。以上各種因素綜合起來,造成了嚴重的分化,一些學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時候,發現為時已晚!
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他們更多地寄希望于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學習情感、學習過程,如學習態度的端正、方法的改進、良好習慣的養成、時間利用率的提高、學習毅力的增強等,而不是客觀條件的改變,如學習環境的改善,老師的教學水平等。
心理特點:高二階段由于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是一個容易出現動蕩和茫然的時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就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有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到整個高中階段有成績明顯退步的階段,其中大部分學生感到這個階段在高二,主要變現在:
1、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
2、偏科現象嚴重。
3、孤獨感和焦慮感較強。
解決辦法:學生抓住了學習活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更重視個體學習行為的影響,則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改進學習方法,調整行為模式。
小結:高考考的是整個高中三年的知識,而不只是高三的知識。不要認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其實每個階段都是在備考,都是在為高考打基礎,高二尤其如此。高一、高二的很多知識是在以后的學習中必須要用到的基礎知識,所以如果發現高二的部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千萬不能等到高三復習的時候再去解決,要盡快補上,使自己高三的學習更加順暢。
高中三年級——心態
學習大環境:高三,沒完沒了地做題、沒完沒了地考試,還有家長和老師沒完沒了地嘮叨,加上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容易有急躁、郁悶、迷茫、懈怠等情緒。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及時調整,讓心態回歸到正確軌道上,就是往高考成功的道路上前進了巨大的一步;但若任這種心態蔓延,就會成為你高考成功路上難以逾越的障礙。
步入高三,就像戰場上吹響了沖鋒號,從這一刻起,需要全力沖刺——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堅持不懈、決不放棄!不管自己的水平如何,不論自己的能力怎么樣,最關鍵的是你沖刺了嗎?
解決辦法:明確高考目標,同時分析自己的程度,明確差距。對目標學校的情況初步了解(包括歷年招生情況對比,有無加分限制)。如果沒有合理地定位自己,是無法形成科學規劃的。
小結: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選擇課外輔導是必不可少的,老師的引導和點撥可以讓你進步得更快,但是必須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學習模式,才能用時最短、效果最好。
看過“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