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備考策略 高三學生寒假備考策略
高三學生備考策略
對考生們而言,最后幾個月的復習,時間顯得格外緊張、感受到的壓力也格外明顯,不少考生恰恰就是在這緊要關頭心生怯意,高考還沒到就先給自己打“懈氣針”,以至無緣自己的理想大學。
其實,高考復習的時間哪怕只剩一個禮拜、甚至一天,大家都還是有可能取得進步、突破原來水平的。一句話,只要高考還未到來,即使是一分鐘的復習,都可能改變高考的考試結果。
越到考前,就越要堅持自己的復習步伐,尤其是中下水平的學生,只要堅持下去,完全有可能在最后的復習階段取得長足進步。
幾個月前高考時,我們身邊就曾有活生生的例子。有的同學平時成績不見多出色,但高考卻考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績。事后問他原因,他總結出來也就一句話:不放棄,堅持復習。
現在差不多開始第一輪總復習,建議大家不妨抽個時間認真思考一下,自己高考有什么目標、接下去打算怎么做?想清楚了,量身定做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過程中有疑惑,多向身邊的老師、同學請教,他們處在旁觀者角度,可能比你更了解自己的缺點。
要盡量多和老師溝通。在高考復習時,我們常常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而老師有多年帶高三的經驗,又和你相處兩年多,熟知你的長處與短處。我們讀高三的時候,每次考試后覺得自己考不好或者這階段的學習狀態不是很好,就往老師辦公室跑。和老師良好溝通,這絕不是套話、空話,老師的經驗能夠幫你更清楚地看到前方的路。
如果有同學覺得自己復習沒有明確的目標,也不用太擔心,但一定要有方向、有明確規劃,知道自己現在處于何種狀態,有哪些缺漏,該如何彌補。
方法:在總結的基礎上提高 關鍵詞:錯題分析階段歸納
高考要勝出,功夫在平時。真正說起來,大家從上高一起的每一步都要走得很踏實;不要抱著等到了高三再去拼搏的想法。如果平時肯下功夫,那在復習時,即使前面學過的東西忘了,也很快就能撿起來。
不過,到現在這個時候,大家要做的不是去抱怨、后悔以前沒讀書。不管以前學的怎么樣,在最后這幾個月,重要的是穩定好學科基礎,定好各學科的復習計劃;同時做好各學科的作業,不要出現明顯的“長短腳”。當然,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自己做一些額外的練習。
在高三下學期,除了平時的小考和練習,還有省、市質檢幾次大考,建議大家不要一味埋頭苦讀,要注意通過考試和練習總結自己的學科弱點。
平時做錯的題目,要注意分析是真的不會做,還是粗心大意做錯了。如果是那種老師說完后你會做,但下一次還是會錯的題目,就要注意了,這說明你沒有真正弄懂這一類型的題目。如果過了一段時間,除了題目要求外不用多余提示你也能做出來,就說明你真正掌握了。
每一次發現錯誤,不要敷衍,一定要認真對待,找出錯的原因、解題方法,對題型做個歸納。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回答與標準答案的差距,逐步摸索和熟悉高考的答題模式,平時答題時盡量往這方面靠,養成規范答題的習慣。這么做,可能一開始效果不明顯,但堅持2~3個月,你會發現有明顯的進步。如果堅持到高考,相信高考成績會出乎你意料的。
有時間的話,不妨做個錯題集或者歸納本,把平時遇到的類型題從原理、類型都弄明白了,那你就不再是只會一道題,而是掌握一個類型了。而且,到了下學期,各種各樣的試卷非常多,有了錯題集或者歸納本,就相當于那么厚厚一疊卷子的精華濃縮到一起。
另外,每隔一個時段,比如說一周或者半個月,不妨給自己做個階段歸納,看看這段時間自己進展如何、填補了哪些缺漏。當然,也可按復習進程安排階段總結,比如省市質檢考完后。
心態:信心是建立在努力之上 關鍵詞:信心考試化虛為實
一年前我們在進行高考復習時,老師說高考說穿了其實是一場信心的考試;一年后再回首高考復習時,發現確實如此,建立信心,你在高考中才能爆發自己的實力。
信心,其實是比較玄的東西。在高考前,恐怕每個人都會有信心動搖的時候,即使是大家眼中作為優秀的我們,也一樣有過懷疑、泄氣的時候。不同的只是我們不會就這么陷進灰色情緒中,而是著眼于很實際的東西,比如這個方法掌握了沒有、這部分課本還要不要再看一遍。把玄乎的東西,盡量量化為實際性的、你能把握在手中的東西,這其實是一個考前調整心態的好方法。
就拿信心來說,高考有沒有信心不是你天天對自己說要有信心就有的,而是從學習實際中得來的。讀書讀到泄氣、信心動搖時,不如坐下來,好好考慮一下目前自己的狀態。清醒地認識自己,對自己的水平有準確的判斷,知道自己處于何種狀態、能夠達到哪一級的水平。這樣,就不會因為一時的失利而沮喪、為一時的成功而驕傲。
接下來,要努力在學業上做到讓自己滿意的程度。比如,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按計劃一步步推進自己的復習進程。堅持這么做下來,當計劃一步步完成時,你也會感覺到自己是在一步步邁向成功,自己的每時每刻都是用在刀刃上,是在進步中的。所謂的信心,是這么一步步通過實打實的功課得來的。建議大家在沒信心時不妨試試這招“化虛為實”。
可能也有一部分同學急于想得到成功,他們檢驗自己信心的標準是考試成績,一旦階段考試如省市質檢發揮不利就一蹶不振。這個時候,不妨換個角度想,在高考前出問題總比在高考中出問題好。
高三學生寒假備考策略
關鍵詞:優等生
數學:
優等生總結思維
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講,寒假期間,先研究平時做的題目為什么會做而沒做對,把所有以前做過的錯題和不明白的知識點都找出來,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就是學會總結學習的思維,做到快速解題,把所有的題目固定成一種思維,同時總結出變型的全部原則。北京市高考數學考試的一個特點是研究題目就可以獲得解題的方法,所以學生在寒假期間對03年-05年的真題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出一些解題的方法。而不建議高三學生在寒假期間再做模擬題,歷年真題應該練習掌握。
英語:
優等生勤練聽力
對于平時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來講,英語的閱讀部分沒有問題,所以沒有必要把寒假復習的重心放在單詞上。學生欠缺的并不是語法知識,完型填空、單選可以在寒假期間適當地練習。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聽力部分的練習和進一步的熟練掌握。
很多人建議孩子看歐美影視大片,但是在高考考試當中,聽力部分的語速相對較慢,所以并不建議采用這種方法。以前很多學生習慣采用聽寫的方式練習聽力,但是先聽后寫,一句話至少在腦中要過兩遍,中間有一段時間要回憶和揣摩,在考場中卻沒有這么多時間可以供學生回想聽到的這句話,所以這種方法也不可取。
建議學生寒假期間多讀,拿著聽力資料原文,邊聽邊看跟讀,保證跟讀的強調、語速與原文一致。這樣就可以省去中間拼寫的部分,之間從聽力轉到文章意思,更有助于聽力的速度和質量。
關鍵詞:中等生
數學:
一半學習一半娛樂
建議學生每天學習的時間和高考時間保持一致,適當地放松,可以在同學之間組織有競賽性的娛樂活動,休息放松。開學前建議學生做總結,把寒假期間復習到的知識點不能理解、知識點不能簡化、知識點不會用、標準化考試題目找不到解題方法、會做沒有做出來的題目都納入總結,這樣才能夠達到主動學習,新學期帶著問題去學習,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
中等生巧記語法
對于平時成績居中的學生來說,高三的這個寒假正是補充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習水平的好時機。雖然閱讀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非常重要,但卻并不是中等生在短短的寒假最需要補充的部分。單詞相對來說,中等生已經比較熟練掌握,而語法是這部分學生與優等生差距最大的部分。死記硬背不適合考試,更不適合平時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牢牢記住,并且比較熟練地應用,還需要通過語意理解。任何語法知識都可以通過語意理解,明了精確的語意,很多語法并不需要去刻意記憶,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就可以輕松掌握。
關鍵詞:基礎薄弱
數學:
落后生看名人成功的案例
對于成績落后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還沒有發揮。建議看世界上名人成功的例子,增強自信心。寒假復習的原則是以課本知識點理解為主,做5到6套歷年北京卷和全國卷的真題,結合課本看哪些方面是沒有掌握的,根據題目把課本上涉及的知識點標出來??纯催@些知識點在應用的時候有何先決條件,知識點如何反向應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在何處卡殼。
在練習的過程中,建議學生采用分題型練習的方法,不要再聯系高考模擬題,而是找出歷年的真題每種題型堅持做一天,分知識點熟練掌握。
英語:
落后生加強單詞記憶
成績落后的學生在各方面的學習都有欠缺,因此不可能在短短的寒假全面提升。由于閱讀涉及到英語學習的各方面,成績落后的學生在這方面往往十分頭疼。讀不懂文章有兩種原因,單詞不認識和句子結構太復雜。建議學生最好把教學大綱中的動詞、形容詞重復記憶,另外閱讀一些文章,適應英文說話的語言習慣,用英文語序來理解文章。
看過“高三學生寒假備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