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習成績不好怎么辦 導致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
初中學習成績不好解決方法
如何盡快適應初中學習
“入學時進了全年級前30名,期中考試后退到200多名,準是沒有認真學習”。前幾天,各中學期中考試成績一下來,一位家長看到上初一的孩子來了個“開門黑”,便一籌莫展,學校舉辦家長會,家長感覺沒有面子,也不愿參加。初一上學期能否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對整個中學階段的學習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一學生考試成績下降,在很大原因上是還沒有適應初中學習,這是父母抱怨、責罵是沒有意義的,應該積極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初一上學期,家長應配合孩子實現三個方面的轉變:
1、學習方法的轉變。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科目相對較少,能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了,以語文為例,只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基本掌握,考試就不成問題,但初中階段,課程設置增多,考試題更為靈活,講究活學活用,學生必須改變以往寫完作業萬事大吉的做法,主動復習當天所學的知識,除了老師所留的作業,還應該多做參考資料,加深理解,拓寬知識面,由依賴性學習向主動、獨立性學習轉變。
2、生活習慣的轉變。中學課程緊,內容多,在學生生活上必須有規律,緊張起來,制訂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并自覺遵守,保證作息有規律。
3、看電視的轉變。一些家長不許孩子看電視,其實翻翻一些高、中考題就會發現,部分考題與電視有不小的聯系,如上海市近年高考題有一題目就是讓考生推薦看一部電影(電視劇、或戲曲),因此學生應將電視作為學習的工具,有目的的有意識的看,不能在電視前一看就是一兩小時,或總看一些連續劇,應選擇與學習有關的積極向上、能陶冶情操的影視劇。
三種學習方法
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于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思考習慣。
一、總是站在系統的高度把握知識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習慣于跟著老師一節一節的走,一章一章的學,不太注意章節與學科整體系統之間的關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隨著時間推移,所學知識不斷增加,就會感到內容繁雜、頭緒不清,記憶負擔加重。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知識結構系統,學習一門學科前首先應了解這一系統,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學習每一部分內容都要弄清其在整體系統中的位置,這樣做往往使所學知識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尋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學習最忌死記硬背,特別是理科學習,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論學習什么內容,都要問為什么,這樣學到的知識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問題超出了中學知識范圍,甚至老師也回答不出來,但這并不要緊,要緊的是對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這往往是培養我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養成這種思考習慣,有利于思維品質的訓練。
三、發散思維,養成聯想的思維習慣
在學習中我們應經常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等方面的聯系,不要孤立的對待知識,養成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的習慣,有意識地去訓練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及獨創性,長期下去,必然會促進智力素質的發展。知識的學習主要通過思維活動來實現的,學習的核心就是思維的核心,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提高智力素質,智力素質提高了,知識的學習會變得容易。所以上面講的學習的三個學習習慣實質上是三種思維習慣。學習的重點就是學會如何思考。
希望大家能夠多了解與初中學習相關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加熟悉初中生活,從而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導致學生成績不好的七大原因
一、學習方法不得當。
孩子學習必須找到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我國著名教育專家董進宇博士在今年5月份的中學生潛能訓練營上做了一個現場調查:“文科的學習方法是什么?”在座的所有同學異口同聲地響亮回答:“一個字——背!”“理科的學習方法是什么?”“倆字兒——做題!”董博士說,如果靠死記硬背,他肯定學不到真知。如果單靠題海戰術,孩子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沒有達到融會貫通,付出10倍的努力可能連3分的收獲也沒有,因為理科和文科的學習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二、情緒問題的困擾。
一個人要去做一件事是由他的情感來控制的?,F在中小學生與老師、男女同學、朋友和父母的關系,就是自我情緒的爆發點。消極情緒產生時,他會生活在緊張、焦慮、煩惱當中,如果被這種情緒主宰,他就沒有辦法去學習。當孩子被這種情緒控制時,家長要幫助他,鼓勵他并把他拉出這種狀態。遺憾的是有的家長不僅不幫助孩子,反而去批評孩子,使孩子的情緒“雪上加霜”。
三、用功程度不夠。
用功的程度是學業成功的基礎。學習確實要用一定的功,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徹底地掌握知識。大多數孩子用功程度不夠,其原因有三分之二是不知道怎么用功,不懂得學習方法。有三分之一是自我觀念的問題,這是他自己的原因。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用功努力的程度是學業成功的基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有不斷進取、努力學習才可以使成績飛速進步。
四、自我觀念的局限是第一原因。
一個人的自我觀念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綜合評價的總和。如果一個孩子在有關自己學習或個人成長上有錯誤的觀念,那么他的潛能就沒辦法釋放出來。如認為數學很難,自己學不好數學,那么他的大腦就處于停滯狀態,他就放棄了努力。究其原因,很多家長在孩子童年的時候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笨”,讓孩子產生了自卑感,潛能就無法釋放出來。
五、基礎知識不牢。
如果孩子舊知識不會,他就會把不會的新知識變成了舊知識。不會的知識越來越多,包袱過重,這樣就壓垮了孩子,再講新課他就聽不進去,最后太痛苦了,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當我們的孩子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牢,他就沒有辦法往下學了,他在課堂上根本就聽不進去,產生了巨大的挫折感,自我否定感。所以想繼續學習,脫穎而出,就必須把基礎知識補回來。
六、沒有學習興趣。
一個孩子要想取得優異的成績,那他背后必須有不斷的鼓勵、表揚和欣賞。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是三分鐘的熱度。”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這樣,只有在后面不斷激勵孩子,才能讓孩子始終保持熱度。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想辦法讓他把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所以孩子在學習上找不到快樂的時候,你越對他進行批評打罵,越會加深他學習的痛苦。
七、缺乏激勵因素。
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是三分鐘的熱度。”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這樣。一個孩子要想取得優秀的成績,在他背后就必須有一雙手在推動著他,那就是父母的不斷鼓勵、表揚和欣賞,只有在后面不斷激勵孩子,才能讓孩子始終保持熱度。但遺憾的是有85%到90%的家長都沒有這樣做,他們還埋怨孩子,說孩子只有三分鐘熱度。
初中成績不好增加學習興趣很重要
1、調整心態
一個已經上了初三的孩子,仍舊把玩兒放在首位,不能做到主動學習,合理分配玩兒和學習的時間,說明孩子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學習目標。埋怨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或者埋怨孩子都是無濟于事的。這時我就俯下身來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
2、因勢利導,走進孩子的心靈
我家孩子本身就聰明伶俐,喜歡讀書,于是孩子讀什么書,我就也拿來讀。目的就是為了了解孩子,和孩子有共同的話題,能夠走向孩子的心靈深處,改善我倆的關系。
然后我還給他買一些他喜歡的紙質書籍,漫畫和偵探類的。進而根據孩子喜歡讀書這一優點,引導孩子多讀一些名家名篇,經典名著。
3、配合使用了京恩記憶法,它讓孩子把學習變成了一種樂趣,孩子漸漸也沒有之前浮躁了,懂得主動學習了,京恩記憶法確實也有效果。
4、制定合理的目標
我倆溝通改善之后,聊天的主題逐漸的轉移到人生和學習,我就結合自己的經驗,或者某本書的內容,跟他談談人生的意義,學習的意義,生活的目標等話題。
15,16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思考人生了,并能懂得其中的道理。與孩子溝通這些的目的在于讓孩子領悟,學習是自己的,生活也要靠自己,需要有目標,人生要有理想,有夢想,并為了實現它而努力。
比如,喜歡讀科幻、偵探類的小說,是不是夢想成為一位英雄?還是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寫出這么優秀的書籍?喜歡看漫畫,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位漫畫家嗎?之后,水到渠成地和孩子談談眼下的學習以及學習目標。把人生規劃和當前的學習結合起來。
看過“導致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