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備考方案 高三備考建議
高三學生備考方案
如果一定要說北大學生身上有什么共同的成功特質的話,我覺得也許就是執著,之所以能最后考上北大,因為大家都比較執著,有了目標之后無論做什么都能堅持下來,直到最后。
對考生們而言,最后幾個月的復習,時間顯得格外緊張、感受到的壓力也格外明顯,不少考生恰恰就是在這緊要關頭心生怯意,高考還沒到就先給自己打“懈氣針”,以至無緣自己的理想大學。
其實,高考復習的時間哪怕只剩一個禮拜、甚至一天,大家都還是有可能取得進步、突破原來水平的。一句話,只要高考還未到來,即使是一分鐘的復習,都可能改變高考的考試結果。
越到考前,就越要堅持自己的復習步伐,尤其是中下水平的學生,只要堅持下去,完全有可能在最后的復習階段取得長足進步。
幾個月前高考時,我們身邊就曾有活生生的例子。有的同學平時成績不見多出色,但高考卻考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績。事后問他原因,他總結出來也就一句話:不放棄,堅持復習。
現在差不多開始第一輪總復習,建議大家不妨抽個時間認真思考一下,自己高考有什么目標、接下去打算怎么做?想清楚了,量身定做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過程中有疑惑,多向身邊的老師、同學請教,他們處在旁觀者角度,可能比你更了解自己的缺點。
要盡量多和老師溝通。在高考復習時,我們常常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而老師有多年帶高三的經驗,又和你相處兩年多,熟知你的長處與短處。我們讀高三的時候,每次考試后覺得自己考不好或者這階段的學習狀態不是很好,就往老師辦公室跑。和老師良好溝通,這絕不是套話、空話,老師的經驗能夠幫你更清楚地看到前方的路。
如果有同學覺得自己復習沒有明確的目標,也不用太擔心,但一定要有方向、有明確規劃,知道自己現在處于何種狀態,有哪些缺漏,該如何彌補。
方法:在總結的基礎上提高 關鍵詞:錯題分析階段歸納
高考要勝出,功夫在平時。真正說起來,大家從上高一起的每一步都要走得很踏實;不要抱著等到了高三再去拼搏的想法。如果平時肯下功夫,那在復習時,即使前面學過的東西忘了,也很快就能撿起來。
不過,到現在這個時候,大家要做的不是去抱怨、后悔以前沒讀書。不管以前學的怎么樣,在最后這幾個月,重要的是穩定好學科基礎,定好各學科的復習計劃;同時做好各學科的作業,不要出現明顯的“長短腳”。當然,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自己做一些額外的練習。
在高三下學期,除了平時的小考和練習,還有省、市質檢幾次大考,建議大家不要一味埋頭苦讀,要注意通過考試和練習總結自己的學科弱點。
平時做錯的題目,要注意分析是真的不會做,還是粗心大意做錯了。如果是那種老師說完后你會做,但下一次還是會錯的題目,就要注意了,這說明你沒有真正弄懂這一類型的題目。如果過了一段時間,除了題目要求外不用多余提示你也能做出來,就說明你真正掌握了。
每一次發現錯誤,不要敷衍,一定要認真對待,找出錯的原因、解題方法,對題型做個歸納。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回答與標準答案的差距,逐步摸索和熟悉高考的答題模式,平時答題時盡量往這方面靠,養成規范答題的習慣。這么做,可能一開始效果不明顯,但堅持2~3個月,你會發現有明顯的進步。如果堅持到高考,相信高考成績會出乎你意料的。
有時間的話,不妨做個錯題集或者歸納本,把平時遇到的類型題從原理、類型都弄明白了,那你就不再是只會一道題,而是掌握一個類型了。而且,到了下學期,各種各樣的試卷非常多,有了錯題集或者歸納本,就相當于那么厚厚一疊卷子的精華濃縮到一起。
另外,每隔一個時段,比如說一周或者半個月,不妨給自己做個階段歸納,看看這段時間自己進展如何、填補了哪些缺漏。當然,也可按復習進程安排階段總結,比如省市質檢考完后。
心態:信心是建立在努力之上 關鍵詞:信心考試化虛為實
一年前我們在進行高考復習時,老師說高考說穿了其實是一場信心的考試;一年后再回首高考復習時,發現確實如此,建立信心,你在高考中才能爆發自己的實力。
信心,其實是比較玄的東西。在高考前,恐怕每個人都會有信心動搖的時候,即使是大家眼中作為優秀的我們,也一樣有過懷疑、泄氣的時候。不同的只是我們不會就這么陷進灰色情緒中,而是著眼于很實際的東西,比如這個方法掌握了沒有、這部分課本還要不要再看一遍。把玄乎的東西,盡量量化為實際性的、你能把握在手中的東西,這其實是一個考前調整心態的好方法。
就拿信心來說,高考有沒有信心不是你天天對自己說要有信心就有的,而是從學習實際中得來的。讀書讀到泄氣、信心動搖時,不如坐下來,好好考慮一下目前自己的狀態。清醒地認識自己,對自己的水平有準確的判斷,知道自己處于何種狀態、能夠達到哪一級的水平。這樣,就不會因為一時的失利而沮喪、為一時的成功而驕傲。
接下來,要努力在學業上做到讓自己滿意的程度。比如,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按計劃一步步推進自己的復習進程。堅持這么做下來,當計劃一步步完成時,你也會感覺到自己是在一步步邁向成功,自己的每時每刻都是用在刀刃上,是在進步中的。所謂的信心,是這么一步步通過實打實的功課得來的。建議大家在沒信心時不妨試試這招“化虛為實”。
可能也有一部分同學急于想得到成功,他們檢驗自己信心的標準是考試成績,一旦階段考試如省市質檢發揮不利就一蹶不振。這個時候,不妨換個角度想,在高考前出問題總比在高考中出問題好。
高三備考建議
悠閑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過于漫不經心了,沒把復習備考當回事兒。一名男生告訴我:“老師,我從小就聽大人們說‘男孩有后勁兒,不著急,到時候想學了,很快就趕上來’,所以我一直不著急,不刻苦,結果……”這個孩子醒悟后想迎頭趕更,怎奈其他同學并沒有站在原地等著他,終遺憾地與向往已久的學校失之交臂。其實,只有基礎打牢了,前半程沒落下,才能在后半程發力、加速。如果仗著“腦子聰明”一開始不用功,等到真想努力的時候,想用一半的時間跑完跟別人同樣的距離,何其難也?
少數悠閑型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得不緊張、不用功,回到家里卻爭分奪秒地找補。于是出現一種有趣的現象:他們雖然不學總玩,但考試卻總是很棒,令許多同學羨慕不已。這樣的孩子當然是較少數,他們表面悠閑輕松,但是心很累,也是一種消耗。究其根本還是不夠自信,且有一些虛榮。這樣的孩子如果能放下心里的負擔,真誠大方地表現自己,充分利用在校學習時間,該用功時就用功,也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還有個別悠閑型的孩子是打算出國留學的,只要順利拿到畢業證就滿足了。這樣的孩子盡管在文化課上毋須太較勁,但是出國留學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希望這些孩子抓緊改善閱讀、寫作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等各項非智力素質。這樣不僅自己有事可做,過得充實,對其他同學專心復習也有好處。
對父母的溫馨提示:
由于每個孩子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以及性格和人生規劃等不盡相同,所以他們初入高三的狀態也不一樣。隨著學校里復習節奏加快、考試頻率改善,再不愛學習的孩子也會被環境、氣氛裹挾著緊張起來。父母切忌反復嘮叨高考(微博)的重要意義,也不要與其他孩子硬性比較。父母可在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后,與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然后與孩子進行一次真誠的交流和分析。如果孩子已經有比較明確的高考目標,可以試著分析一下現在的水平跟自己的理想有多遠的距離,這對孩子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鞭策和激勵。
緊張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對于高考充分重視,但是節奏需要適當調整。
我曾見過這樣一個孩子:高二暑假就已經開始自己復習了,高三開學后堅持不懈,一面跟著老師的節奏,一面開辟出“第二戰場”、按自己的步調復習,雖然很辛苦,但由于比別人進入狀態早、功夫下得多,高三第一學期名次不斷進步,到寒假前期末考試時,他的成績進入年級前20名。欣喜的他假期也絲毫不敢放松,走親訪友更是一律謝較,埋頭書海,樂此不疲。可是一開學,他發現自己的學習勁頭沒有先前那么足了,而其他同學精力旺盛,與他的差距也迅速縮小。他感到焦慮、不解,甚至憤憤不平。
聯想到體育比賽中,運動員的適時興奮非常重要。好的選手不僅技高一籌,同時也是心態調節的高手。這位同學就是在第一學期達到了復習和考試的較高興奮點,但是相對高考來講,則是“提前興奮”了。原因在于復習節奏、生活節奏把握得不夠科學。
對父母的溫馨提示:
孩子的過度緊張常常與父母的過度關注和焦慮有關。自身好的家長或者自己在教育方面有缺憾的父母更傾向于格外看重孩子考一所什么樣的大學。請高三生父母多關注孩子努力的過程。只要孩子努力了,即便成績一時半會兒沒有顯著改善,父母也要耐心鼓勵孩子“保持”、“堅持”。在大家都發憤努力的情況下,孩子若能保持住某一個層次的排名就是一種成功,值得鼓勵。誰的成績都做不到“單調遞增”,有一定起伏是正常的。只要家長心靜了,孩子就躁不起來,就能踏踏實實地復習,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也不會拘泥于一兩次考試的得與失。
有的學生認為,要想避免提前興奮,第一學期好不要太用功,要給后面攢點勁兒。這是一種誤解。學習的時候積極思考、全力以赴是須要的,關鍵是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鍛煉、睡眠等放松活動的時間。
穩健型
我們總是被許多學習習慣科學、學習成績好的穩健型孩子所感動。因為他們在個性方面確實比同齡人成熟。如果單論某一門功課,他們或許不是棒的,但是他們深諳“高考如同長跑”以及“人生如同長跑”的道理,把認真融入了每一天的學習和生活中,堅持預習和復習,堅持鍛煉,堅持健康的業余愛好,堅持科學的飲食和睡眠……因此,他們毋須為某一次考試或者競賽“突然認真一把”、“刻意調整心態”,只要提前加以強化就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而在成功、華麗的時刻過去之后,他們又能較快地歸于平靜、冷靜,又像往常一樣認真做好每一天的份內之事,為下一次的成功積攢能量。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平常心。我們都熟悉數學中的正弦曲線,我們的智力、體能乃至情緒的發展和延續與正弦曲線是相似的,的、長久的波峰和波谷都不存在,所謂的穩定是在數軸上下波動的幅度較小,呈現出一種相對穩定狀態,有失誤、有低潮都很正常。在重要的考試到來之前,真正有實力、有智慧的人,會順應和掌握自我身心能量的波動幅度和周期,蓄勢而發,在關鍵時刻有一個淋漓盡致的發揮。
看過“高三備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