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如何好好學習 初三好好學習方法
初三好好學習的方法
3、聽課管理
4、復習管理
5、作業管理
6、錯題管理
7、難題管理
8、考試管理
計劃管理----有規律
1、長計劃,短安排。
在制定一個相對較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后,再制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
2、擠時間,講效率。
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后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后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后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鐘為一節,中間休息10分鐘,下午第四節若為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預習管理----爭主動
1、讀:
每科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你明天上課要重點聽的內容。預習的目的是要形成問題,帶著問題聽課,當你的問題在腦中形成后,第二天聽課就會集中精力聽教師講這個地方。所以,發現不明白之處你要寫在預習本上。
2、寫:
預習時將模糊的、有障礙的、思維上的斷點(不明白之處)書寫下來。
3、練:
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做課后能體現雙基要求的練習題1到2道。做題時若你會做了,說明你的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系,很正常,因為老師沒講。
聽課管理----重效益
聽課必須做到跟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聽課時要跟著老師的思維走,不預習跟不上。跟老師的目的是抓重點,抓公共重點,如:定理、公式、單詞、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抓自己預習中不懂之處。事實證明:不預習當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預習后懂的則能在80%――90%左右。當堂沒聽懂的知識當堂問懂、研究懂。
復習管理----講方法
有效復習的核心是做到五個字:想、查、看、寫、說。
1、想:
即回想,回憶,是閉著眼睛想,在大腦中放電影。學生課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過程非常重要,幾乎所有清華生、北大生、高考狀元都是這樣做的。學生應在每天晚上臨睡前安排一定時間回想。
2、查:
回想是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最有效的復習方法,也是查漏補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時,有些會非常清楚地想出來,有些則模糊,甚至一點也想不起來。能想起來的,說明你已經很好地復習了一遍。通過這樣間隔性的2-3遍,幾乎終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來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從頭再學。
3、看:
即看課本,看聽課筆記。既要有面,更要有點。這個點,既包括課程內容上的重點,也包括回憶的時候沒有想起來、較模糊的“漏缺”點。
4、寫:
隨時記下重難點、漏缺點。一定要在筆記中把它詳細整理,并做上記號,以便總復習的時候,注意復習這部分內容。
5、說:
就是復述。如:每天都復述一下自己學過的知識,每周末復述一下自己一周內學過的知識。聽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說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堅持2~3個月就會記憶力好,概括能力、領悟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寫作能力突飛猛進。
作業管理----要自律
1、不計時不作業:限時作業,記錄作業時間,與作業無關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鐘寫完英語;25分鐘寫完數學……
2、不復習不作業:先復習所學的內容,然后作業。
3、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先放過,后攻堅。
4、不檢查不作業:作業后必須檢查一遍。
5、不小結不作業:寫完作業后,告訴自己學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
6、獨立作業忌抄襲。
錯題管理----常反思
有了錯題本和難題本就叫會考試,目的是為以后復習使用。錯題和難題反映著許多知識點的聯結,掌握了錯題和難題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錯題本和難題本可用16K的橫格本,每頁上下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題;第二部分是錯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確與舉一反三:正確即寫出正確答案,過了一個月復習時,搭眼一看還不會,就問自己:怎么還不會?就要進一步查找原因,這時舉一反三,將與本題相關的知識點或習題聯系起來,寫下來。
第四部分是歸納提醒:寫出錯題錯在什么地方,如:錯在代數方面,則提醒自己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學或請教老師和同學。第五部分是復習次數:每隔一段時間要復習一次,怎么復習?蓋住原題自己用腦子想。
難題管理----會溯源
一般來說,難題之難多半在于題目所涉知識點眾多,知識點之間關系錯綜復雜,思維(及方法運用)跳躍性大、邏輯性強,因此,對于難題,建議用溯源的方法整理。一是查清楚題目所需知識清單,同步辨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二是復原自己考試時的思維路徑,查“堵”點、“歧”點;三是借助參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點疑點甚至是漏點。之后,同樣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復習與檢查一次。
考試管理----抓重點
用一張丟分統計表管理。按科目分為填空、選擇、計算、閱讀……項目。錯了、丟了多少分,用統計表說話,這樣,就能明白哪些是審題出了偏差,哪些是運算出了錯誤,是什么知識點有問題,哪方面需改進和提高。用紙把錯題抄下來,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試前可找出考點。
初高中生利用手機好好學習方法
電子產品越來越普遍,現在很多學生有個手機、平板已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電子應用APP進入教育領域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真的能在學習上給孩子的幫助有多大,甚至于利弊比重,或許每個孩子和家長心中都會有一展天平。
就目前來說,教育類程序的產生的目的和趨勢都是好的。但是首先像手機、平板這樣的電子產品并不是為教育孕育而生,這一類電子產品出現的初衷是為了方便交流和信息傳輸。最早的手機、MP3的出現就是為了便捷人們的日常娛樂生活,慢慢的當這一類電子產品進步以后才出現了各式各樣便捷生活的應用:購物、旅游、社交軟件、游戲。在市場的社會需求的推動下才有了今天的一系列個教育相關的app。
如今教育相關的app主要分為這樣幾類:答案搜索類、視頻課程類、同步輔助類、留學課程資訊類、教育論壇類。
答案搜索類的軟件現在已經深刻的擴散到中小學的學生生活中,操作形式簡單、直接獲取題目的思路和答案大大提高了題目完成度的效率,卻又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一些自我約束能力較弱的學生的思考的權力。這一類程序的出現時社會進步的必然,也是教育進步的必然,但是如何合理的規劃和應用他們,最終在成績和學習上真的最自己有所提高。
而軟件以功能用途來劃分,有針對于拍照搜題的,如小猿搜題、學霸君等;有專注于刷題,做初高中題庫產品的,如試題君、還有最新出來專注于做學習內容的軟件:學習日報等。這些從某些程度來講,都是從不同維度去服務于初高中學生。
視頻課程類勢必會成為未來教育的主要形式:教育水準公平、成本降低、普及率更大。現階段學生對這樣的教育形式還有所抵觸,沒有活躍的課堂氛圍、沒有來世的監督,使得在一些學生在購買課程的新鮮感過去以后就失去了興趣。就我所知,在某大網絡視頻課程上購買18次課的所有學員中,點擊課程在六次課程之內的占70%,并且整體的課堂吸收程度反饋并不理想,但是對于一些格外對學科有興趣的同學反饋格外成功,視頻有反復觀看反復學習的優勢,而且老師一定選擇的最頂尖的,課堂表現最好的。在這樣的條件下認真對待學習的學生,一定會有所收獲。
同步輔助一般是一些教育相關企業打造的線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輔助性教育程序,一般都是電腦應用,但這一類應用的效率是最低的,對學習有興趣的同學實用這樣的程序會浪費時間,沒興趣的同學實用這樣的形式提高興趣也不是長久之計。
論壇我覺得是家長對學生、考試趨勢了解最有效的地方。里面都會一些大家真是的經歷經驗、體會感悟,比起一些無味的口號大方向帶來的幫助實際的多。是家長了解孩子、尋求幫助、分享經驗最好的平臺“家長幫”就是目前做的做好的一個。
那么接下來說一下學生應該如何利用好這些程序,如何把控自己的投入和收獲的效率。首先一般學習都是需要聯網的,那么學生拿到手機和平板的時候會不自主的點開一些音樂、視頻、游戲的程序,只要家長走開,就會給自己一定的放松。那么在這一階段,保證孩子學習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檢查孩子的學習成果,之看孩子的筆記是不行的,要從孩子在一個階段的手機應用學習中,找到其中的一兩個例題習題閉卷考核,雖然家長可能看不懂孩子學習的內容,那家長只需要對結果是否做對進行比對就可以,對孩子一個階段的學習進行公正的評價,給予獎勵和懲罰。比如學習兩個小時,可以獎勵半個小時的游戲時間,孩子能得到充分的放松,如果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那么可以適當的扣除一小部分孩子的零用錢作為懲罰。當然,在這之前一定是孩子資源接受的,雙方協商后才能進行,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因為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和家長配合。因為并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通過手機程序過去幫助:手機視頻學習不適合自控能力較低的同學,手機答案搜索不適合對自己慵懶混天、對自己要求過低的同學。
其實任何一種教育形式,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一定會對自己有所幫助。成功并不是給所有有準備的人,而是給那些用準備好用信仰克制自己行為習慣的勇士。但如果你真無法克制自己的惰性,建議可以下個試題君app,就沒有拍照搜題的功能啦。
看過“初三好好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