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3十2十1怎么選科
(1)物理+地理+生物選科(適合偏理科學生的3十2十1組合)
這個學科組合,報考范圍相對較廣,可供考生選擇的余地大。三門學科需要背誦的知識點不如政治和歷史那么多,但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相對于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組合來說,難度沒那么高。
(2)歷史+生物+地理選科(適合偏文科學生的3十2十1組合)
生物和地理兩個學科,沒有時事熱點的考查,且沒有不容易得分的主觀題,賦分難度低一些,這兩科比較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組合方式沒有傳統政史地文科的學習難度,且專業報考覆蓋率可達77.8%,對于理科薄弱想學文科的考生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高中3十2十1怎么選科比較好
同學們在3十2十1選課時,需要聯系自身的學習興趣和自身的學習能力來斟酌,有興趣、學得好是最理想的選擇,但是有興趣、學不好以及無興趣、學得好的,則要仔細考慮下自身的學習狀況。
大多數成績不好的學生,可以優先選擇歷史+政治+化學、歷史+政治+生物或者是歷史+地理+生物這三種3十2十1組合之一,至于具體選擇哪種組合,可以參考未來想要報考的相關專業。
如果是語、數、外偏科嚴重而導致成績不好的高一學生,則要選擇自己學習的最快的副科組合,以此來節約大量時間攻破語、數、外,或者是揚長避短,把自己學得好的副科發揮到極致,來拔高自己總成績的綜合平均分。
新高考政策3十2十1的具體含義是
新高考政策3十2十1中的“3”即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1”和“2”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1”指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首選科目,“2”指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再選科目。
考生總成績由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其中,3門統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選擇性考試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再選科目按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
新高考3+1+2高考賦分制的公式是什么
等級分是按統一規則,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后,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
再選科目每科原始分滿分為100分,轉換時以30分作為等級轉換的賦分起點,滿分100分。
實行“3+1+2”模式新高考的省份中使用這一賦分辦法。包含3個步驟:
1、確定賦分區間。將每個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分出A、B、C、D、E五個等級,對應的分數區間分別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確定原始分數區間。與賦分區間相對應,以每個科目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及其得分來確定原始分數區間。
3、利用公式進行計算。設原始分數區間最大值與原始分之差為R,原始分與原始分數區間最小值之差為r,賦分區間最大值為A,最小值為a,賦分成績為未知數T,其余均為已知數。賦分公式為R/r=(A-T)/(T-a),經過計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新高考政策各選科分析
生物
生物的整體難度在數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學習,性價比較高。他注重基礎知識的考察以及信息的提取能力。就近幾年來說,我國生物技術突飛猛進,學科社會價值越來越高,未來前景很好,也是理科能力較弱的考生的首選科目。
地理
地理科目文理兼備,學習難度低于理化生,背誦內容少于歷史政治,考題客觀但答案明確,相對比較容易拿高分,對于選擇物理的偏理科生而言,大部分人會選擇偏理科的地理,顯然要比政治容易的多。
純文科的科目,知識面要求廣,但相較地理、政治等文科科目更容易理解,拿分比較簡單。由于是首選科目之一,很多物理弱的這部分人都會選擇這個科目。
化學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難度低于數理,高于生物,要求考生擁有較高的識記能力的同時還要充分理解,這個學科是有助于考生的發散思維,是我們在今后繁雜工作能分析解決問題。
政治
政治學科記憶內容多且與時俱進、貼近生活。也正因為此,它每年試題變化大,所學內容可能和要考的內容就會有差距,而且教材上有可能沒有,所以得高分不容易,而且關鍵是沒有把握,浮動可能會較大。所以,導致選考的人數相對較少的。但政治是大學考研必修科目,如果高中未選考,造成長時間的知識斷檔,對今后的考研之路是有一定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