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賦分制的優勢是什么
所以,新高考實行賦分制的優勢,就是保證一定的公平性。但是為什么我要說是一定的公平性?因為選課不慎,依舊會存在這種不公平性。所以這一制度并不是保證了完全公平,想要完全借助賦分制保證自己的競爭力,還是要謹慎選課的。
新高考賦分制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的模式之下,高考的計算方式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分數在計算的過程當中,并不單純以卷面分來進行計算,而是使用了“賦分制”。在除去語數英以及固定科目之外的三到兩門副科進行卷面分的折算。
其實綜合性來看,新高考模式的賦分制還是相對較為公平的。它可以起到一種促進的作用,對學生之后的高考成績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使得學生之間的分數有了更直觀的展示。
賦分制在計算的過程當中,它本身就是一個分數的轉化問題,在基于固定的公式表格之后,將考試的成績做出了一些改變。大家可以與之前的訓練分來進行比較,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賦分規則,成績也是會有高低之差。
如果自己想要分數排名靠前的情況之下,還需要看自己的賦分結果。比如地理和化學,同樣是100分的情況之下,如果其中一人的地理卷面分得到了90分,而化學卷面分得到了86分,那么從實際數字來看,地理比化學高出了四分。
但是再套入賦分制之后,地理的90分和化學的86分分別排列在15%和4%的位置成績,這樣再換算之后,化學將會拿到百分的分數值。
有的地方賦分制會將百分之幾的學生成績直接換算出一個數字,這樣的換算制度在換算之后,如果自己考試零分,那么也是可以有一部分成績,在總成績方面也會提高一些。
新高考賦分制是如何計算的
新高考改革后,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其中“3+3”模式高考省份,第1個3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采用原始分,第2個3為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3+1+2”模式高考省份,3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采用原始分,1為物理或歷史,也采用原始分,2為另外兩門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
選擇性考試科目滿分值各為100分,物理、歷史以卷面分直接計入考生總成績,也就是說你實際考了多少分高考成績就是多少。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各100分,劃分為A、B、C、D、E這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也就是說你實際考了多少分還要換成等級分才算到最終的高考成績。
新高考賦分制的具體規則
第?步,按照考?原始分從?到低劃定A、B、C、D、E共五個等級,各等級?數所占?例分別約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從?將考?的原始分轉換成了等級。第?步,將A?E五個等級內的考?原始分,依照等?例轉換法則,分別對應轉換到相對應的五個分數段,從?將考?的等級轉換成了等級分。
“3+1+2”中的賦分制是什么意思
“3”:語文、數學、外語3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物理或歷史必選一科,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任選2科,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也就是說,涉及到“等級轉換賦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這4門要以等級賦分后的成績計入總成績。
以福建省新高考方案為例,將每科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
將A至E等5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轉換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和40-30分五個分數區間,得出考生的等級轉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