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必備知識點
1.堿金屬元素原子半徑越大,熔點越高,單質的活潑性越大
錯誤,熔點隨著原子半徑增大而遞減
2.硫與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有機酸則較難溶于水
3.在硫酸銅飽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濃硫酸產生藍色固體
正確,濃硫酸吸水后有膽礬析出
4.能與冷水反應放出氣體單質的只有是活潑的金屬單質或活潑的非金屬單質
錯誤,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將空氣液化,然后逐漸升溫,先制得氧氣,余下氮氣
錯誤,N2的沸點低于O2,會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鐵冶煉成碳素鋼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除去生鐵中除Fe以外各種元素,把生鐵提純
錯誤,是降低生鐵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純
7.雖然自然界含鉀的物質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鉀肥滿足植物生長需要
錯誤,自然界鉀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復雜硅酸鹽形式存在難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爾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時,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確,制取漂白粉為熟石灰和Cl2反應,波爾多液為熟石灰和硫酸銅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錯誤,SiO2能溶于氫氟酸
10.鐵屑溶于過量鹽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鋅,皆會產生Fe3+
錯誤,加入碘水會得到FeI2,因為Fe3+的氧化性雖然不如Cl2,Br2,但是強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溫下,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說明鋁與濃硝酸不反應
錯誤,鈍化是化學性質,實質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護著鋁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飽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現白色沉淀,繼續通入CO2至過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錯誤,Ca(ClO)2中繼續通入CO2至過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氣中大量二氧化硫來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燒以及金屬礦石的冶煉
正確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種物質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產生白色沉淀
正確,NH4Cl、AgNO3、NaOH混合后發生反應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業中的尾氣必須經凈化、回收處理
錯誤,是為了防止大氣污染
16.用1molAl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共有3mol電子發生轉移
正確
17.硫化鈉既不能與燒堿溶液反應,也不能與氫硫酸反應
錯誤,硫化鈉可以和氫硫酸反應: Na2S+H2S=2NaHS
18.在含有較高濃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確,Fe3+可以于SCN-配合,與I-和S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與CO32-,HCO3-和AlO2-發生雙水解反應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紅褪色,但反應本質有所不同
正確,活性炭是吸附品紅,為物理變化,SO2是生成不穩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鈉、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鈣等都能與燒堿反應
錯誤,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與燒堿反應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錯誤,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Fe2S3不存在
錯誤,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積極小
23.在次氯酸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亞硫酸鈉與次氯酸
錯誤,次氯酸可以氧化亞硫酸鈉,會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鐵與足量酸反應轉移電子數目為0.2NA
錯誤,如果和硝酸等強氧化性酸反應轉移0.3NA
25.含有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正確,如較稀的HClO4,H2SO4等
26.單質的還原性越弱,則其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強
錯誤,比如Cu的還原性弱于鐵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樣弱于Fe3+
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錯誤,無法制的純凈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會馬上有Cu2(OH)2CO3生成
28.單質X能從鹽的溶液中置換出單質Y,則單質X與Y的物質屬性可以是:(1)金屬和金屬;(2)非金屬和非金屬;(3)金屬和非金屬;(4)非金屬和金屬;
錯誤,(4)非金屬和金屬不可能發生這個反應
29.H2S、HI、FeCl2、濃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氣中久置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變質
錯誤,H2SO4是因為吸水且放出SO3而變質
高中化學會考有哪些經常出現的考點
一、原電池
1.原電池原理:使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作定向移動,從而形成電流。這種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池形成條件
①電極:兩種不同的導體相連;
②電解質溶液:能與電極反應。
二、電解池
1.電解池原理: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而在、陽兩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叫做電解。這種把電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裝置叫做電解池。
2.電解池形成條件
①電源;
②電極(惰或非惰);
③電解質(水溶液或熔化態)。
3.電解過程中的能量轉化: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陽極:惰電極極:不一定是惰電極
發生電解反應的條件:
①連接直流電源
②陽電極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為極
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為陽極
③兩極處于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電解質中
④兩電極形成閉合回路
(氧化反應)電子流向負極→正極電源負極→極;陽極→電源正極電流方向正極→負極電源正極→陽極;極→電源負極能量轉化化學能→電能電能→化學能應用
金屬鋁及其重要化合物
1、金屬鋁的單質:
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態形式存在,銀白金屬,密度較小。
(2)化學質:
a.與氧氣反應:4al+3o22al2o3
(鋁片耐腐蝕,原因是鋁片與空氣中氧氣反應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3+b.與鹽反應2al+6hcl=2alcl3+3h2↑,2al+6h=2al+3h2↑;
c.遇濃硫、濃發生金屬鈍化,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應繼續進行。
d.與堿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e.鋁熱反應
(3)制法與用途:作電導線,制鋁合金。
2、al2o3和al(oh)3
氧化鋁(al2o3):兩氧化物,熔點高(耐火材料),難溶于水,
兩氧化物:al2o3+6hcl=2alcl3+3h2o
+3+al2o3+6h=2al+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al(oh)3受熱分解:2al(oh)3al2o3+3h2o
al(oh)3的兩:al(oh)3+3hcl=alcl3+3h2o
+3+al(oh)3+3h=al+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oh=alo2+2h2o
1、鋁片與鹽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
2、na與h2o(放有酞)反應,熔化、浮于水面、轉動、有氣體放出;(熔、浮、游、嘶、紅)
3、焰反應:na黃、k紫(透過藍的鈷玻璃)、cu綠、ca磚紅、na+(黃)、k+(紫)。
4、cu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的;
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
7、p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加熱后恢復原;
9、nh3與hcl相遇產生大量的白;
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生刺眼的白光;
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粉末(mgo),產生黑;
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的;
13、hf腐蝕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變為灰綠最后變為紅褐;
15、在常溫下:fe、al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
16、向盛有苯溶液的試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苯遇空氣呈粉紅。
金屬單質+酸--------鹽+氫氣(置換反應)
1.鋅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2.鐵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3.鎂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4.鋁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高考常用化學方程式之氧化還原反應
1.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加熱Cu+H2O
2.木炭還原氧化銅:C+2CuO高溫2Cu+CO2↑
3.焦炭還原氧化鐵:3C+2Fe2O3高溫4Fe+3CO2↑
4.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Fe3O4高溫3Fe+2CO2↑
5.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CuO加熱Cu+CO2
6.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Fe2O3高溫2Fe+3CO2
7.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Fe3O4高溫3Fe+4CO2
高考常考化學方程式之分解反應
1.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電2h2↑+o2↑
2.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加熱2cuo+h2o+co2↑
3.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2kcl+3o2↑
4.加熱高錳酸鉀: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5.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h2o+co2↑
6.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