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復習的重點
有針對性地做化學知識點的專題
在一輪復習進行的差不多時候,你就可以大量的做題了,也就是刷題。
但需要注意一點的是,你需要針對性的刷題,就是最好找一些專題,比如氯氣專題、硫元素專題、乙醇專題、電化學專題等等,相應的專題分類越細致越好。因為更細致的專題,有利于我們把刷題的面鋪開,這樣更有利于我們見識到更多的題型。
在刷題的過程中,針對不會做的題目,不建議花費太多的時間去思考如何做,而是直接略過,做下一題,等這套卷子的題目都做完了,再來對答案,直接從答案里面去看看自己不會的題目,是如何解答的。
因為對化學來說,很多題目其實只有唯一答案,而且考察的是化學教材里面的細微知識點,并不需要很多邏輯思考上的東西。某道題目你不會,可能是你沒有記住某一個知識點,或者這個知識點在教材上是沒有的。所以,你需要從答案里面找到你想要的解題方法。
等你把所有的專題,差不多都做一遍的時候,你對化學這門科目,就會非常有信心了,而且考試分數也不會低。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的四大方面
1、元素化學復習
高中化學的元素化學相關知識的學習通常集中于必修階段,而高考中對于元素化學相關知識的考查也主要是將真實問題當做背景,傳統化復習模式容易讓我們陷入固定的思維模式中,缺少了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聯系。基于此,我們在進行二輪復習的時候,需注重元素化學相關知識的復習,并通過繼承和創新的策略,將傳統化教學當中只是關注物質性質與反應規律進行復習作為基礎,對復雜的化學反應進行學習與分析。
2、有機化學復習
有機化學相關知識的復習中,如對有機反應的類型、合成、結構進行復習時,我們應注重證據推理法的應用,對有機物的反應與性質實施復習時,則可通過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相結合的方式。在高考的大題中,主要是運用類比推理法,對有機物的性質、結構的判斷進行考查,以呈現出“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的化學思想,部分有機知識還會把化學和生活、化學實驗題等進行整體考查。基于此,在復習過程中我們需要構成“結構決定性質”的化學觀念,并通過性質、結構、應用之間的關系,對物質進行分析。
3、化學實驗復習
化學實驗作為高考中得分率相對較低的題型,其在選擇題以及大題當中都有涉及。近些年的高考當中,通常是以圖表形式進行呈現,主要是對實驗的操作、現象、目的與結論的關系實施重點考查,并要求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實施分析。在具體復習的時候,我們要經過相關實驗案例,形成證據意識,并根據證據對物質的結構、組成、變化等,提出相應的假設,經過推理與分析,要構建起觀點、證據、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構成的解題模型。
4、化學平衡與反應速率復習
化學平衡以及化學反應的速率通常是我們復習的重難點,對我們所具備的基礎知識、知識應用能力、計算能力、邏輯思維力提出顯著的要求。在對影響反應速率的相關條件進行復習時,要通過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思想。對外因對于反應速率造成影響的實驗實施探究時,則可通過控制變量的探究思想。通過速率分析對化學平衡的移動方向與條件造成的影響進行探究時,要通過平衡與變化思想,明確認識到化學平衡及其反應速率的應用價值,了解化學反應當中的動態美。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的建議
一、重視整卷訓練
進入第二學期,考生的高考備考進入做整卷的階段,要予以重視。從內容上看,此時的試卷基本上是知識板塊的全覆蓋,有利于篩選知識能力上的薄弱點;從格式上看,此時訓練的多為往年高考題或模擬題,有利于考生適應高考的答題節奏;從時間和答題策略上看,有利于訓練在規定時間內盡可能多得分數。
整卷訓練時,考生要注意兩點:
1.訓練考場上的綜合能力,如時間的把握,適應不同的題目順序,適應不同的難度,形成良好的考試思維及品質,提升應試心理素質等。
2.考試后,要集中整理考試卷,篩選自己薄弱的知識板塊和習題類型,集中突破,再通過之后的考試檢驗是否已經掌握。
二、分專題突破
1.重視選擇題的限時訓練
考生要想取得不錯的化學成績,須重視選擇題的限時訓練。從時間上看,20分鐘左右完成一套選擇題是基本水平。對事實性知識點,可通過做題以及錯題復練的方式提升復習效果;對涉及反應歷程、原理、有機高分子及實驗探究的內容,要弄懂思路、方法以及實驗邏輯,可通過歸納總結、提煉思路方法來突破。
2.訓練有機題的推斷速度
有機推斷題需要完整的推理鏈,涉及陌生信息的遷移應用,推不出物質就無法答題。推斷的速度會影響該題甚至整卷的作答。有機推斷題作答較差的考生要注意提升推斷速度,力爭在7至10分鐘內推出答題所需要的物質結構,或者在15分鐘內推完物質并能完成正確書寫物質結構、反應方程式等問題。
3.分專題突破常規難點
化學試題作答要求掌握三重表征,即宏觀表達、微觀表達和符號表達,也就是描述宏觀現象、進行微觀解釋以及用化學用語表示結果。化學用語是化學的語言,除微粒的不同表示方法外,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用語,可以定性和定量表示物質的轉化以及最終結果。書寫方程式特別是離子方程式是基本功,考生要重點練習。方程式的書寫,無論是有機反應還是無機反應,都有自身的特點及書寫步驟。考生可將試題中的方程式進行分類,并熟練掌握陌生反應書寫步驟。化學反應是在具體環境中完成的,如不同的酸堿性環境,元素同一價態微粒的存在形式可能不同,所以方程式書寫不能脫離具體的反應環境。在梳理相關知識點時,考生要一并整理題目呈現的環境。
從往年考試來看,除化學用語的考查外,解釋說明、推理預測、設計方案、調控條件等文字題也是常規問題。比如解釋說明類文字題通常有用結構解釋性質、用平衡移動進行解釋說明、實際問題中電化學原理的解釋說明、工業生產中條件控制對轉化率影響的原因解釋、物質檢驗的方案設計等。考生作答時要注意表述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比如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結果,通常要寫出影響平衡的具體條件,如平衡體系中某種微粒的濃度變化導致了平衡移動等。在梳理相關知識點時,考生要進行專題歸納總結,梳理各類問題的解題路徑,規范答題格式。
4.各板塊內容分層次突破
化學知識點繁雜,且知識板塊之間可以糅雜在一起進行考查。當下化學成績不太理想的考生可暫時放棄對自己而言難度較大的內容,如同分異構體種類的判斷或設計合成路線、實驗探究中復雜問題的分析等,先確保能將常規問題、基礎問題快速而準確地解答,然后再突破難點知識。對于與生活相關、物質用途等容易遺忘的知識點,可通過做相關選擇題,以題帶點的方式復習,并在高考前夕翻看教材查漏補缺。
三、做好時間安排
1.考生要做好常規復習任務的時間規劃,如選擇題、有機推斷題可兩三天完成一次。
2.要做好難點任務的時間規劃,可每周或每兩周做一次錯題的專項整理,通過答疑等方式集中解決,并注意鞏固。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方法指導
一、查漏補缺,科學備考
基礎知識的整理、歸納工作,相信同學們在一輪復習中已基本完成。在二輪復習中,學生需要通過回顧試題或通過做題中遇到的問題,找到自己的知識漏洞,進行查漏補缺,這一點尤為關鍵。在二輪復習中,絕不能簡單完成老師布置的復習內容。在緊跟老師的基礎上,學生要有自己的計劃,留給自己找漏洞、打補丁的時間,發現問題、回歸課本、求助老師,把做錯的題目仔細研究、精準反掃,準確歸因,找到解決難點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復習的針對性、科學性,避免復習的隨意性。
二、精選題目,突破弱點
二輪復習中,老師將根據學生的復習情況,綜合考慮,進行精準的訓練突破。對學生而言,復習時間十分寶貴,因此,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對訓練題目自主精選,不做不適合自己的題目。做完題后,還要多反思、多總結,多想想每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命題的角度是什么、自己的領會和收獲是什么。對于解題方法不熟悉的常考題目,一定要搜集相似的題目反復訓練,從而達到熟練領會掌握的程度。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快速提升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掌握方法,規范解答
在解決化學問題時有兩種十分重要的思維方式:守恒與類比。同學們在二輪復習時要善于靈活運用這兩種思維方式,快速有效解題。另外,在化學選修四教材中有關化學理論基礎各板塊知識的題目,有很多固定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希望大家認真體會,提高解答問題的速度。
二輪復習期間,我們將進行系統性的套題練習。希望大家做題時集中精力、一氣呵成、學會取舍、磨練思維,從試卷中拓展思路、增加見識。在老師講評試卷后,也不要輕易放過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提分題目,很多事并不是做不到,或許只是你不敢想。另外,大家還要注意規范答題格式及語言,不丟不該丟的分數。
四、跟緊課堂,找準航向
跟緊老師的復習內容,不輕易放過老師的要求和講解是二輪復習的基礎要求。大家一定要努力認真完成每次模擬考試,通過一次次的練習了解教學改革的方向,熟悉高考要求的變化,把握高考動態,不要走邪路,走歪路。
五、合理飲食,保持狀態
同學們,在二輪復習中,你們一定會不斷進步,最終實現巨大跨越!由于二輪復習的節奏十分緊張,因此,保持良好的體力和精神狀態格外重要。希望大家合理飲食,保持心態。心要靜得下,人要坐得住,書要看得進,題要做得下,成績的起伏再正常不過,不要因為一次模擬考試影響自己的狀態。同學們,咬定自己的目標,努力向前,在高考中你一定能收獲滿意的成績!
總而言之,一句話:二輪復習重在實效,結合自身方有成效!
高考化學必背6大規律
1、守恒規律
守恒是氧化還原反應最重要的規律。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有升必有降,電子有得必有失。從整個氧化還原反應看,化合價升高總數與降低總數相等,失電子總數與得電子總數相等。此外,反應前后的原子個數、物質質量也都守恒。守恒規律應用非常廣泛,通常用于氧化還原反應中的計算問題以及方程式的配平問題。
2、價態規律
元素處于價,只有氧化性,如濃硫酸中的硫是+6價,只有氧化性,沒有還原性;元素處于,只有還原性,如硫化鈉的硫是-2價,只有還原性,沒有氧化性;元素處于中間價態,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但主要呈現一種性質,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價,介于-2與+6之間,氧化性和還原性同時存在,但還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質大多含有多種元素,其性質體現出各種元素的綜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價氫元素表現出的性質),又有還原性(由-2價硫元素表現出的性質)。
3、難易規律
還原性強的物質越易失去電子,但失去電子后就越難得到電子;氧化性強的物質越易得到電子,但得到電子后就越難失去電子。這一規律可以判斷離子的氧化性與還原性。例如Na還原性很強,容易失去電子成為Na+,Na+氧化性則很弱,很難得到電子。
4、強弱規律
較強氧化性的氧化劑跟較強還原性的還原劑反應,生成弱還原性的還原產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產物。用這一性質可以判斷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I2的.氧化性。還原劑HI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物HBr的還原性。
5、歧化規律
同一種物質分子內同一種元素同一價態的原子(或離子)發生電子轉移的氧化還原反應叫歧化反應,歧化反應的特點:某元素的中間價態在適宜條件下同時向較高和較低的價態轉化。歧化反應是自身氧化還原反應的一種。如Cl2+H2O=HCl+HClO,氯氣中氯元素化合價為0,歧化為-1價和+1價的氯。
6、歸中規律
(1)同種元素間不同價態的氧化還原反應發生的時候,其產物的價態既不相互交換,也不交錯。
(2)同種元素相鄰價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當存在中間價態時,同種元素的高價態物質和低價態物質才有可能發生反應,若無中間價態則不能反應。如濃硫酸和SO2不能反應。
(3)同種元素的高價態氧化低價態的時候,遵循的規律可簡單概括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歸中,不能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