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高考知識點整理
化學高考知識點整理
1.生石灰(主要成份是CaO);
消石灰、熟石灰[主要成份是Ca(OH)2];
水垢[主要成份是CaCO3和Mg(OH)2];
石灰石、大理石、白堊、蛋殼、貝殼、骨骼中的無機鹽(主要成份是CaCO3);
波爾多液(石灰水與硫酸銅溶液的混合物);
石硫合劑(石灰水與硫粉的懸濁液)。
堿石灰[由NaOH、Ca(OH)2的混合液蒸干并灼燒而成,可以看成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
2.燒堿、火堿、苛性鈉(NaOH); 苛性鉀(KOH)
3.蘇打、純堿、口堿(Na2CO3);
小蘇打(NaHCO3);
大蘇打、海波(Na2S2O3)
純堿晶體(Na2CO3·10H2O);
泡花堿、水玻璃、礦物膠(Na2SiO3的水溶液)。
4.芒硝(Na2SO4·10H2O);
重晶石(BaSO4);
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5.膽礬、藍礬(CuSO4·5H2O);
明礬[KAl(SO4)2·12H2O或K2 SO4·Al2(SO4)3·24H2O];
綠礬(FeSO4·7H2O);
皓礬(ZnSO4·7H2O)。
6.菱鎂礦(主要成份是MgCO3);
菱鐵礦(主要成份是FeCO3);
磁鐵礦(主要成份是Fe3O4);
赤鐵礦、鐵紅(主要成份是Fe2O3);
黃鐵礦、硫鐵礦(主要成份是FeS2)。
7.磷礦石[主要成份是Ca3(PO4)2];
重過磷酸鈣、重鈣 [主要成份是Ca(H2PO4)2];
過磷酸鈣、普鈣 [主要成份是Ca(H2PO4)2和CaSO4]。
8.光鹵石(KCl·MgCl2·6H2O);
9.銅綠、孔雀石[Cu2(OH)2CO3 ] ;
10.螢石(CaF2);
電石(CaC2);
冰晶石(Na3AlF6)
水晶(SiO2);
瑪瑙(主要成份是SiO2);
石英(主要成份是SiO2);
硅藻土(無定形SiO2)
寶石、剛玉(Al2O3);
金剛砂(SiC)。
11.草酸HOOC—COOH
硬脂酸C17H35COOH
軟脂酸C15H31COOH
油酸C17H33COOH
石炭酸C6H5OH
蟻酸HCOOH
蟻醛HCHO
福爾馬林(HCHO的水溶液)
木精CH3OH
酒精CH3CH2OH
醋酸、冰醋酸CH3COOH
甘油(CH2OHCHOHCH2OH)
硝化甘油(三硝酸甘油酯)
TNT(三硝基甲苯)
肥皂(有效成份是C17H35COONa)
火棉——纖維素與硝酸完全酯化反應、含氮量高的纖維素硝酸酯。用于制造無煙火藥和槍彈的發射藥。
膠棉——纖維素與硝酸不完全酯化反應、含氮量低的纖維素硝酸酯。用于制造賽璐珞和油漆。
粘膠纖維——由植物的秸稈、棉絨等富含纖維素的物質經過NaOH和CS2等處理后,得到的一種纖維狀物質。其中長纖維俗稱人造絲,短纖維俗稱人造棉。
12.尿素CO(NH2)2
硫銨(NH4)2SO4
碳銨NH4HCO3
13.硫酐SO3
硝酐N2O5
碳酐、干冰、碳酸氣CO2
14.王水(濃硝酸和濃鹽酸按體積比1 : 3的混合物)
化學新教材有哪些新變化
一、內容變化
人教版化學新教材根據學生認知特點,降低了部分內容的難度,增加部分新知識,并且優化了編排順序,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化學。
新版教材分為化學第一冊、第二冊,和選擇性必修三冊。實行新高考后,學生只要選考化學,有機化學和物質結構都要學,由于考試范圍增加,這部分內容也會有所刪減和調整,整體難度也會下調。此外,新教材優化了編排的順序,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例:
1.新舊教材必修一對比:
(1)舊版教材第一章直接學習化學計量等純理論知識,邏輯思維強度大,理解難度較高,剛上高一的學生適應起來難度大,改版后,穿插進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位于鈉和鋁的學習之后,更加實用,有了元素化合物的鋪墊及應用,更好理解。
(2)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的位置提前,引導學生從結構的視角審視物質性質,更容易理解各種物質的性質和轉化。
(3)實驗安全等常識從第一章第一節轉入附錄,但是內容更有實用價值,純理論的知識有所刪減,與生活相關的內容有所增加。
2.新舊教材必修二變化:
元素化合物章節增多,增加了大量與化學歷史或生產生活直接相關的實驗,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驗思維能力,有利于通過實驗記憶相應的現象,也讓化學的學習更富有趣味性和應用價值。
二、實驗教學內容增加
新課程標準每個主題都明確了“學生必做實驗”和“教學提示”,特別規定了學生必做的實驗,包括物質量濃度的配置,不同價態含硫物質的轉化,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等實驗。這些實驗,能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思維能力,對于學生打基礎,建立體系化的高中化學知識、發展素養都大有好處,因此新教材加強了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的安排。
化學答題技巧
化學實驗題,這個題有固定模式的,有三到四問:
第一問一般問化學物質的分子式,或者電子式之類的問題,這一問要從題中的已知信息解決;
第二問就是稀奇古怪的化學方程式問題,一般寫出化學方程式或配平方程式;
第三問是鑒定問題,有時是裝置連接問題;
最后一問是問你甲乙兩人的實驗方案誰的對,或者是要你寫出實驗方案。
前兩問要靠題目信息完成,后三問很繁雜也很長,你要找出關鍵詞從中找出他的實驗目的,用所學的實驗往上套。
化學性質
1、S02能作漂白劑。S02雖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機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劑如石蕊試液。S02使品紅褪色是因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錳酸鉀褪色是因為還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為溶于不生成酸
2、S02與C12通入水中雖然都有漂白性,但將二者以等物質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則會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出現渾濁的物質:第一種可能為與C1-生成難溶物。包括:①AgN03第二種可能為與H+反應生成難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鹽(Si032-),離子方程式為:Si032-+2H+=H2Si03②苯酚鈉溶液加鹽酸生成苯酚渾濁液。③S2032-離子方程式:S2032-+2H+=S+S02↑+H20④一些膠體如Fe(OH)3(先是由于Fe(OmH)3的膠粒帯負電荷與加入的H發生電荷中和使膠體凝聚,當然,若繼續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若加HI溶液,最終會氧化得到I2。③A102-離子方程式:A102-+H++H20=A1(OH)3當然,若繼續謫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
4、濃硫酸的作用:①濃硫酸與Cu反應一強氧化性、酸性②實驗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説水性③實驗室制取確基苯一催化劑、吸水劑國酯化反應一催化劑、吸水劑⑤蔵糖中倒入濃流酸一脫水性、強氧化性、吸水性膽礬中加濃硫酸一吸水性。
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鹽;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麥芽糖(均在職性環境下進行)
化學實驗現象總結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很多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很多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慢慢變為白色粉末,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4.點燃純凈的氯氣,用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并加熱:鐵銹慢慢溶解,溶液呈淺黃色,并有氣體生成。
18.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19.將Cl2通入無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0.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