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考現代文閱讀訓練題附答案
湖北中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白鰭豚的境遇凸現了中國為其經濟的急速發展所付出的昂貴代價,伴隨經濟高速發展的是空氣和水域的嚴重污染。白鰭豚這種長吻似劍、具有神奇聲吶系統因而能在渾濁江水中自由穿行的大型水生哺乳動物,由于缺乏政府的有力保護和國際社會的足夠關注,眼下看來已經淪入萬劫不復之境了。
為了這次活動,弗魯格召聚了一批來自東西方的科學家,其中包括中國知名的白鰭豚保護專家王丁,還有美國商務部屬下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海洋生態學家皮特曼。
“白鰭豚是一種美麗的動物,位列食物鏈的頂端,并且親近人類。如果長江無法養育白鰭豚,那里也就不適合人類生活了。”王丁望著沿江不斷排出污染廢物的工廠說。
關于白鰭豚的最早記載要追溯到兩千年前,后來,這種神奇的動物不知不覺進入了愛情故事,搖身一變成為美人魚一樣的美麗女子的化身。因此漁人都將它稱做“長江女神”。
瑞士科學家喬吉奧·皮利里于上世紀70年代晚期來到中國開始對白鰭豚有所了解。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白鰭豚的數量急劇下降。它們喜歡棲息的沙洲沒有了,河道也被炸毀了。白鰭豚和漁民爭食,經常陷入漁民捕魚的漁網,船只的馬達聲也令它們茫然。
1978年,中國政府決定成立科研小組,專門研究這一瀕危物種,這個組織目前的主管人就是王丁。王丁在中國被稱為“白鰭豚先生”,他是從1980年開始喜歡上這種動物的。當時,漁民把一頭受重傷的白鰭豚送到武漢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交由他照料。王丁和他的同事把這頭名為“淇淇”的白鰭豚放養在一個魚塘里,幫它敷用一種傳統中藥藥膏,逐漸使它恢復了健康。
弗魯格見到王丁后被他對事業的熱忱深深感染。白鰭豚的處境岌岌可危,弗魯格認為人們為拯救這種瀕絕動物所做的努力還遠遠不夠。他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中外科學家在如何保護白鰭豚的問題上意見不一致。
時光流逝。到2004年,漁民們幾乎已經見不到白鰭豚了。弗魯格開始組織中外科學家搜尋它們的下落。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研究人員將輪流搜索江面尋找白鰭豚的蹤影。如果能發現10頭以上白鰭豚,他們將討論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但是目前看來希望渺茫。船上的大多數科學家擔心他們一頭也看不見。
多年來,皮特曼一直在全世界的江河湖海里搜尋珍稀的鯨類物種。他說,這次行程將是最艱難的一次。“預想中的幾乎滅絕的現狀使得發現白鰭豚的幾率變得微乎其微。我之所以來是要向它們致以最后的敬意。”
(選自美國《華爾街日報》,獲普利策獎,有刪改)
湖北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9.文章標題“‘長江女神’芳蹤已逝?”的含義是什么?(4分)
20.文章引用了東西方多國科學家對“拯救白鰭豚”的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5分)]
21.西方媒體一直有重視負面報道的傳統。作為負有盛譽的普利策獎,更形成了鼓勵“曝光”“揭丑”等題材的調查性報道的傳統。新聞報道中“曝光”“揭丑”是否應該鼓勵?請結合文本,談一談你的看法。(6分)
湖北中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9、答案:①標題運用了比喻(或擬人)的手法。(1分)②把白鰭豚比作“長江女神”是因為白鰭豚生活在長江流域;而且白鰭豚生性害羞、外形美麗;在中國神話傳說中,這種神奇的動物成為美麗女子的化身,因此被中國漁人稱為“長江女神”。(1分)③隨著經濟發展,空氣和水體的嚴重污染使瀕危動物白鰭豚處境岌岌可危(白鰭豚已被逼到絕境),面臨著幾乎滅絕的現狀,所以說“芳蹤已逝”。(1分)④標題中的“?”表現出作者對白鰭豚生存希望渺茫的憂慮和遺憾,在質疑中也表達了對白鰭豚能存活下來的期望。(1分)
【解析】新聞標題旨在提示新聞要旨,吸引讀者閱讀全文。所以解讀標題含義要抓緊題目中的關鍵詞和所使用的藝術手法,結合文本分別進行闡釋。特別注意標題中的符號的解讀。每點答到一項意思即可。
20、答案:①凸顯了白鰭豚的瀕危處境,拯救工作刻不容緩。②表明“拯救白鰭豚”希望渺茫,凸顯國際社會對中國生態環境的憂慮。③凸顯報道的客觀性,增強說服力。
【解析】本文的寫作目的是呼吁人們從白鰭豚的消失中醒悟過來,保護大自然,保護野生 動物。寫重量級的人物關注這件事,可見事件的嚴重性和必要性等。
21答案:我認為應該鼓勵,新聞報道不應回避作為真實存在的丑惡和黑暗。(角度一)從新聞特點角度,真實性是新聞的突出特點,丑陋與黑暗也是一種真實,“用事實說話”是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所以應該鼓勵。(舉例略)(角度二)從職業道德角度,“曝光”“揭丑”體現了新聞工作者良好的職業道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與“壞現象”做斗爭的無畏精神,應該受到鼓勵。(舉例略)(角度三)從社會影響角度,負面報道可以讓人們了解問題真相并加以防范,可以警策肇事方迅速整改,可以引起相關負責人員的重視,敦促其迅速解決問題。(舉例略)答出兩個角度即得 6 分? 如持否定觀點? 言之成理亦可? 但最高得 4 分
【解析】本題是一道典型的開放題,是否鼓勵“揭丑”“曝光”這是一個并不難回答的題,無 論是鼓勵還是不鼓勵,答案應該與“新聞體裁”“新聞工作者”“社會影響”等結合起來。 考點:本題考查閱讀理解新聞作品的能力。
湖北中考現代文閱讀訓練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