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復習攻略
中考語文復習攻略
語言積累,不僅指古詩文和現代詩文的積累背誦,也包括詞語的積累,名言警句、俗語、諺語的積累。積累題近年在中考語文試題中,占到一定的比重,它們在試卷中的位置,可能會單列一塊,集中考查,也可能放在閱讀試題中,有的地區則放在“加試卷”中: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在日常學習中和中考復習中,對其加以重視:因為進行語言積累,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育經驗,通過考試考查學生對語言的積累,是一種促進學生學習,改善語文教學的極好的方式。
復習中,要背會《語文課程標準》和教科書中要求背誦的詩文名篇和段落,要做到默寫時不增、刪、錯字詞,不用錯標點符號。會寫出詩文的篇目和作者姓名,還要認真閱讀《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閱讀的課外讀物,并有意識地進行資料卡片的制作和名言名句以及詞語的收集。除此之外,在日常的閱讀中,對課外一些常見的詩文名句也要注意積累和摘抄。需要指出的是,對名句的積累學習,要能夠理解其意思,并準確得體地符合語境的運用。還能運用歸類的方法,將積累的名句進行梳理,進行比較式的學習記憶。
詞語的積累,還包括常見的成語、同義詞和反義詞。在積累的同時,要掌握其運用的規律,如語言環境、褒貶色彩等。
2.加強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語言運用的考查,范圍涉及很廣,包括語音、漢字、語法、修辭、課外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語音的考查,一般是結合語境要求給易讀錯的字準確地注音,包括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在方言中分不清前后鼻韻母和部分聲母的字,常用字是考查的范圍;漢字的考查涉及兩個方面,一是修改錯別字,二是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語法和修辭從運用的角度考查,如修改病句;修辭的考查更為普遍,如句子的仿寫、續寫和填寫,一般考查的修辭格為排比、對偶、比喻等,還有消極修辭中的簡明、連貫、得體。
常見的語言運用題還有根據提供的材料寫廣告語,結合表格復述其內容,給報紙設計相關欄目,對有關生活現象進行評點,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可能會讓設計活動方案,并對活動成果進行展示和分析等:這些題型都非常靈活,訓練時不得偏廢。
3.根據課標精神,提升閱讀素養
教育部中考文件對現代文閱讀要求是以課外材料為主,很明顯,現代文閱讀應該主要考查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在復習中,應該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一要選擇好閱讀材料。即既有三大實用文體——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還要有文學作品中的散文和小說(詩歌和戲劇在試題中出現不多),內容自然要選好的,語言文字好,思想內容好,文化內涵深,說明文要具有科學性和時代性。篇幅也要一般在1000字到1500字之間、內容和語言俱佳的名篇,字數也可以突破,不能任意進行刪改。
二要注重整體理解感知: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重要觀點和思想要能夠準確的把握,要理解其形象的意義,這是閱讀文章的要點:因為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正確掌握解答其他題目的鑰匙。
三是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也就是理清文章的篇章結構,把握作者藻篇布局的匠心。這是對文章的藝術特色進行探求的重要方面,也是掌握文章中心和重點的不可或缺的環節。
四是能夠根據語言環境準確理解關鍵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關鍵的詞語和句子,有時候,看起來很普通,很平實,但只要認真思考,卻發現其有十分深刻的內涵。要探討文章的中心和主題,常常在我們理解了一個詞語或一個重要句子之后。因此,復習中,要努力鍛煉我們發現和理解這類詞語和句子的能力。
中考語文學習方法
過來人以往的問題:
(1)語文積累貧乏,語文視野狹窄,語文基本知識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膚淺,思維單一,缺少靈活性和深刻性。
(3)閱讀理解能力、文字組織和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不強。
(4)語文習慣較差,讀書缺乏耐心,做題不夠細心,書寫缺少規范。
(5)語文學習態度不正確,認為憑自己現有的知識水平即可應付。
應該閱讀學習
(1)閱讀是我的個性化行為。
(2)閱讀學習可以培養我們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我們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以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
(3)閱讀學習我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4)語法和修辭等語文知識不作系統、集中的學習,而是采用隨文學習的方法。
(5)閱讀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廣泛和濃厚的閱讀興趣,做到“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提升思想,提升語言,提升技巧。
提升思想,有四個目標:
(1)面對生活或語言材料會展開思考。就是說要習慣于思考,不人云亦云,不全盤接收。
(2)面對生活或語言材料會正確思考。就是說要有思考的方法,不偏激,講辨證。
(3)面對生活或語言材料會多向思考。就是拓寬思想廣度,力求不鉆牛角尖,既會逆向思維,又會發散思維。
(4)面對生活或語言材料敢于深刻思考。就是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見人之所未見,思人之所未思,感人之所未感。
解題技巧
審題:三讀三思――讀題干,思考命題意圖;讀要求,明確解題方向;讀材料,思考蘊含的解題信息。
解題:三聯三比――聯系知識積累,比較中發現異同;聯系題目要求,比較中求得最佳;聯系解題思路,比較中分出條理。
作答:三細三清――細心作答,不偏題意,做到思路清;細心推敲,不漏要點,做到表述清;細心組織,不漏標點,不寫錯字,不亂圖亂改,做到書寫清。
復查:三定三戒――面對難題情緒穩定,戒心慌意亂;遇到模棱兩可的問題時,思想堅定,戒猶豫徘徊把對的改錯;發現答題錯誤時,迅速改定,戒粗心疏忽錯失良機。)
知識點的梳理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學生到了初三,相應的知識點也到了一個可以歸納總結的時候。在初三語文學習中,很多的閱讀文題目其實也都是在以各種形式在考知識點,可是我們很多同學,到了臨考前,諸如連人物描寫的幾種角度(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諸如修辭手法的幾種形式(比喻、排比、擬人)都還是模糊一片。雖然每個畢業班的老師都會采取臨時突擊的辦法,以結構圖的形式把知識點給予明確的概括,在閱讀文章中予以強化,可是張冠李戴的現象依然是相當多的。因此,初三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點滴積累的過程,平時要把知識點的梳理系統化,滲透進日常的學習中,這樣,對知識點的了解有了至少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初三語文的學習中,就不會再具有如此的難度。
要訓練自己自學知識的能力
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很簡單,老師報答案,學生們記答案,長期下來,學生們不僅惰性增加,對聽來的答案也并非真正掌握。
如果,在更早的時候,我們能養成勤查工具書的習慣,養成借助學習資料自己找答案的習慣,那么,在初三語文的學習中,我們的自學能力會有更多的提高,我們的知識面和字詞的積累以及語感反應都會有更樂觀的表現,學習起來也會更有信心。
要有規律有技巧地進行答題
很多時候,在碰到類似的閱讀問題的時候,信手寫來,憑著感覺走是最常見的答題方法。其實,初三語文閱讀文章的答題也是有技巧有規律的。文章中關鍵句子的把握,答題時關鍵詞句的出現,常常就可以讓閱讀問題的回答變得又快又準確。
初三語文的答題技巧無非有這些: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現在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上,從內容看,不外乎為塑造人物服務,從結構看,或作鋪墊,或埋伏筆……那么在答這道題時,答題的大方向是不會出錯的。
這樣看來,要學好初三語文其實并不難,做一篇文章,應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要在做題目的時候,了解出題者的出題意圖,熟悉并掌握一些經常出現的題型的答題技巧與規律,并能在閱讀文訓練中反復運用。
看過“中考語文復習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