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造人課后同步練習題及答案(2)
女媧造人同步練習答案
一、基礎鞏固
1.下列畫線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女媧(wā) 澄澈(chéng) 靈敏(mǐn)
B.掘起(jué) 摻合(cān) 莽莽榛榛(zhēn)
C.幽光(yōu) 蓬勃(péng) 安慰(wèi)
D.揉團(róu) 祈求(qí) 疲倦不堪(kān)
考查目的:課文中涉及重點字詞的讀音識記。
答案:B
解析:B項,“摻”應讀chān。
2.下列各項中畫線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模樣 模子 模具 裝模作樣
B.泥人 泥潭 棗泥 泥古不化
C.省略 省市 省親 簡單省事
D.辟頭 精辟 復辟 開天辟地
考查目的:多音字的掌握。
答案:A
解析:A項,“模”有兩個讀音。表示“模子”“形狀,樣子”的時候讀作mú。所以A項都讀作mú。
B項,“泥”有兩個讀音。在“泥人、泥潭、棗泥”中應讀ní;在“泥古不化”中應讀nì。
C項,“省”有兩個讀音。在“省略、省市、簡單省事”中應讀shěng;在“省親”中應讀xǐng。
D項,“辟”有三個讀音。在“辟頭”中應讀pī;在“精辟”“開天辟地”中應讀pì;在“復辟”中應讀bì。
3.下面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了一個神通廣大的女神,叫做女媧。
B.這樣,看起來似乎有一種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氣慨。
C.藤條一揮,就有好些活人出現,不久,大地上就布滿了人類的蹤際。
D.這樣,人類就世世代代棉延下來,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考查目的: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
答案:A
解析:B項,“慨”應作“概”。“慨”kǎi,感慨;“概”gài,氣概。
C項,“際”應作“跡”。“際”,“靠邊或分界的地方”;“跡”,“留下的印子;痕跡”,與“蹤”意思相近。
D項,“棉”應寫作“綿”。“綿”有“綿延”之意。
4.在下面橫線上依次填寫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1)這世間,無論怎樣說吧,總不免顯得有些 寂寞。
(2)大地畢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許久,還沒有達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經 不堪了。
(3)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伸入一個泥潭里,攪成了渾黃的泥漿,向地面這么一 ,泥點 的地方,就出現了許多小小的叫著跳著的人兒。
A.荒僻 勞累 噴灑 灑落
B.蠻荒 疲乏 揮舞 迸濺
C.荒蕪 倦怠 潑灑 飛濺
D.荒涼 疲倦 揮灑 濺落
考查目的:近義詞的語境義辨析。
答案:D
解析:(1)句強調女媧因沒有人類為伴,感到寂寞;“荒涼”意為“人煙少;冷清”,用在句中最恰當。
(2)句說女媧工作時間太久,又累又困,并非主觀“倦怠”;“疲倦”是“疲乏;困倦”之意,比“勞累”“疲乏”意思更全面。
(3)句中“揮灑”一詞比“揮舞”更符合女媧動作的實際形象,比“噴灑”“潑灑”更有藝術氣息。泥點落地變人,“濺落”比“灑落”更貼近實際,且與前面的“揮灑”搭配更恰當。
5.對本文體裁及表現手法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神話故事,通過聯想表現。
B.神話故事,通過象征表現。
C.語言故事,通過運用聯想表現。
D.神話故事,通過運用想象表現。
考查目的:對本文文學體裁的掌握。
答案:D
解析:《女媧造人》屬于神話,作者主要運用想象塑造人物,展開故事情節。
6.下面句中的標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澄澈的池水照見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笑;她假裝生氣,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生氣。
B.她給她心愛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作“人”。
C.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家伙,剛一接觸地面,就活了起來,并且開口就喊:“媽媽”!
D.她又考慮著: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創造一批嗎?這未免太麻煩了。怎樣才能使他們繼續生存下去呢?這可是一個難題。
考查目的: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
答案:C
解析:C項,句末的“!”應該在引號里面,因為前面的冒號表明下面的引用的內容,應該是完整的,嘆號表達的語氣也應在引用之中。
7.下面句子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
(1)第二天,天剛微明,她又趕緊起來繼續工作
(2)她工作著,工作著
(3)夜深了,她只把頭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
(4)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5)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滿天空
A.(2)(5)(3)(4)(1) B.(2)(5)(4)(3)(1)
C.(3)(1)(2)(5)(4) D.(1)(2)(5)(4)(3)
考查目的:各句間的邏輯性與連貫性。
答案:B
解析:整體感知這五個語句,是按照從白天到黑夜再到第二天的時間順序來描述的。(2)(5)(4)從白天到傍晚到黑夜,(3)夜深了,(1)第二天,所以選B項。
8.請你為下面的文章和對應的文體連線。
《盤古開天辟地》
《皇帝的新裝》 神話
《塞翁失馬》 童話
《精衛填海》 寓言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白雪公主》
考查目的:神話、童話、寓言的文體辨別。
答案:《盤古開天辟地》《精衛填海》──神話;《皇帝的新裝》《白雪公主》──童話;《塞翁失馬》《赫爾墨斯和雕像者》──寓言。
解析:神話是遠古先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童話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的兒童文學的一種。寓言是用比喻性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篇幅短小的文學作品。
二、課內閱讀
想著,她就順手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合了水,在手里揉團著,揉團著,揉團成了第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
她把這個小東西放到地面上。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家伙,剛一接觸地面,就活了起來,并且開口就喊:
“媽媽!”
接著一陣興高 (A彩 B采)烈的跳躍和歡呼,表示他獲得生命的歡樂。
女媧看著她親手創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
她給她心愛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
1.請在文中橫線上選擇正確的字填空( )
考查目的:常用成語的書寫。
答案:B
解析:“興高采烈”指“興致高,情緒熱烈”。“采”有“精神;神色”之意,所以選B。
2.請概括所選文段的主要內容。
考查目的:語言文字的概括能力。
答案:女媧造出第一個人的過程及成功后大家喜悅歡慶的場面。
解析:概括故事要概括出:誰(女媧),做什么(造第一個人的過程),結果怎樣(成功后喜悅歡慶)。
3.對文中畫線句的情感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寫出女媧造人時的猶豫不決
B.寫出女媧造人時的精心細致
C.寫出女媧造人時的愛惜動情
D.寫出女媧造人時的欣喜激動
考查目的:語句的理解。
答案:A
解析:結合上下文,女媧造人的整個過程是欣喜的,A項的“猶豫不決”是無中生有。
4.選文中第二、三、四自然段中有對“人”的描寫,說說這樣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考查目的:人物描寫及其作用。
答案:寫出“人”獲得生命的喜悅之情。
解析:注意找人物描寫的語句。人物描寫是為了反映人物心情,這句話中包含的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都體現了歡樂喜悅之情。
5.以上文段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來描寫女媧的?請舉例說明。這些描寫方法的運用體現了神話的什么特點?
考查目的:辨別人物描寫方法,理解神話特點。
答案:動作描寫:她就順手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合了水,在手里揉團著,揉團著,揉團成了第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
體現了神話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特點。
解析:題干中要求分辨“主要”描寫方法,文中“滿心歡喜”“眉開眼笑”這樣的心理和肖像(神態)描寫可以忽略不提。
抓住神話“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特點作答。
女媧造人課后同步練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