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風箏》課后練習答案
風箏課后練習:
⑴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肅殺:
⑵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
恍然大悟:
⑶我……很憤怒他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沒出息的孩子的玩藝。
苦心孤詣:
3.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這是為什么?
4.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5.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么說是“不幸”?
6.文中所說的“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么?
7.“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表達了作者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8.這篇文章是魯迅寫的一篇 (體裁),選自散文集。
9.讀微型小說《同意》,補出小說結尾。
要求:補寫一句話;含蓄、簡練。
秘書送進一份文件。
王廠長像往常一樣拿起筆熟練地在上面寫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睜大了眼睛,筆從他無力的手中滑到了辦公桌上。
第二天,。
風箏課后練習答案:
1.略
2.⑴形容天氣寒冷,草木枯落。⑵形容猛然醒悟過來。⑶這里是費盡心思的意思。
3.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過,就放風箏,所以“驚異”。見到風箏,就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無從補過,心頭不禁悲哀。
4.反映魯迅先生知錯必改,充滿自省精神。
5.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到懲罰了,對舊“我”來說,良心遭受了譴責,可謂“不幸”。
6.這一幕,是指“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發現他偷做風箏,氣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
7.表達了更深沉的悲哀。
8.散文、《野草》
9.補寫一句結局部分,只要表達王廠長下臺,用語含蓄即可。
七年級語文《風箏》課后練習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