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幼兒教師資格結構化面試命題角度及解題方法
2017幼兒教師資格結構化面試命題角度及解題方法
在幼兒教師資格面試中,結構化是5分鐘,需回答2道題目,考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作答。從歷年的考試來看,大概從三個角度進行出題:職業認知、保教實踐、綜合分析。同學們先能夠頭腦清晰的知道結構化到底問了什么問題,主要有對于個人的認識、對于職業的理解及對于突發狀況的應變等,那么,有同學會問了“幼兒園面試會考的這么細致嗎?”會的,一般保育和教育方面的問題會最多,那么對于結構化問題在我們學習之前要知道:一定從幼兒的角度想,想一想你的做法是否正確。
下面我們分別從這三大類來分析出題方向和答題策略:
一、職業認知類
職業認知類的題目,不僅在教師資格面試當中,同時也在公司的面試中會出現,比如進行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讓考官或領導認識你會問“你為什么要當幼兒老師呢?”等對于自己、對于工作、對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你應該怎么辦等這樣的問題都會在結構化中出現。那么,現在的考官最想聽到的是什么問題呢?老師給大家總結了四類:①你對幼兒教師這個職業是如何認識的?②你對自己是否有真正的了解;③你對幼兒教師的未來是如何看待的;④如果在你的工作當中出現了一些挫折或出現了一些不能讓領導滿意的事情,你會如何處理。
二、保教知識類
在保教實踐里分為保育和教育,保育分為:1.入園焦慮;2.飲食習慣;3.睡眠習慣;4.如廁盥洗,這四個方面并不能完全涵蓋保教實踐當中的考試內容,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去了解幼兒的營養狀況或成長當中到底哪些是應該注意的點。最常考的是圍繞吃喝拉撒睡進行展開,如“孩子吃飯時先吃蘑菇還是先吃雞腿”“尿床了怎么辦?”“幼兒挑食不吃雞蛋怎么辦?”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在回答時和前面的不一樣,職業認知談的更多的是理想化的問題,而我們在回答這樣的保育問題時,必須解決眼前和當前,當下的問題,也就是緊急處理,當事件發生時,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保證答題的及時、有效和快速。
三、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類題目包括教育類、應急應變類、人際關系類和活動組織類。教育類主要是一些教育觀點和教育現象,如入園難、入園貴、教育不公平等現象,首先要有明確的思維品質,如果聽到從來沒有聽過的名人名言,首先抓住核心詞匯,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說說你是贊成還是反對,然后對于這個問題,你有哪些個人的理解;應急應變類的答題策略,一定是要先說出當下你是如何解決問題的,使用了什么策略,緊接著說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人際關系類包括與家長、上級領導、幼兒的溝通及同事之間的相互交流。最后的落腳點都要落在解決人際關系上,不能亂扯;活動組織類,看到這類題目,同學們就應該調動起你們曾經有過的寫教案的經歷,這里一般會考親子活動、運動會、家長會等,在幼兒園除了會寫領域活動、主題活動外,還要寫方案設計,那么就要想到時間、地點、人物,活動開展前你要做哪些準備工作,確定出流程表,活動中的每一步和你這么做的目的,結束后要善于反思,在活動中有沒有冷場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2017幼兒教師資格面試結構化例題答題方法
幼兒園教師資格面試環節,大部分考生對結構化題目望而生畏,在短時間內回答結構化題目,既要快速分析題目內容,又要言語表達清晰流暢,而且還要有強大的邏輯條理感,這實在是太難了。針對現在常見的“教育現象”類結構化考題,有以下解答技巧。
1.教育現象命題特點
教育現象題命制既包含著對我國乃至世界教育相關問題的描述與討論(如師德建設、教育公平、校園安全等),也滲透著教育專業知識(教育認識論、教育管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等)。因此,考生在面對這類問題時,一定要將自身角色設定為幼兒教師,站在幼兒教師的角度去理解和認識這些問題,并且以幼兒教師的角度來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此體現出自身的專業素養,展示出人崗匹配性。
2.教育現象的解答思路
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3.真題:對于“不要讓幼兒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你怎么看?
(1)表態(是什么)
這句話并沒有錯,但是很多人誤解了它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話(為什么)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本身體現了現在父母對孩子、對教育的重視,這是好事。但是,大多父母誤解它的意思,誤解為在“知識上”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就給孩子報大量的興趣班、特長班或過早讀書識字,違背幼兒的成長規律,扼殺孩子的興趣,摧毀孩子天真七彩的童年。這是錯誤的行為。
(3)怎么辦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正確的做法主要有①重視孩子飲食,要均衡膳食,使幼兒身體茁壯;②重視親子關系的培養,父母多陪伴幼兒,使幼兒形成安全型依戀關系,感受愛和溫暖,心理發育健全;③重視教育,主要可以帶幼兒去博物館、天文館等,以及旅游名山大川,以實際閱歷來開闊幼兒視野和知識經驗儲備……
(4)總結
總之,在孩子幼年期,家長不要太急功近利,過早追求孩子在學習上的成就,而要更多重視孩子身體心理的健康發展。
4.分析
在結構化答題中,考官重點要聽的是“怎么辦”,所以,考生在答題時可以將重點放在措施以及對幼師教育行為的啟示上,在答題的前面表明態度和原因,雖然不重要,但是也要引起考生的重視,因為“首因效應”,還有七秒鐘決定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在表明態度和描述原因上要簡介、準確、切中要害,才能迅速吸引考官的注意,給考官留下好印象。另外,在完整答題之后,能加上總結性的話,雖然總結很簡短,但是可以讓結構化答題更加“完整”。
綜上所述,結構化答題不是很難,答案也沒有很高深,只要真心關心幼兒,并將題目內容真正的“解決掉”,就基本可以達到考官的要求了。所以,換個角度看結構化題目和答案,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答辯技巧
就歷年的教師資格證面試情況來看,每年的教師資格考試采取的面試流程為:進入考場以后首先是:5分鐘的結構化問答,其次是:10分鐘的試講,最后一個環節是:5分鐘的答辯。
結構化是根據考生抽到的固定題目進行回答的一個環節,試講環節同樣是根據在抽題室里面抽到的題目現場備課試講,而答辯環節則是考官根據考生的試講內容隨機提問的,所以每個考生試講的情況不同那么考官的提問問題也有可以不同。
考場中常見的答辯問題有一些幾類:教育評價與反思類,幼兒園專業知識類,幼兒園專業實踐類,基礎信息類。
不管哪一類題型要求考生必須做到的是沉著、冷靜,回答問題時候最核心的原則是:真誠、謙虛、好學。不管試講的情況如何,答辯都是對于考生對本次面試的有力補充,同時也可視為是考官給考生在本次面試中的表現一個解釋和補救的機會,所以答辯的過程中一定要讓考官聽到考生心中最真實的聲音,當然有些不當的措辭在面試當場是不適合當著考官的面來說的,比如:這個問題我不會……等,類似的回答不是表現出來所謂的“真誠”,而是讓考官覺得你是一個知識面很狹窄而且不喜歡動腦子的考生。所以在考場上我們一定要在“誠實”回答的基礎上,善于思考,化尷尬為機智,才能讓考官考看到你的應變力和思考學習能力,這才是一個聰明的考生應該做的。
而上述所有的“機智”則是建立在自己對于自己教案設計和環節展示的熟練、思路清晰的基礎之上,不然考官在想你提問的時候你還的花半天功夫去拼命的回憶或者現編一些什么內容,勢必會影響語言回答的流暢度和自己思路的組織,所以要想答好答辯的問題,試講的教案也要認真撰寫,這樣才能更加淡定的應對考官的提問。
猜你感興趣:
1.幼師結構化面試題目及參考答案
2.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及答案
3.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結構化面試指導方法
4.2017結構化面試試題及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