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幼兒綜合素質》模擬題
《幼兒綜合素質》模擬題:單選題
C.黃巢起義
D.太平天國運動
2.“生旦凈末丑”是京劇的行當,其中“凈”是( )。
A.男角
B.女角
C.兒童
D.男女均可
3.冰心(1900~1999年),原名謝婉瑩,文學研究會代表作家。1919年起,謝婉瑩以“冰心”這一筆名寫了許多“問題小說”。“問題小說”代表作有《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秋風秋雨愁煞人》《去國》等;“愛的哲學”的小說代表作《超人》《煩悶》等;小詩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雜記》( )《關于女人》等。
A.《寄小讀者》
B.《狂人日記》
C.《寒灰集》
D.《親愛的丈夫》
4.印度的國歌《人民的意志》選自泰戈爾的( )。
A.《飛鳥集》
B.《園丁集》
C.《新月集》
D.《吉檀迦利》
5.幼兒詩《下巴上的洞洞》的作者是( )。
A.謝武彰
B.魯兵
C.張國南
D.黎煥頤
6.“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這一命題是( )。
A.全稱肯定命題
B.特稱肯定命題
C.全稱否定命題
D.特稱否定命題
7.“推人及物,推己及人”屬于下列哪種思維推理方式?( )
A.歸納推理
B.演繹推理
C.類比推理
D.引申推理
8.“哪有一個歷史人物不是受歷史條件制約的”這一命題的邏輯形式是( )。
A.SAP
B.SEP
C.SIP
D.SOP
9.“我校有人教邏輯”這一判斷可以理解為( )。
A.我校有人不教邏輯
B.我校至少有一人教邏輯
C.我校所有人不教邏輯
D.我校有人教邏輯,有人不教邏輯
【答案解析】
1.A。解析: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故選A。
2.A。解析:“旦”是女角色的統稱;“生”“凈”兩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時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故選A。
3.A。解析:冰心(1900~1999年),原名謝婉瑩。文學研究會代表作家。1919年起,謝婉瑩以“冰心”這一筆名寫了許多“問題小說”。“問題小說”代表作有《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秋風秋雨愁煞人》《去國》等;“愛的哲學”的小說代表作《超人》《煩悶》等;小詩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雜記》《寄小讀者》《關于女人》等。故選A。
4.D。解析:印度國歌《人民的意志》選自泰戈爾的《吉檀迦利》。故選D。
5.B。解析:幼兒詩《下巴上的洞洞》的作者是魯兵,他的作品還有《唱的是山歌》(獲全國第二次兒童文學評獎一等獎)、《老虎外婆》(獲全國兒童讀物優秀獎)、《小豬奴尼》(獲兒童文學園丁獎)等。故選B。
6.A。解析:量項省略了,意為“所有的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故選A。
7.C。解析:歸納推理是從個別性知識推出一般性結論的推理;演繹推理則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通過推導即“演繹”,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引申推理則強調由原義產生新義;而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有部分屬性相同,從而推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相同的推理。“推人及物,推己及人”是類比推理。故選C。
8.A。解析:題干轉換為標準的性質命題:所有的歷史人物都是受歷史條件制約的。故選A。
9.B。解析:該判斷肯定了“至少有一人”。故選B。
《幼兒綜合素質》模擬題:分析題
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媽媽,王老師對我們動不動就是一頓罵,甚至打上幾巴掌,有一次把一個同學都打得流鼻血了。還有一次,有個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因一張圖沒畫好,王老師課也不上了,向我們大發脾氣。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問題:結合教師職業道德,談談你對案例中教師的看法。
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目前,我國由于升大學競爭和就業競爭的現實性矛盾,使學校教育陷入應試教育的模式中,而這種競爭也影響到學前教育階段,如社會上風行的“零歲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長和幼教機構難以擺脫這種短視的教育做法,表現為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重智力培養輕人格因素培養等錯誤傾向。一些幼兒園迫于家長壓力或經濟利益的驅動,辦起了各式各樣的興趣班、特長班。
問題:結合幼兒全面發展教育,分析以上現象。
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做客
游睿
①今天是青青的十歲生日。放學后,青青并沒有像往常一樣一上山就砍柴。奶奶說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②青青坐在山頭上的一塊大石頭上,一陣微風緩緩吹過來,柔柔地撫摸著她的頭發她的臉。
③10歲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帶大的。青青生下來不久,爸爸媽媽就外出打工。幾年來青青只和媽媽通過幾次電話。每次通話都很短暫,媽媽總會在電話那頭哭,爸爸總會搶過電話,說青青乖,打長途貴,過年的時候我和媽媽回家看你。說完,就掛了電話。但是過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媽媽誰也沒有回來。
④說不出為什么,今天青青特別想爸爸媽媽。青青想,要是爸爸媽媽回來陪我過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媽媽為什么都不回來呢?
⑤此刻,青青坐在山頭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層層疊疊、高低起伏。奶奶說過,山的盡頭,就是爸爸媽媽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現在用力喊,爸爸媽媽會不會聽見呢?青青站了起來,她把手罩在嘴前,試著喊了一聲,爸爸,媽媽!很快青青就聽見對面山上傳來自己的回音:爸爸、媽媽。青青有些高興了,趕緊又喊了一聲,山上又傳來了一陣回音。
⑥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你們回來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氣喊了起來。青青聽見,自己的聲音不斷在山谷里回蕩,一聲接著一聲,一層連著一層,一直傳到看不見的地方。她看到,層層疊疊的山很快都變成了爸爸媽媽的臉。爸爸媽媽說,青青乖。爸爸媽媽說,我們過年就回家看你。青青的聲音就小了下來,她哭了。
⑦爸爸、媽媽!就在擦眼淚的時候,青青突然聽見身后傳來了一陣喊聲。她扭過頭,不知什么時候村里的幾個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這些伙伴和青青一樣,也都好幾年沒見到自己的父母了。他們說,青青,我們一起喊吧。頓時,山谷里“爸爸、媽媽”的呼喚聲一片,整齊又悠長。
⑧孩子們,先停一停好嗎?正在大家喊得起勁的時候,應聲走來一位戴眼鏡的叔叔。青青認識這個戴眼鏡的叔叔,今天在學校,青青看見這個叔叔和老師在說話。后來叔叔還和老師一起到教室做了個調查,大致是問哪些同學的父母不在家,結果全班同學都舉了手。
⑨我是電視臺的記者。眼鏡叔叔自我介紹說,剛才你們的喊聲吸引了我。我能幫你們把愿望帶給你們的爸爸媽媽。
⑩真的嗎?怎么幫?青青和伙伴們一起圍了上去。叔叔指著攝影機說,我可以用它把你們要說的話錄下來,然后在電視上播放,你們的爸爸媽媽在遠方就能看見了。
⑪太好了!我要錄,我要錄。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往鏡頭前拱。
⑫叔叔說,你們別急,一個一個來。你們每個人對著鏡頭說一句話,說的時候想象著爸爸媽媽就在面前,說最想對他們說的話。
⑬……
⑭在場的幾個伙伴都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鏡頭對準青青,示意她說話。青青看著烏黑的鏡頭,雙手在胸前絞動,嘴唇動了幾動,卻一直沒說出話來。
⑮說吧,不怕。伙伴們也為她加油。
⑯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終于小心翼翼地探出頭,輕輕地對著攝影機問了一句話:爸爸媽媽,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們家做客嗎?
⑰青青看見,眼鏡叔叔的眼睛瞬間就濕潤了。
(選自《小小說選刊))2011年第9期,有刪改)
(1)“做客”一詞出自小說中青青的一句話,意蘊豐富,令人回味。請結合全文回答問題。
①“做客”有什么含義?
②小說以“做客”為標題有什么作用?
(2)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為什么還要寫那群小伙伴?
(3)第⑩段省略了小伙伴們說的話,請結合上下文,發揮想象,把其中三個小伙伴說的話填補在下面橫線上。
第一個小伙伴說: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個小伙伴說: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個小伙伴說:__________________
(4)品讀⑩段中加點的詞語,分析青青說話時的心理。
(5)戴眼鏡叔叔為孩子們拍攝的視頻在電視臺播放,請你為這段視頻擬寫一句公益廣告語。(20字以內)
【答案解析】
1.【答案要點】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教師要愛國守法、關愛幼兒、為人師表。案例中的教師沒有做到這幾點。首先,王老師肆意打罵幼兒,侮辱幼兒人格,是違法的,沒有做到愛國守法;
其次,王老師對學生教育的耐心不足,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沒有做到關愛學生;
再次,教師職業具有示范性,王老師對學生的打罵、侮辱,呈現給幼兒不良的人格形象,沒有做到為人師表。作為一名帶班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的威信,這樣才能建設好班級。
2.【答案要點】
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是指以幼兒身心發展的現實與可能為前提,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為宗旨,并以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實施的、著眼于培養幼兒基本素質的教育。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是我國幼兒教育的基本出發點,也是我國幼兒教育法規所規定的幼兒教育的任務。
材料中所談到的家長及幼兒教育機構實施重知識輕能力、重智力輕人格的教育是不符合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主要表現為教育內容的片面性。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在幼兒階段,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健全發展較以后各年齡階段更為重要。但材料中對幼兒的教育集中于智育,尤其是知識的教育。這種一味地追求某個方面發展,忽視幼兒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其結果可能嚴重損傷兒童生長發育的自然進程,造成兒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體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氣質發展遲緩、壓抑和傷害。
另外,教育過程應該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幼兒的發展具有一定年齡特征和規律,是一個按照一定順序、不斷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過程。教育目標如果不符合幼兒發展的規律,不符合幼兒個體的發展需要和可能性,不僅教育效果差,更嚴重的是會損傷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潛能的發展。
3.【答案要點】
(1)①“做客”是指爸爸媽媽外出打工的時間太長了,青青都快忘記他們“一家人”的身份了,覺得他們是客人一樣,放假到“他們家”做客。
②誰做客?到誰家做客?設置懸念,引人入勝;家人做客,反映社會現象,引起讀者思考。
(2)起襯托作用,通過小伙伴們也想念爸爸媽媽來襯托青青,她也只是她們中的一員。更加廣泛、深刻地反映主題,提醒人們關注“留守兒童”現象。
(3)示例:第一個伙伴說,爸爸媽媽,你們回家過年吧。
第二個伙伴說,爸爸媽媽,我數學考了100分。
第三個伙伴說,你們放心掙錢吧,我已經很聽話了。
(4)運用神態和動作描寫,“狠狠”地“咬”說明青青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因為她不想讓爸爸媽媽為她操心;“小心翼翼”是因為今天是青青的10歲生日,她特別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回來陪她過生日,所以“探”出頭來;“輕輕”地“問”說明青青特別懂事,只是婉轉地表達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到爸爸媽媽身邊去一起過生日。
(5)示例:①爸,媽,我多么希望你們能回來陪我過生日。②為了孩子,為了明天,為了未來。③常回家看看,別讓親人等待成客人。④爸媽無論你們走多遠,家里總有一雙關注你們的眼睛。
《幼兒綜合素質》模擬題:寫作題
師德是教師的立師之本,是教師事業成功的保障。請以師德為話題進行寫作。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范文】
高尚的師德,心靈的歸宿
記得小時候,父親問我:“你長大了干什么?”“當老師!”是的,小時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當一名教師。為了那夢想,常常召集幾個小頑童,墻上掛上一個小鈴鐺,用手搖幾下,表示上課了,然后便搖頭晃腦的講起了連自己都一知半解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那種莊嚴而神圣的感覺便油然而生,長大后,當我帶著大學校園青春的激情踏入一門時,當我開始成長為一名人民教師時,才真正懂得了這已不再是一種游戲,而是一種事業,伴著這種事業要求我具備高尚的教師道德、素質,這才是我們心靈的歸宿。
俗話說:“教學是一個良心活兒!”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師德的重要性。師德高尚的老師會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傳授學習方法,使學生終生受益;師德高尚的老師,會時時處處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蠟燭一樣,無怨無悔。一中早已是市一流學校,社會各界人士都已認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校之所以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那是因為我們有一支過硬的領導班子,更離不開教師們辛勤的付出。我們隨處可以看到,我們學校的教師無時無刻不在起著示范作用,以他們執著的精神、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為一中發揮著光和熱。多少次老師們都是帶病上課,多少天老師們都是以校為家,多少位老師都是一個班主任,三個班的課,孩子尚且在讀書求學的關鍵時刻。然而,他們無怨無悔,他們不曾抱怨。
當看到學生們羽翼豐滿、展翅高飛時,他們倍感欣慰;當他們聽到學生“老師,您辛苦了”這普遍的問候時,艱辛都已煙消云散,喚來的又是旭日東升的明天。
有人說,從來沒有哪一個職業像老師一樣付出如此的多。是啊,他們只求付出不求回報。說無私吧,太老套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的老師呀,在世人肆意踐踏良知時,卻用生命去維護,一遍一遍地向學生們講述著真、善、美,不惜付出畢生的代價,何以為證?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證,校園的梧桐樹可以作證,桌上大大小小的藥瓶可以作證,那在門口等媽媽回家凍得瑟瑟發抖的孩子可以作證!
“勤勤懇懇、默默無聞”這是老黃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這是蜜蜂的精神,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就是蠟燭的精神”。可以說每種產物的存在,都有一種精神支撐著它。教師的存在呢?支撐它的就應該是這種高尚的師德吧!
一位哲學家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三個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無奈,今天叫無畏,明天叫無悔。“到年邁花甲,驀然回首,感慨平凡孕育了偉大,生活賜予了幸福”。因為我在一中找到了我心靈的歸宿,從教人生我有淚無悔。
教師資格《幼兒綜合素質》模擬題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