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預測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預測
(1)《學記》——中國古代、世界古代第一本教育專著。重要思想:①化民成俗,其必由學;②建國君民,教學為先;③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④學不躐等;不陵節而施之謂孫;⑤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夸美紐斯:提出“泛智教育”——把廣泛的自然知識傳授給普通的人。
(3)盧梭:提倡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認為教育的任務應該使兒童“歸于自然”。
(4)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教育的任務根本在于充分發展人的自然稟賦,使人人都成為自身、成為本來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
(5)洛克:提出了“白板說”——人出生時心靈像白紙或白板一樣,人的一切觀念和知識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紙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跡,最終都源于經驗。
(6)斯賓塞:提出教育預備說——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在于教導每一個人怎樣去過“完美”的生活。
●預測考點:教育與社會的關系
【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影響著教育目的的確定;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選擇;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生產力的發展制約學校結構;生產力的發展制約著教學方法、手段和
教學組織形式。
【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作用】
教育培養合格的公民和各種政治人才;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制度的輿論力量;通過教育制度,實現對受教育者的階級或階層的選拔,使原有的社會政治關系得以延續和發展,或者加速改變舊的社會政治關系。
【教育對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
教育具有傳遞、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傳播、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選擇、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創造文化的作用。
●預測考點:創造性思維的特征
(1)流暢性: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產生不同觀念的數量的多少。對同一問題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暢性越高。
(2)變通性:即靈活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不墨守成規,不鉆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對同一問題所想出不同類型答案越多者,變通性越高。
(3)獨創性: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能獨具慧心,想出不同尋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輩的意見。對同一問題所提意見愈新奇獨特者,其獨創性越高。
●預測考點: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1)問題情境,指問題呈現的知覺方式。
(2)定勢,指重復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
(3)功能固著,指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物體的傾向。
(3)已有的知識經驗。
(4)原型啟發,指從其他事物或現象中獲得的信息對解決當前問題的啟發。
(5)情緒與動機。
除了上述因素外,個體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認知風格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性也制約著問題解決的方向和效果。
●預測考點:課程的類型
(1)分科課程,又叫學科課程,是一種單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
(2)綜合課程是由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領域構成的課程。
(3)活動課程,又稱兒童中心課程、經驗課程,主張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活動為中心組織的課程。
●預測考點:班級突發事件處理的原則
(1)教育性原則:教師在處理突發事件時要以讓學生受教育,促進每個學生的成長為目的。
(2)客觀性原則:教師在處理問題時,要避免“定勢思維”的影響,充分調查,了解事實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處理問題。
(3)有效性原則:班主任處理突發事件一定要考慮方法和措施的效果如何,要用“育人”的態度去看事件,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學生,無論什么事都應持一分為二的觀點。
(4)可接受原則:教師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要能使當事雙方對處理意見或結果心悅誠服地接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積極加以改正。
(5)冷處理原則:教師在處理突發事件時,保持冷靜、公平、寬容的心態,待把問題的來龍去脈弄清楚再去處理。
●預測考點:班級突發事件處理的方法
沉著冷靜面對;機智果斷應對;公平民主處理;善于總結引導。
●預測考點:組織課外活動的基本要求
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活動要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精神。
●預測考點:教學原則
(1)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2)啟發性教學原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循序漸進教學原則: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
(4)鞏固性教學原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來,以利于知識、技能的運用。
●預測考點:班級授課制的優越性
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培養人才;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發揮學生集體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預測考點: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
建立有效的課堂規則;合理組織課堂教學;做好課堂監控;培養學生的自律品質。
●預測考點: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認出XX字,學會寫XX字;能夠用普通話流利地朗讀課文;描述文中描寫的景色;準確解釋/說明XX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目標:借助工具書/結合課下注釋,查找有關生字詞的意思;通過合作學習/閱讀/分小組討論……方式,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學生感受/體會到……之美/之富足,激發/增強……的情感/意識。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預測考題
1.在漢語中,最早將“教”和“育”連起來使用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答案】C。
2.主張課程的內容和組織以兒童的興趣或需要為基礎,鼓勵學生“做中學”,通過手腦并用以獲得直接經驗。這反映的課程類型是(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分科課程
D.綜合課程
【答案】B。
3.媽媽帶小明去了“兒童活動中心”,小明就能畫出“兒童活動中心”的線路布局圖了,這說明小明的認知發展達到了( )。
A.形式運算階段
B.感知運動階段
C.后運算階段
D.具體運算階段
【答案】D。
4.李老師對學生王大鵬的評語是:“這段時間你開始主動回答老師的課堂提問,學習態度也更加認真,考試時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失分,因此你的學習成績比以前好多了。繼續加油,我看好你哦!”這
種評價方式是(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終結性評價
D.全程性評價
【答案】B。
5.宋老師發現了教學中的某一問題并對其描述;繼而形成解決計劃并實施,隨后搜集數據和材料以分析計劃的有效性;最后把結果應用于處理后續課堂中出現的類似問題。這種研究的方法是( )。
A.敘事研究
B.行動研究
C.文獻研究
D.實驗研究
【答案】B。
猜你感興趣:
1.2017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預測
2.2017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及預測題
3.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4.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5.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