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矯治為監獄民警減壓
有關專家分析指出,監獄民警長期面對罪犯這一特殊的工作對象,工作責任重、精神高度緊張,是產生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民警李某在監獄里負責對服刑人員的教學工作,30多年來工作一直勤勤懇懇。然而近年來,由于不適應服刑人員教學管理機制的改變,他的心理壓力逐漸增大,再加上性格內向,結果產生悲觀厭世情緒,最后精神失常。
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的民警陳某,性格內向,由于對管教工作不太適應,心境一直處于抑郁狀態。
據分析,由于監獄民警長期在封閉的環境中工作,面對罪犯,執行法律,容易產生權威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這種心理沒有隨著社會角色的轉換而調適的話,就可能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
比如,有的監獄民警到醫院或超市,遇到醫生、營業員服務態度差,就可能產生焦躁情緒,與對方發生沖突。由于職業習慣,有的監獄民警在生活中甚至會有一些“不近人情”的習慣,如不肯在樓梯、狹窄走道等場所讓路,常常以教育人的口吻跟人說話等。
去年年初,青浦監獄請心理學家前去開展“心理援助計劃”,為民警做心理測試,建立心理檔案,指導民警如何調適心理等。這項工作開展后,該監獄民警心理健康優良者比例明顯提高。
據悉,目前本市監獄系統也開始積極建立對民警進行心理矯治的工作體系。
市監獄學會專門成立了心理矯治專業委員會,在本市監獄系統全面開展對民警的心理矯治工作。
具體內容包括:在政治思想工作中融入平等互動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指導,增加與民警的心理溝通;每個監獄不僅要定期開展心理講座,而且建立民警心理健康信息平臺,讓民警共同參與;針對民警的心理狀況進行調研,及時采取措施,提高民警心理素質。
關注民警心理問題 維護民警心理健康
——南京監獄組織民警進行心理測試
為了了解當前民警心理健康現狀,心理結構、層次、趨向,找出影響我監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的原因,進而建立健全民警心理健康三級預防機制,提高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南京監獄政治處和心理咨詢中心于去年八月三日中午在多媒體演播大廳對基層一線民警進行了心理測試。
本次心理測試由監獄心理咨詢中心民警具體實施,選擇16PF量表進行施測,參加測試的基層監區民警人數達105人,占基層民警總人數的50%。雖然正值中午,氣溫較高,但受測民警還是能夠準時到達測試地點,按照心理咨詢中心民警下達的指導語認真進行測試,共得到有效問卷85份。
經過監獄心理咨詢中心對有效問卷的初步整理和描述性統計,現已初步形成結論,我監基層一線民警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在以下幾個因子上存在著高分特征。
恃強性:好強固執,獨立積極,通常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可能非常武斷,對抗有權勢者。
敢為性:冒險敢為,少有顧忌,通常不掩飾,不畏縮,有敢作敢為的精神,能經歷艱辛而保持毅力;有時可能粗心大意,忽視細節;也可能無聊多事,
敏感性:敏感,感情用事,不喜歡接近粗魯的人和做笨重的工作;在團隊活動中,由于常常有不著實際的看法和行為而降低團體的工作效率。
幻想性:幻想、狂放任性,通常忽視細節,只以本身動機、當時的興趣等主觀因素為行為的出發點,可能富有創造力,有時也過份不務實際,近乎沖動,因而容易被人誤解。
實驗性:自由和激進,不拘泥于現實,通常喜歡考驗一切現有的理論和事實,而予新的評價,不輕易判斷是非,愿意了解較先進的思想與行為;可能廣見多聞,愿意充實自己的生活經驗。
獨立性:自立自強,當機立斷,通常能夠自作主張,獨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計劃,不依賴別人,也不受社會輿論的約束;同樣,也無意控制和支配別人;不嫌惡人,但也不需要別人的好感。
自律性:知已知彼,自律謹慎,通常言行一致,能夠合理支配自己的感情行動,為人處事能保持自尊心,贏得別人的重視,有時卻太固執成見。
下一步,監獄還將對機關科室民警進行普測,綜合進行數理統計、分析,找出目前我監民警的主要心理因子特征,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以緩解民警心理壓力,維護民警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