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文職申論熱點:勿讓陪審成“陪襯”
時間:
未知2
申論輔導
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氣優化案件管理機制,落實“隨機抽取”原則,確保人民陪審員真正參與審判,而不是“陪襯”。現實中,有的法院長期指派固定的陪審員審理案件,導致有的陪審員幾乎從不參與審判,而有的陪審員則變成了整天匆忙“趕場”的“編外法官”。這種“職業化”的陪審員,其司法監督的功能難以發揮。因此,只有真正落實“隨機抽取”原則等法律規定的程序要求,完善陪審制度的核心“軟件”,人民陪審員才不會變成趕場走秀的法庭“龍套”。
此外,陪審制度的完善更應貫穿訴訟程序始終,只有全面保障人民陪審員閱卷、發問、核對筆錄、經費補貼等方面的知情權、參與權,才能確保其表達民意、監督法官的角色價值不被架空。還應強調的是,每一個陪審案件,都是提升司法公信力、傳播司法正能量的良好契機,法院只有充分表達對民意的尊重,才能收獲民眾的良好口碑。因此在庭審和合議過程中,職業法官要更多地引導人民陪審員發表意見,耐心解釋相關的法律規定與裁判觀點,積極回應人民陪審員的合理質疑,增加互動、增進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