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務員資料分析特點分析 數量關系特點分析
2017公務員資料分析特點分析
年份 | 2015年(副省/地市) | 2014年 | 2013年 |
總題量 | 135/130 | 135 | 135 |
資料分析 | 20 | 20 | 20 |
二、資料分析題型、題量分析
近年來資料分析部分材料類型也各不相同,以下對2013—2015年資料分析部分的材料類型、題型題量做了簡要統計,考生在復習時掌握各類材料類型的特點,有助于幫助考生快速理解材料含義,從而快速列式計算。另外據統計,2016年國考副省試卷中的資料分析題變化較大,出現一篇材料非5小題的情況,這種考法國考首次出現。
2013—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材料類型統計表
年份 類型 | 題量 | 考查頻率 | 難度系數 |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
文字型 | 1 | 0 | 1 | ★★★★☆ | ★★★★☆ |
圖形型 | 1 | 0 | 0 | ★★☆☆☆ | ★★★☆☆ |
表格型 | 0 | 1 | 0 | ★★★★☆ | ★★★☆☆ |
綜合型 | 2 | 3 | 3 | ★★★★★ | ★★★★★ |
三、資料分析整體特征分析
通過以上對國家行測考試資料分析部分真題的研究,總結出資料分析有以下特點:
特點一:計算型題目是考查的重點
計算型題目仍然是考查的重點,但是計算并不是重點,很多題目只要能夠根據材料中各指標之間的關系列出正確的算式,經過簡單的分析,運用一些計算技巧,可以直接判斷出正確答案。
特點二:傳統考點,創新的問法,技巧性題目凸顯
與往年相比,2016國考資料分析考點傳統,但考法卻一再求變,技巧性題目凸顯出與其他公考的不同,但整體依然保持微弱的計算量,體現了資料分析重分析、輕計算的特點。
特點三:查找、比較類題型仍受青睞
近幾年查找比較類題型在國考中一直備受出題人的喜歡,2016年在副省級試卷中直接查找或簡單計算再比較的題目達到了7道小題。易得分是其最大的福利,一年一次的特惠,你還要錯過嗎?
特點四:材料綜合性強,緊扣居民日常生活
資料分析材料綜合性強,但閱讀量不大,內容貼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材料內容包括物流、機票、影院、公共圖書館等。
2017公務員數量關系特點分析
一、往年國考數量關系題型題量分析
數量關系包括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兩部分,2013—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關于數量關系部分的題型題量分析如下:
二、國考數量關系題型三大考查特點
通過對2013—2015年國家行測數量關系部分題型的分析,總結出以下三個特點:
特點一:自2011年起,不再出現數字推理題
隨著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的競爭不斷激烈,命題者為了能夠利用有限的考試題目最大程度測試出考生的能力水平,對于區分度不高的數字推理題,可能會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替換成其他類型試題。
特點二:數學運算部分考查的題型、難度穩定
2010年,數學運算部分難度達到頂峰,測查重點明顯轉移到應試者的數學思維能力;但自2011年起,該部分都在前一年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的調整,總體難度與2010年相比稍有下降,但題目的技巧性更強,更加強調應試者對各種解題方法的熟練掌握,以及對各種問題進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基本上考查范圍鎖定在上表中的排列組合問題、幾何問題、工程問題、和差倍比問題、形成問題、容斥問題等幾大題型,其余題型每年最多出現一兩道。
特點三:命題人保持了對題型的不斷創新,使得這些古典的題型新意迭出
以常見的工程問題為例,2012年考查的是相對復雜的混合工程問題,需要應試者對全程的情境有整體而細致的把握;到了2013年,考查的是工程問題的變形——牛吃草問題,沒有復雜的方程計算,也沒有過多的復雜過程,只需要考生利用最基礎的公式及等量關系,找出題目規律,即可得到答案;2014—2015年,行程問題考查方式與2012年相似,但又更強調對考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
2017公務員資料分析特點分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