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常見選項設錯陷阱
言語理解常見選項設錯陷阱一、“無”
【示例1】
原材料:網絡媒體是一個新興的傳播工具,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通過網絡,可以反映各個方面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需求和看法。
設錯選項:作為一個新興的傳播工具,網絡媒體有著獨特的優勢,其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媒體的發展速度。
【解析】原材料中并沒有將網絡媒體與其他媒體的發展速度進行對比,設錯選項中的“其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媒體的發展速度”屬于無中生有。
言語理解常見選項設錯陷阱二、“偏”
“偏”,即以偏概全。它指以個別事物替代一類事物或以事物的部分特征替代整體特征的一種設錯方式。多通過更改主語或混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擴大范圍來迷惑考生。
在閱讀文段時,一定要特別注意重要詞語前面的修飾詞和限定詞,如:“一些”、“有些”、“這些”、“少數”、“少部分”、“少量”、“一部分”、“某個”、“某種”、“幾乎”、“除……之外”、“到……為止”、“絕大多數”、“全都”、“全部”等,見到這些詞語時,就要重點關注。
【示例2】
原材料:史料顯示,羅馬社會中使用人牲的現象比較罕見,通常只用牛羊獻祭,只有在國家安全受到明顯威脅時,出于迷信的原因,才象征性地處死少數異族人。
設錯選項:為了確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優越地位,_和羅馬人在祭祀活動中只用牛羊獻祭,將活人獻祭視為野蠻民族的愚昧行為。
【解析】設錯選項在原材料的基礎上去掉了“通常”二字,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言語理解常見選項設錯陷阱三、“反”
“反”,即正話反說。它是指選項與原文意思相反。命題人在設置錯誤選項時,有時故意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不需要說成必需,把必需說成可有可無。這一類錯誤選項中常出現的詞語有:必、必需、必須、沒、沒有、不、不必、不用、不曾、不可、是、不是。
【示例3】
原材料:人在做夢時,心跳和呼吸的次數與清醒時差不多,但變得不那么均勻,體溫調節機制受阻,打寒顫和出汗都很難。
設錯選項:人在做夢時,常常出汗。
【解析】設錯選項“常常出汗”和原材料中的“打寒顫和出汗都很難”語意相反,犯了正話反說的錯誤。
言語理解常見選項設錯陷阱四、“混”
“混”,即混淆時態。它是指將還沒有發生或未實現的說成已經發生或實現的,將可能的說成必然的,將不肯定的說成肯定的一種設錯方式。
在閱讀文段時,大家要關注材料中的“將要”、“可能”、“也許”等詞語,判斷選項時則要注意“已經”、“必然”等十分肯定的詞語。準確把握“已然與未然”、“可然與必然”的關系。
【示例4】
原材料:三峽水庫建成后水位抬高、水面擴大,增加了內循環,但這種水分的內循環相對于外循環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設錯選項:三峽水庫建成后將使水位抬高、水面擴大并增加內循環,但這種水分的內循環相對于外循環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解析】設錯選項在原材料的基礎上添加了“將使”二字,將已經發生的事情說成將要發生的事情,混淆了時態。
猜你感興趣:
1.如何提高言語理解正確率
2.言語理解細節理解題小結
3.言語理解的大誤區有哪些
4.言語理解深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