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
陜西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一)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名片,我國的傳統文化,更是華夏民族積淀數千年的瑰寶。古詩詞作為文化精粹,在小學教材里卻遭遇邊緣化危機,主席對此表示:“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我們需要對傳統文化經典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傳承中弘揚,在發揚中光大。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這些朗朗上口而又合轍押韻的文字出自清代文學家李漁的《笠翁對韻》。幾千字詞歷數自然現象到歷史典故,曾經牙牙學語的孩童人人都能背誦,而今卻不為大眾熟知。古典詩詞歌賦,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珍貴記憶,一旦棄之如敝屣,勢必割裂傳統文化根脈,這在西方文化潮涌下民眾傳統觀念日漸淡漠的今天,尤為令人心痛。眾多年輕人熱衷托福雅思而鮮見翻閱四書五經,作為文化傳統重要載體的民俗節日一再被“庸俗化”,傳統文化經典被無知的人們惡搞甚至毀壞,這座數千年燦若星辰的巨大寶藏無奈被深埋。當我們指責世風日下、道德滑坡、精神貧瘠的現實時,才發現我們與傳統文化中道德的浸染和熏陶已漸行漸遠。
中國經濟起飛之后,需要文化的同步繁榮。新興文化價值相較于龐大的傳統經典,如溪流之于江河,孤木之于森林。無論是諸子百家經典著作,還是民間古典詩詞散文,傳統經典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史、哲知識,乃至科學藝術價值,我們能從中深深體會到古代先賢數千年積累下來的人生態度、政治理想、生活原則和道德理念等文化。扎根于傳統經典,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才能大力夯實大國崛起的文化基礎。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作為立黨興國理念,將“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作為干部踐行職責方法,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作為修身養德的座右銘,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匯聚古人智慧結晶;同時敞開胸懷,兼容并蓄,不斷學習吸收其他文化優秀成果,建設好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一點點掃清發展中的障礙和惡性現象生存的土壤。
傳統文化需要流行,但不能被誤讀。博物館里的文物、歷史長河的人物、古籍里的文字都可以通過現代手段“活”起來,重新被現代人所熟悉。然而,一窩蜂地開辦“少兒讀經班”,博人眼球的“開筆破蒙”,甚至借“復興”之名行“復古”之實,純為牟利或宣傳封建迷信,則可以休矣。當傳統遇上流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在所難免,需要我們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真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斷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在弘揚傳播中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才能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陜西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二)
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高曉松的這首歌,雖然由來已久但一直被經久傳唱,承載著人們心心念念的期待。其實與其類似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凝練而又精準地闡述了在一成不變的生活面前,人們對于理想追求的那份急切、對于夢想實現的極盡渴望。
這種對于“詩和遠方”的希冀,并非毫無由來。事實上,這種呼喚與吶喊,在現如今的社會中,體現地尤為明顯:快節奏的工作,讓職場白領一邊狼吞虎咽自己的早餐,一邊步履匆匆地追趕公交;高壓力的常態,讓精英人士超負荷地工作與運轉,也時常在聽到過勞死的例子而扼腕嘆息;不斷飛漲的房價,讓辛苦奮斗的蟻族,躲在城市的角落,望樓興嘆、暗自神傷……有了如此沉甸甸的壓力,也就更加醞釀著“逃離茍且,奔赴遠方”的時代情緒。
事實上,腳踏實地,安于茍且,是生活的主色調。誠然,遠方讓人暫時忘卻煩惱與壓力,但是遠方終究有終點。詩歌讓人享受片刻的寧靜與歡愉,但是詩歌終究有時限。作為自然人,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在精神的世界、思想的海洋里,自由徜徉。但作為社會人,我們有著多重的角色與身份,賦予著使命、承擔著責任。詩歌與遠方,解決不了實際的生活。眼前的茍且,依然等待我們去應對,身邊的關聯,依然需要我們去處理。把生活安排妥當,把壓力一一排解,才是主色調。
事實上,仰望星空,心懷遠方,是生活的調味品。當前的中國,時下的青年,正在經歷和面臨著三個重要的拐點:劉易斯拐點、老齡化拐點、城鎮化拐點。這是時代的特征,也是青年人無法褪去的歷史印痕。在此之間,青年人也承受著比之前更為焦灼的責任、壓力、滌蕩、沖擊。如若不進行及時有效地釋放與宣泄,就像沉睡的火山,不定期地迸發,極有可能傷人傷己。在安靜的夜里,仰望心空;在繁忙的生活中,心懷遠方,或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讓情緒得以宣泄,讓壓力得以釋放,讓身心得以調整,也讓靈魂得以凈化。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給予我們最多的機會。最壞的時代,也給予我們最大的壓力。作為年輕一代,要正視眼前的茍且,腳踏實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人際;要心懷詩歌與遠方,仰望星空,去梳理好自己的情緒、思想、情懷、靈魂,迎接一個從容、豐盈的人生。
陜西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三)
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的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對全國億萬家庭的親切關懷,為推進家庭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把家庭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切實抓好,千千萬萬個家庭才會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起航的地方。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家庭對于文明養成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家是最小國,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是千萬家,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注重家庭,要求我們融骨肉親情與愛國情感為一體,把愛家與愛國統一起來,將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在追求家庭幸福的過程中建設好社會和國家。注重家教,就是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注重家風,要求我們弘揚優良家風,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以千千萬萬家庭的良好家風筑牢社會風氣的基礎。
“服民以道德,漸民以教化”.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加強價值觀建設至關重要。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孝老愛親、相敬如賓、兄友弟恭、妯娌和諧、克勤克儉、忠厚傳家等傳統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化在中國人的血脈中,是今天我們加強家庭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庭文明建設,錘煉個人品德、書寫家庭美德、遵守職業道德、弘揚社會公德。領導干部更應帶頭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廉潔修身、清正齊家,做家風建設的表率。
精神塑造呼喚榜樣的力量。全國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就是對時代美德的匯聚和提煉,也是在全社會范圍的一次正能量傳播。愛國守法、遵德守禮、平等和諧、敬業誠信、家教良好、家風淳樸、綠色生活、崇尚節儉……300個全國文明家庭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闡釋了新時代家庭文明風尚和家風文化。以他們為榜樣和標桿,激勵廣大家庭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我們就一定能喚醒文明建設的家庭力量,以豐厚的道義力量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先賢有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家庭文明建設,正是一項為百姓立心、為民族鑄魂的時代工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為載體,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著力點,喚醒廣大家庭崇德向善的道義自覺,我們4億多個家庭的生活一定會更美滿幸福,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一定會更加和諧興旺。
看過“陜西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