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
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一)
讓城市多一片綠色風景
綠地作為城市的“肺”,作為城市生態系統中具有自凈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景觀、改善人居環境、吸收降解城市污染物、減輕或消除城市熱島效應、凈化大氣環境、降低噪音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礎設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審美意識、道德情操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也使城市森林成為城市文化品位與文明素養的標志。
世界各國在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中都十分重視城市綠地,把綠化作為建設觀代化城市的重要部分。近年來,我國城市綠化發展較快,但是總體上看,城市人均公共綠地仍較少。而且城市綠化尚有誤區:一是普遍重草輕樹,一些城市熱衷于大種草坪,尤其在新建的廣場中草多樹少。二是綠地設計貧乏,樣式單調;重視外來樹種,輕視本地樹種,綠地失去特色。三是急于求成,有的城市不惜工本,大搞“大樹進城”,到農村和山區購買大樹,移植進城,結果成活率很低,既沒有增加城市綠色,又破壞了山區和農村的生態。
城市綠化必須摒棄那些“推山造山、填塘挖塘、砍樹栽樹”等大挖大填和斧鑿痕跡,真正實現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
其一,找到經濟、生態和居民生活三者共贏的平衡點。許多城市注重景觀效果,偏重快速郁閉成型的造林綠化方法,樹種單調、徑級較大、規格近似,群落結構比較單一,穩定性和抗逆性較差,管護難度較大;草地和一些引進樹種,投入成本高,管理維護費用大,還不能很好地凸顯綠化的功能。城市綠化要注重生態適應性,確保樹種的成活率和壽命;要注重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科學選擇運用樹種,發揮樹木觀花、遮陽、環保、引導行人和車輛等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愿望 ,提高生活環境的舒適度;要重視發展鄉土樹種,充分體現一個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
其二,提高綠化用地空間利用效率。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變“高”了,綠地卻變“矮”了。一方面是造盆景式的所謂“精品”,另一方面許多樹木被人為截干,甚至一些成片造林的樹木也被習慣性地截冠修剪。結果不僅導致高額的建設成本和維護費用,而且經常發生病蟲害。有些地方綠化建設改善環境的功能沒有提高,反而成為負擔。事實上,我國適合城市綠化而又樹體高大、冠形良好的喬木十分豐富。
其三,建設城鄉一體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我國絕大部分城市至今維持著城鄉綠地“二元分治”的管理體制,隨著國家對城市用地規模擴張實施越來越嚴格的控制政策,應盡快將城鄉一體的生態綠地系統建設擺上日程。系統規劃應該做到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的完善統一,使現代經濟的高度發展與生態環境協同優化,建設具有持續發展活力的城鄉一體化生態型城市。
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二)
放開落戶限制要跨越三道門檻
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全面放開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留學歸國人員等落戶限制,這是推進居住證制度落實的政策驅動力,也是2016年開年國務院發出的一道新號令。也就是說,除了北上廣等超大城市外,全國范圍內的各個城市都將納入全面放開落戶限制的范疇,并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應該說,全面放開落戶限制,與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一樣,都是具有現實性、長遠性、戰略性的重大決策,都是公眾翹首以待的政策,相信隨著全面放開落戶限制的實施和推進,我國人口結構、人口布局、人口經濟等方面都將產生巨大的變化,并且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當然,全面放開落戶限制,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還有許多的工作要做,筆者以為,各地在推進中還需跨越好三道門檻:
首先是跨越理念門檻。即一些城市要克服當前存在的排外情緒,善待要求落戶的外來人口。隨著我國人口流動性的不斷加大,“人戶分離”已是正常現象。很多人都離開了出生地、祖籍地,到其他城市工作,而這些人用過去的話講就是“外省人”“外地人”,這些人如何在工作生活的地方落戶還需要所在城市有更加開明的政策保障;
其次是跨越職業門檻。比如,是允許有固定工作和收入的人落戶,還是無固定工作但長期在城市居住生活的人都能落戶?落戶政策是面向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人,還是包括私企、民企工作的人等也需要更加清晰的政策并且確保公開和透明。
再有就是跨越消費門檻。落戶的前提是要有“戶”,即傳統的說法要有住房,沒有住房落戶到哪里?總不能落到大街上?對于有能力買房的人和一些靠租房居住的群體,如何界定和落戶也需要更加完備的規則和要求。
總之,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要把這項好政策落到實處、落到居民的心坎上,還需要各個城市盡快拿出方案和實施細則,尤其是要把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形考慮充分,防止在推進落戶過程中出現先天不足的情況。此外,各地在實施和推進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政策過程中,還要加大宣傳力度,要讓公眾知曉落戶所需的各種手續和辦事程序,包括是不是可以開展網上申請、上門服務,以及政策解答等等一系列事項都要做實、做細、做活,讓申請落戶者倍感溫暖和方便。如今,國務院已經發出全面放開落戶限制的號令,只待各個城市跟進。筆者希望各個城市能夠克服各種消極思想,拿出誠意來,拿出方案來,盡快讓那些游離于城市之外的人有一個安身之地、有一個真正的城市名分。
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三)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現代服務業
服務業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既是孕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領域,又是促進工農業發展、加強社會事業建設的重要支撐。服務業水平的發展核心在于改變基于GDP的考核指標,確保公共投入的強制機制,政策導向更多立足于人類發展。
提高重視程度,優化發展環境。要通過發揮財稅杠桿的引導作用和其他政策措施,對商貿服務業提供從稅收優惠、資金支持、信息服務到人才引進、從業人員培訓等多方面的支持。根本原因是政府公共職能的缺失。以GDP增長為導向的發展模式使政府將資源過多投入與經濟增長極其相關的領域,直接導致了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使消費性服務發展緩慢,限制了生產性服務的發展。市場化程度低,使服務業缺乏動力。我國服務業除商業、居民服務業和公路運輸外,多數行業市場化還相當低,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的作用不大。
加強基礎建設,引導行業發展。商務部將加快推進商貿服務業法規體系建設,研究制定相關標準,盡快建立統計體系,增強行業管理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產業化進程慢。服務業長期以來處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營利性機構和非營利性機構不分的狀態。認識上的偏差以及由此確立的體制、制定的政策,必然導致服務業的許多領域處于國家壟斷、政府管制的狀態。人才相對匱乏。我國現代服務業的人才積累較少,尤其是與現代服務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專業人才嚴重匱乏,特別是高級人才的短缺已成為制約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創新發展模式,改進發展方式。各級商務部門將通過政策導向和促進服務,引導商貿企業整合服務資源,建立健全服務監督評價機制,帶動各相關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化水平低。我國服務業開放程度低,導致服務業的國際化水平難以提高,服務業不能直接與國際服務業競爭,制約了服務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
國務院同志曾高屋建瓴的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戰略舉措,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優化環境,努力提高我國服務業和整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看過“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