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分析: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簡單是一句口號,也不是要在社會上刮一陣風,而是要通過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實實在在地釋放出新一輪的改革紅利,在更廣范圍內激發和調動億萬群眾的創新創業積極性,讓創新創業從“小眾”走向“大眾”,讓創新創業的理念深入民心,在全社會形成大眾創新創業的新浪潮,打造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新引擎。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
——
青年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雙創”的人越多,社會就越有活力,也能帶動更多就業。
——
通過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讓每個有創業意愿的人都擁有創業空間,在中國大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熱潮。
——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當前就是要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
培育創客文化,讓創業創新蔚然成風。
——
[新一輪創業潮行成的良好環境和基礎條件]
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創新創業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當前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1600多家,在孵企業8萬余家,畢業企業超過5.5萬家,其中上市和掛牌企業近500家;大學科技園115家,大學生科技創業基地200多家,每年新增就業崗位超過15萬個;2014年,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誕生科技企業1.3萬余家、武漢東湖超過5000家,115家國家級高新區總收入達23萬億元,每年吸納應屆畢業生超過50萬人;技術市場體制不斷健全,2014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577億元;創業投融資市場體系日益完善,全國創業投資機構1400多家,資本總量超過3500億元。創新創業環境的改善帶動我國創新創業愈加活躍,規模加速擴大,效率顯著提升。
透過大眾創新創業繁榮活躍的現象,中公教育專家認為不難看出其出現的必然原因和基礎條件。
一是新技術革命為新一輪創業潮提供了便捷工具?;ヂ摼W、大數據、開源軟硬件、3D打印等新技術的出現,讓社會大眾可以方便地將創意和想法形象化,并快速轉化為現實產品,降低了創業的門檻和成本。
二是科技創新和體制改革為新一輪創業潮提供了條件保障。我國信息產業在移動通信、寬帶網絡、超級計算、衛星導航、智能終端、光通信等方面的創新能力和產業規模走在世界前列,互聯網企業提供了電子商務、社交網絡、O2O等創新平臺,帶動以互聯網應用為核心的創新創業應運而生并迅速崛起。
三是高素質人才為新一輪創業潮提供了智慧源泉。由于幾十年堅持不斷的教育發展,以當代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創新創業群體具備了扎實的科學基礎、網絡技術和開放視野,可以輕松快捷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什么,社會大眾需要什么,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奇思妙想和創新創意。
四是改革開放為大眾創新創業提供了寬松包容的政策環境。商事改革、第三方支付、P2P金融等改革措施創造了政策支撐條件。寬容失敗、鼓勵個性的社會文化氛圍讓越來越多的人改變了觀念,理解、認同和投身創新創業,使得創新創業成為一種價值導向、生活方式和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