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申論提出對策題目致命傷:對策空洞化
首先來看一個大多數考生認可的答案:
【考生答案-概括問題】
市民出行不便,主要表現在:一是站點設置不合理,交通擁堵,浪費時間;二是存在安全隱患,無過街通道等設施;三是往返站點不一致;四是最后一公里問題,道路坑洼不便行走,自行車停放成本高,不安全,無專門自行車道或非機動車道被占用以及黑車問題。
【專家批注】
這道提出對策題目是典型的一題兩問。要求先歸納概括市民出行存在的問題,然后再根據問題推導出對策。在概括問題的時候,該答案基本要點都找到了。但是還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表述的準確性還有待提高,表達過于含糊;二是站點設置的問題,即第一點和第三點可以合并,在提出對策的時候統一解決。建議忠實于材料原文,進一步把問題說清楚,因為只有問題清楚找準了,對策才能更具針對性。建議概括問題修改如下:
【專家答案-概括問題】
一是公交站點設置不合理,有的站點停靠車輛線路、車輛過多,車流人流量大,路面擁堵;有的線路,往返站點不一致使行人出行不便。二是有的街道人行橫道相隔較遠,違章穿越的人數較多,存在安全隱患。三是城郊結合部住宅區與軌道交通站接駁不上;道路設施不完善,騎車成本高,黑車常引發交通事故。
【考生答案-對策】
為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一,科學設置站點。站點分布要合理,避免車流集中,往返站點要一致,否則應作好標識。
二,完善路網設施。乘客密集區要設置人行橫道或過街天橋,在必要路段安裝路燈。
三,開辟通勤專線。在車站和小區之間開辟通勤專線,增設擺渡車輛,方便群眾出行。
四,嚴厲打擊黑車。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查處黑車,保障交通安全。
五,降低騎車成本。開辟免費自行車免費停車場,嚴厲打擊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現象。
【專家批注】
這個考生的答案就是典型對策空洞化的表現。“站點設置不合理”推出對策——“合理設置站點”。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條所謂的對策本質上只是一種思路或者指導理念,沒有任何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方法。如果有人真依靠這條對策去實踐,后果恐怕是完全無從下手,一事無成。
另外,我們再看第二條對策,“完善路網設施,乘客密集區要設置人行橫道或過街天橋,必要路段安裝路燈”。這條對策確實沒有可行性,在中國稍大一點的城市,主要公交車站的人流量都很大,設置人行橫道其成本還比較低,只需要畫斑馬線,設置紅綠燈即可;況且材料中也提及車站幾百米外有過街天橋,頻繁修建過街大橋,一是不美觀,有礙市容;二是成本何其高昂。解決問題也要考慮經濟上的可行性。至于必要路段的表述,就過于含糊不清,需要進一步解釋清楚。第三條對策和第四條對策情況稍好。最后一條對策又有些“荒唐”了,開辟自行車免費停車場,修建成本,人工看守成本都沒有考慮。所以整體看來,這些對策要么沒有具體的手段、方法,要么在可行性方面考慮不周,都屬于典型的對策空洞化,無法運用在實踐工作中。建議對策修改如下:
【專家答案-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全面調查乘客流量,統籌規劃,合理設置公交線路及站點,減少單行路線,方便居民出行。
二是在人流量大的重點站點加大交警、義務執勤力度,維護公交秩序,以緩解擁堵。
三是合理設置行人過街設施。根據行人流量設置人行橫道和行人過街信號燈;酌情設置地下通道、人行天橋。
四是對“最后一公里”安排社區巴士接駁或退出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修整道路,安裝路燈。
五是加強宣傳,嚴格執法。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營造人人講交通安全的社會氛圍;嚴格清理非法營運車輛、機動車站道現象以消除隱患。
綜上,專家希望以上內容對考生解答提出對策題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