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及答案
湖南省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一)
自2007年起,國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農家書屋”工程。據統計,截至2012年8月底,全國共建成達到統一規定標準的農家書屋600449家,共計配送圖書9.4億冊。但也有調查反映,部分農村書屋由于常年疏于管理,難以發揮作用,有的甚至被大家所遺忘,淪為“藏經閣”。對于這種現象,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蘇軾曾說:“三日不讀,更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讀書對于個人而言是精神食糧,可以成為心靈的雙翼,豐富人們精神生活。但由于城鄉地區發展水平的差異,基層兒童及百姓接觸圖書館的機會相對有限,所能觸及的圖書種類、名錄也極為貧瘠,建立農村書屋為更多的人提供閱讀條件,不僅能激發基層百姓的閱讀興趣,更重要的是能豐富基層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謂是文化下鄉惠民工程的一大創新。初中雖好,但一旦形式大于實際效果,導致流于形式就白費功夫了。
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都比較落后,各級政府和農村的基層干部對經濟建設的重視程度遠高于農村文化的建設,這導致基層精神文明建設遠遠跟不上了物質文明建設的步伐。除了思想上的不夠重視,不少農村書屋流于形式還在于,本身書屋建設、管理層面存在缺陷,一個是疏于管理,尤其在書屋管理隊伍建設上基本處于空白。二是書籍設置的“不對口”,導致農民朋友興趣缺缺,看不懂、沒作用成了一大問題。最終導致書屋常年關閉,甚至生了“裝飾柜”。有資源不利用,或者根本用不上,不僅是嚴重的資源浪費,更是精神文化的缺失,需要及時扭轉。
首先,建立健全農村書屋管理長效機制。拿出相應的文化資金,建設農村書屋,解決書籍的維護等費用,組建起一支專門的志愿者隊伍,管理和維護書屋的借閱秩序,并完善書屋的借書制度,避免部分讀者借而不還,或對圖書不愛惜的現象發生。
其次,提升農村書屋的吸引力。要加大硬件設施的建設投入,保證閱讀場所設施的盡量完善,對于所藏書籍不能僅限于捐贈,更應該走出去引進來,采取有效方式及時豐富圖書資源,并建立聯動機制,實現各地資源共享。
最后,培養廣大農民學習閱讀的興趣。營造出良好的讀書氛圍,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高廣大群眾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加適應農業新技術要求、符合新農民文化需求的書籍,解決農民急需解決的問題。
湖南省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二)
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實體書店的經營狀況再次引起廣泛關注。據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書業商會的調查顯示,截至2011年的10年間,有近5成的民營書店倒閉;而據《北京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從2010年至2015年不到5年的時間里,北大、北師大、清華大學校園周邊的20家書店有一半關門歇業。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書店不僅是一個城市的文明符號,也是一個城市書墨飄香的發散器、孩子閱讀興趣的播種機,更是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但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閱讀和書籍購買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再加上電商低價競爭和盜版書的惡意攪局,讓不少實體書店面臨著生死困境,如何拯救傳統書店成了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問題。
自“十一五”后半期開始,國內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房地產持續攀升推高店面租金成本,勞動力短缺推高人力成本,兩方面原因導致實體經濟經營成本居高不下。與此同時,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也在進一步沖擊和壓縮實體經濟的盈利空間。這使得本就處于保本微利經營的實體書店發展起來更為艱辛,因此導致不少知名書店相繼出現“倒閉潮”。
自2011年起,國家連續出臺了多項實體書店扶持政策,在政府宏觀扶持下,實體書店經營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回暖”,但是在高昂的房租與人工成本以及網店惡性價格戰等現實問題的擠壓下,單單依靠政府的政策,仍然難以解決書店發展出路的問題。所以,實體書店的徹底“逆襲”,更需要自身采取主動策略,適應時代變遷,尋求生存之道。如此,實體書店方不致成為“文化化石”。
一方面,積極借鑒網吧轉型網咖的經驗,實現傳統書店向多元化發展、跨業經營轉型。促進書店與人類多樣的文化、學習、生活需求相對接,充分發揮書店文化陣地、教育平臺的作用,提升服務上具備專業感染力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實體書店也應主動加強營銷創新,不能再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應離民眾更近一點:可以借助于網絡,向社區與年輕人群體滲透,主動將自己融入新的社會生態之中;也可以在其他文化場所謀取自己的位置,不要單打獨斗,而要抱團取暖,比如在大型酒吧街、現代電影城等年輕人文化消費區設立書店,確保人流量。
總之,當下實體書店的生命力,在于充分挖掘和發揮自身“實體”資源的優勢,超越簡單銷售圖書這一發展階段,著力積蘊自身文化厚度,張揚自身文化個性,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文化體驗和精神享受,達到書店和讀者的良性互動、長期雙贏。在此過程中,更要提升追求標高,努力成為社區、地區乃至更大范圍的文化地標、精神花園,從而化解時代窘困,走向制勝大道。
湖南省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三)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對于“互聯網+”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互聯網+”既是一種新的先進生產力,又代表著一種新社會形態。它不僅會改變生產方式,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激發社會經濟實體的新生命力,而且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同時,“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現都預期密不可分,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一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革,無疑也需要關注“互聯網+”以及由此而帶來的產業變革和社會變革。在“互聯網+”的發展進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制約要素,如:制度不適應、觀念和設施的之后、技術陳舊、經濟活力不足等。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積極措施,解決瓶頸問題。
第一,要理性引導和規范互聯網。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與較為寬松的發展環境有很大關系,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互聯網的兩面性。因此,在面對由互聯網衍生的新產業和新業態時,政府要以積極履行職責,創造文明健康的網上環境。
第二,簡政放權,扶持小微企業成長。在電子商務的治理中,政府要遵循最小干預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在工商、稅收、市場監管等方面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環境,在市場競爭下實現優勝劣汰。
第三,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大數據發展戰略。實行大數據戰略,打破我國長期存在的職能“條塊分割”格局,破除“信息孤島”現象,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實現自選共享、信息公用,提升效率,減少浪費。實現以互聯網為平臺的經濟發展成果共享互惠。
看過“湖南省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