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務員面試題帶答案
新疆公務員面試題(一)
【參考答案】
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環境,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也會各有不同。在生活中,由于家庭、環境、教育等諸多因素制約,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完全相同,而正是由于有了這些不同才有了社會的多姿多彩,才有了不同領域的人才,才造就了我們現在日新月異的社會。
首先,人們對問題看法的差異是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這種碰撞往往能激發靈感。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有差異才能有比較、有進步。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每個人都需要在集體中與他人比較,并反思自己,從而不斷進步;而就整個社會來說,必須要集思廣益,個人是社會的組成元素,個人進步才能椎動社會進步。
最后,求同存異是社會重要的生存法則。不同的思想各有各的精彩之處雖然偶有碰撞,但最終會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所以在文際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肯記他人,對別人的思想要予以理解,尤其是當別人的意見與自己的有沖突時,要以“求同存異”為原則,尊重別人的想法。
新疆公務員面試題(二)
有人把工作當成事業,有人把工作當成職業,有人把工作當成副業,你怎么看待?追問:如果你的期望目標和現實有了偏差,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對于以上三種對待工作的態度,我會當作一面鏡子,攬鏡內照,捫心自問,看看自己屬于哪一種。
態度反映境界,態度決定狀態。三種不同的工作態度,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事業觀,折射出高低分明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狀態。
把工作當成事業的人,不是為工作而工作,而是通過努力工作實現為民分憂、為民謀利的理想抱負。把工作當作職業的人,則完全是為工作而工作,工作是為了糊口養家,上班是為了稻粱謀,在他們眼里工作只是謀生之道、安身之術、立命之所。而把工作當作一門副業的人,工作僅僅是一個招牌、一個幌子,他們心不在焉,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本職之外,有的甚至利用公職、公權攬私活、謀私利。
態度折射品質,態度影響成敗。把工作當事業來對待的人,往往會激發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變“要我干”為“我要干”,以苦為樂,甘于奉獻,在工作崗位上肯鉆研、立標桿、當旗幟。把工作當職業來對待的人,往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求“過得”,不求“過得硬”,只求“無過”,不求“看功”,斤斤計較個人的利益得失,滿足于不出錯、不出局,工作上難有大起色、大作為。而把工作當副業來對待的人,公事“磨洋工”、私事“打沖鋒”,工作中慵懶散漫,敷衍了事,要么不作為,要么籠子作為,結果誤己誤事更誤人。
大量事實告訴我們,大凡有大作為者都視工作為事業,甚至視工作勝于生命,他們的人生也因事業有成而精彩紛呈,富有意義和價值;而大凡平淡無為者多因只為工作而工作,結果工作完了,人生也到頭了,退休便褪了色,退位便失了志;至于那些把工作當副業的,不但會因為“不務正業”而砸了“飯碗”,而且常常會因為一己私利而誤入歧途。
我在做每一種選擇的時候都會慎重考慮,但假如期望和現實有了偏差,我會認真反思,是否對自己做了錯誤的評價,或是對期望目標認識小不足。如果是對自己做了錯誤的評價,那么我會及時改正,調整心態,努力實現目標;如果是我對期望目標認識不足,那么我會從現實中踏踏實實做起,不斷積累經驗,修正向己的目標,我相信有一天我一定會讓現實和目標匯合。
新疆公務員面試題(三)
一些環保部門對于群眾反映的當地企業污染的情況,表示沒有收到,或者根本不知情,請你從公共服務角度談這種現象。
【參考答案】
近年來,國內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其中,許多環境污染問題并不是由環保部門查出來的,這足以證明一些環保部門職能的缺失。而極個別環保部門對群眾反映的企業污染問題假裝不知情,著實讓我們憤慨。
環保部門的職責是保護環境,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屬于公共服務部門。群眾向其反映企業污染的情況,是希望能借助這個部門來保護自己的權益,是對環保部門的信任,而環保部門卻借故推脫,置群眾利益于不顧。他們這樣做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環保部門推卸責任,不愿意履行自己的職能,害怕承擔責任。
二是環保部門在環境監測處理上難有獨立性,其工作受到權力的指揮。而在權力指揮棒的影響下,一些環保部門不得不丟掉自己的職責。
所以,要讓環保部門發揮應有的作用,回歸本位,積極遏制環境污染,除了要加強環保部門自身建設與強化環保部門責任意識外,更重要的是要給予環保部門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處理環境問題時可以不受權力的干擾。真正做到為公眾服務,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
看過“新疆公務員面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