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帶答案
山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一)
【答題提示】
1.沈霞妹的這一做法,是一種愛的傳遞,其公布善款的來源和捐款去向,是對公眾善意最直接的回報,而對于剩余善款的捐出,是一種對社會感恩的真誠表達,亦是一種愛心的延續,而社會的廣泛褒揚,也讓我們看到了,慈善的發展在于傳遞。
2.在這個充滿愛和善的社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從來都不缺現實的佐證。廣東肇慶女大學生沈霞妹“眾籌救父”,籌集到了百萬元善款,為其挽救父親獲得了資金上的支持。不幸的是,其父最終逝世。但悲痛之余,沈霞妹沒有貪占公眾的愛心,沒有奢享慈善資源,而是將大家的這份愛心延續,去幫助更多需要受助的人。沈霞妹的這一舉動,是與愛心和慈善的一種良性互動,她發起的這次“眾籌救父”行動,始于眾籌,終于慈善,在接受愛心援助的同時,也用愛心傳遞的方式,向愛心人士表達著特殊的感恩之情。
3.其實,沈霞妹的這一行為,在很多受助人當中,并不鮮見。維族女孩熱木,在腫瘤切除,病情穩定后,將剩余的53000元錢善款捐給學校,并成立一個大病救助基金。寧波公交司機為救兒子,籌集善款25萬余元,兒子病逝,將剩余3萬元余款繼續捐出。遭遇車禍的長流中學高三學生肖中斌之父,在兒子蘇醒后,鄭重承諾,會將愛心捐款全部用于兒子的治療康復費用,余下的捐款也會通過合適的渠道捐給有困難同樣需要幫助的群體。這些愛心傳遞的背后,讓我們看到了,慈善的發展在于傳遞,愛心的力量因傳遞變得更廣更美。
4.其實,對愛心和慈善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反哺愛心和慈善。受助對象將“過剩的愛心”捐獻出去,去救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方式,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慈善“回流”的溫暖力量,讓慈善有了更深層次的內涵。
山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二)
同為獨生子女的新婚夫婦為過年回誰家而吵架,作為派出所民警,你應該如何解決?
【分析】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實施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造成了大量獨生子女;二是社會大流動背景下,子女大多選擇在外就業,流離一年的情感,到了春節迸發出來;三是社會進步帶來的女性權益意識增強,女性不甘心“嫁雞隨雞”,渴望能夠在春節這幾天盡盡孝心。三重因素疊加之下,給年輕人造成了困擾。
過年回誰家,事小問題大,這個問題表面上是“80后”小夫妻的家庭矛盾,但實際上,問題的根源來自于社會現實,比如春節火車票難買,兩地回家不方便;比如休假制度不健全,一年才能回一次家等因素。對于小夫妻因為過年回家吵架、打架,甚至離婚的現象,不能僅僅局限在質疑年輕人對待婚姻的態度和價值觀上,而應該透過這些現象來反思,整個社會應該如何面對這類情況的普遍存在,應該如何協調老人渴望孩子回家團聚與孩子因為客觀原因無法完全滿足老人愿景的矛盾。
“去誰家過年”應是多項選擇題,事實上,去誰家過年,并非一道單項選擇題,而是一道多項選擇題。比如,夫妻雙方協商好,一年回婆家,一年回娘家;又如,把雙方父母聚在一起,過個真正的團圓年;再如,與其為回誰家過年爭吵不休,不如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選擇輪換型、趕場型,還是選擇合伙型、單飛型,都要考慮雙方具體情況,實在不能兼顧時,要多與父母解釋和溝通,特別是要做到:人不到,情要到,禮要到,祝福要到。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養老服務能力建設,過年圖的就是一個歡樂祥和,如果為“春節回誰家”鬧得不愉快,甚至離婚,會進一步削弱傳統節日的現實土壤。對此,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養老服務能力建設,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如組織空巢老人旅游過年等。兒女應關注對父母的精神贍養和親情滋養,回家過年固然很好,常掛念父母、常關心父母更加重要。作為老人,也要體諒子女的不易,多換位思考,做好傳統觀念與現代意識的結合。
山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三)
對于“撲克牌通緝令”很多群眾只是把它當成一種談資,也有群眾說真正抓通緝犯的還得靠警察,老百姓肯定無能為力;但是也有人說至少形成了一種氛圍,震懾通緝犯。你怎么看呢?
【解析】
“撲克牌通緝令”的作用到底有多大?這是群眾的質疑,但是反過來思考,它有沒有危害呢?答案是否定的,沒有危害。群眾質疑的無非是能否起到抓捕到通緝犯的作用,就算群眾看了撲克牌未必記住,記住了未必遇得到,遇得到未必打電話等等。然而,從“撲克牌通緝令”出現的整個發展過程來看,其目的主要是通過全民參與的形式震懾通緝犯,并在此基礎上利用群眾提供的可靠有用線索對抓捕通緝犯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教育方式,對全民的法律意識、法治思維培養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我們應該支持廣西警方的這種創新做法。
【參考答案】
“撲克牌通緝令”是廣西警方在打擊網絡犯罪形式上的創新,目的是在原有的打擊、追捕通緝犯的基礎上,利用輿論、群眾的力量盡快破案,還網絡安全、群眾安全。這種做法新鮮、有創新性,在基層群眾中,尤其是犯罪案件多發地形成很好的氛圍,群眾參與追捕,同時對犯罪分子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撲克牌通緝令”早在2003年美國與伊拉克戰爭時期,美國就使用過。而在我國的首次使用是在2014年4月,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將54名有重案在身的通緝犯資料印制成一副特殊的撲克牌,借此向群眾征集線索。在撲克牌發布后犯罪份子落網多人,尤其在逃15年之久的逃犯由于在“撲克牌通緝令”心理壓力下選擇自殺后未遂被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樣,廣西警方的這種做法也會給在逃通緝犯一種心理壓力,使其被群眾的力量震懾,在此基礎上,如果有群眾識別出犯罪分子并提供可靠的信息,對案件的破獲和罪犯的逮捕是十分有幫助的。很多群眾對這種做法的效果產生一些質疑,認為群眾的力量對破案沒有貢獻,這種質疑也是警方開展工作需要反思的,說明我們的法制、法律宣傳教育還不到位,群眾的法制思維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了讓警方的保平安工作更順利開展,對于犯罪分子抓捕更到位,可以采取很多創新的方式,“撲克牌通緝令”就是很好的方式,不僅震懾了犯罪分子,而且也利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在警力不足的情況下為社會平安做出了貢獻;另外,群眾的質疑也說明我們在發放特殊撲克牌的時候可以借機進行相關法律、群眾自我保護方法的宣傳教育,使群眾樹立起法律意識,積極參與其中,發揮出“撲克牌通緝令”最大的效用。
看過“山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