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附答案
山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一)
【解讀】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大數據”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術語了,它的威力已無所不在,牛津大學教授維克多·梅耶-舍恩伯格在其新書《大數據》中說,這是一場“革命”,將對各行各業帶來深刻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但同時它也引發“數據暴政”的擔憂。
可以說,“數據”被捧為21世紀新型“石油”或“黃金”。一些統計學家、物理學家和所謂的數據科學家服務于大數據應用程序開發公司,通過對消費者日常的數據分析,就能從單條信息發現信息間關聯,對零售業極為有用,可以避免發貨出錯,最大限度降低庫存成本。而且能知道消費者的消費偏好,行為偏好等等,為商家提供精準的消費預測。
可以說,“大數據”應用程序魅力就在于其個性化的服務。比如,如果有人在“朋友圈”上表示“喜歡”某款牛仔褲,當他下次進入該店鋪時,就可能收到店主給他發送的同品牌牛仔褲的打折信息??雌饋?,這對零售商和消費者都有好處,但實際上,也給我們帶來了安全隱患——各類“盜號鏈接”或者“疑似盜號鏈接”,讓人防不勝防,大數據時代,誰來保護我們的信息著實讓人擔憂。
為消除人們顧慮,許多公司強調他們收集、儲存、分析數據都是“匿名”的,但事實上可能并非如此。每個人有自己的行動模式,換句話說,你留下的信息越多,那可供分析的數據越多,就越不可能保持“匿名”。出售盜用他人的個人信息已經變成了一些人的牟利手段,近年來,從天涯、淘寶、漢庭到12306官網,大規模的信息泄露頻發,每一起事件的發生加劇了社會對網絡信息安全的擔憂。而個人信息泄露除了通過一些社會組織流出之外,還有一些不法商家或個人通過問卷調查、網絡注冊、會員登記等方式獲取,甚至微信各類測試火爆的背后,有一些測試就有搜集個人信息的嫌疑。從不少媒體已經曝光的情況中可以發現,就醫、求職、買車、買房、買保險,或辦理各種會員卡時,填寫的個人信息都有可能被泄露。
但是,比起信息發展的速度,與其相應的制度規制卻并未完善、細化。一方面亟須培養個人信息的自我保護意識,判斷哪些屬于不應“留痕”的個人信息;另一方面企業在收集、索取個人信息時也應自覺自律,培養合法使用個人信息的法律意識。除此之外,消費者還可依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維護自身權益。
山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二)
隨著移動互聯網、微信的興起,微信朋友圈代購作為一個新鮮行當悄然火熱起來,這股熱潮在帶給潮人們便捷的同時,也帶給他們無盡的煩惱。近來,海關總署《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第56號公告)正式實施,將對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監管,讓網絡代購有法可依。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要點】
隨著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發達,新興的通訊工具微信的流行,微信朋友圈代購也隨之流行起來,朋友圈的代購在給人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隱患。海關總署的(第56號公告)正式實施,確實能夠有效規范國內代購行業的亂現象,能夠有效的解決朋友圈等網絡代購的亂現象。
近來網絡通訊的發達,催生了微信朋友圈等網絡代購,朋友圈這樣的網絡代購,給民眾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代購產品的質量如何保障,其中也夾雜著很多假貨以次充好的現象,一但出現了問題如何進行維權。另外,代購者是否有經營資格,代購商品的來源渠道是否正規,是否來自合法的途徑,是否存在偷稅漏稅現象,一直以來都是網絡代購的灰色地帶。然而很多網絡代購還都處在灰色的地帶,也行走在法律的邊緣。海關總署出臺的此公告可謂意義重大,能夠有效的使網絡代購走出灰色地帶。
第一,能夠規范代購行業,代購行為只要累積到達一定數量就需要經過海關報關,繳納其他稅款,否則就涉嫌走私,遭舉報后或將受到處罰。 這樣能夠真正讓符合條件的代購企業和個人加入進來,把不合格的賣假貨的走私貨的企業和個人踢出去,實現,系統的監管,做到有法可依,讓代購企業和個人,變為正規的商戶。
第二,為消費者提供檢驗依據,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消費者來說,如果在購買一件商品時,想知道這件商品是不是進口,有沒有通過海關檢查和備案,只要到海關系統上一查便會一清二楚,實施仔仔方便了消費者。
第三,肅清了通關環境,細化了跨國境電子商務的通關流程,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走私行為的發生,有助于進一步的優化海關監管和服務,促進貿易的便利化和國際化。
但由于朋友圈代購多為個人行為且從事人員數量眾多,監管難度很大。并且充分發揮民眾媒體的監督力量,開設相應的舉報熱線,舉報郵箱等,打擊走私,逃稅等違法的代購行為。
首先,應該加大對于這項公告的宣傳力度,做好各方面的宣傳工作,讓代購從業者和廣大的民眾都能知曉,自覺遵守此項公告。其次,各部門應該加大監管力度,并且充分發揮民眾媒體的監督力量,開設相應的舉報熱線,舉報郵箱等,打擊走私,逃稅等違法的代購行為。最后,嚴厲懲處違法的代購從業行為,以此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我國的關稅收入。
山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三)
學生會干事變成干部、共青團員“眨眼”成共產黨員、短期培訓就成名校畢業……正值高校就業季,類似的簡歷造假、文憑“注水”,在一些高校畢業生求職中已成公開的秘密,甚至出現比拼造假現象,稱不造假是大傻。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在大學生就業難的當下,簡歷“吹牛”、文憑“注水”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造假越來越普遍、程度越來越嚴重、花樣越來越繁多,體現了大學生求職的焦慮 心態。“騙來”的飯碗端不穩,這種不良風氣的蔓延,不僅提高用人單位招聘成本,而且嚴重危害社會公平正義,社會必須予以重拳出擊。
近年來,簡歷造假愈演愈烈,這種社會不正之風并非一時興起,而是多重原因作用下的結果。首先是學生自身的問題,部分學生急功近利、心浮氣躁、誠信缺 失、心術不正,甚至有人認為“簡歷不造假,十足一大傻”。其次,就業市場僧多粥少競爭慘烈,就業市場形勢嚴峻,一些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在招聘時直接 注明“學生干部優先”,還有的單位對應聘者的政治面貌作出明確規定。為了爭取就業機會,一些畢業生就夸大簡歷信息,給簡歷“注水”。再次,學校也難辭其 咎,學生德育一直被忽視;有的老師重科研、輕教學,自己帶的學生基本處于放羊狀態;大學專業設置不合理,學生苦讀四年發現適合的工作不多;此外,學校在監 督學生求職方面也顯得能力不足。最后,核實簡歷成本高、簡歷“注水”的不誠信行為成本低,也助長了投機風氣。
簡歷造假、文憑注水是社會的悲哀。糾正這股不正之風,需要多方面努力。對大學生而言,要秉持誠信的做人根本,“簡歷造假”雖然像是一種無奈之舉,但 其背后的“不誠信”污點,終究是確存的。高校、用人單位以及相關的人事部門,必須把好關,一定要擠干畢業生簡歷中的水分,堅決讓不講誠信者不能得逞,讓造 假者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成本。此外,“招聘”應該是一個個性化、差異化的過程,而不能淪為簡單的簡歷比拼。用人單位必須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精準選 人”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求職者投機取巧、投其所好。同時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曝光不誠信行為,在人才交流中心設立求職者“黑名單”制度,方便用人 單位查詢,以減少失信行為。相信只要社會各方“認真”,堅持原則,“吹牛”簡歷必會很快遁形。
看過“山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