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面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河南公務員面試真題(一)
考試關系到每一個考生的切身利益,對于他們而言,公平高于一切,全國性考試更是如此。每一次考試,都是對政府公信力、社會誠信度的考驗,然而,頻發的泄題事件無疑讓這種考驗變成了質疑,這是各方都不愿看到的結果。
不可否認,泄題、作弊等現象背后最重要的是利益的驅動。盡管代價高昂,但出于高額的回報,一些人還是鋌而走險,參與作弊犯罪。究其原因,第一,在極個別考生看來,或許作弊被抓是個小概率事件,而作弊成功的回報卻是顯而易見的;第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考生的這種僥幸心理,通過各種渠道與考生進行交易,由于回報誘人,形成了組織者、作弊者、監考者乃至命題者之間的一條完整的利益鏈,一旦得手多次,他們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甚至還傳授所謂“保過經驗”,從而使這條隱秘的利益鏈變得更加牢固,這樣的例子在往年的新聞報道中屢見不鮮,近年來更有組織化、專業化、群體化的發展趨勢;第三,在一些地區,個別官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盡可能地將作弊事件的影響降至最低。
考試公平關乎考生切身利益,有時候一分之差可能就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標準化考試仍然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可如果一旦有人作弊成功,則將嚴重地破壞錄取秩序。如果對此采取息事寧人的做法,不僅會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縱容了舞弊行為。
頻繁發生的泄題事件反映的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社會法則,拷問的是社會的誠信,挑戰的是法律與政府的權威。要想真正改變這一局面,需要全社會成員聯合起來,首先,應該積極宣傳和落實《刑法修正案(九)》中相關規定,即國家考試中參與作弊者會被判刑處罰,狠抓一些大案要案,造成社會良性影響,除此之外,也應該在社會中加強誠信教育,落實到各個社區中區,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其次,政府也應該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明查和暗訪相結合,落實責任機制,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加強內部監管,防止監守自盜;最后,公民和媒體也應該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在積極宣傳和曝光、舉報的同時,也應該做好自我約束,做好正確引導。
河南公務員面試真題(二)
材料1: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公布的對南京鄉村醫生現狀調查顯示,南京市農村鄉村醫生普遍存在人力數量相對不足、老齡化、職稱、學歷等素質偏低和收入偏低等問題。工作負擔最重的村醫得1人服務1800多個居民,不少年逾古稀的村醫還戰斗在一線。
據有關材料顯示,全國鄉村醫生50歲以上的占23%,40-49歲的占24%,兩者相加為47%,而20-29歲的鄉村醫生只有7%。鄉村醫生逐漸呈現出了老齡化的現象。
【專家點評】
鄉村醫生,一個平凡而神圣的職業。在上世紀缺醫少藥的年代,他們用一根針、一把草解決村民疾患,備受愛戴和熱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長的他們逐漸從歷史舞臺的中央走到邊緣,加上長期醫療鄉村醫生身份不明、收入低等原因,使得一些年輕人不愿意道農村去從事這一職業,鄉村醫生面臨著老齡化、“斷層”的殘酷現實。
村醫老齡化,在引發深思的同時,我們更需關注的是,一方面從業環境差、收入微薄、生活困難是鄉村醫生目前普遍面臨的問題,也是年輕人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一些鄉村衛生室普遍存在醫療設備陳舊、就醫者無法進行報銷、藥物品種受限等問題。這些問題使得就診的村民越來越少,鄉村醫生的收入越來越少,在居高不下的物價環境下年輕人根本不敢涉足。另一方面,身份編制難落實、不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也使得年輕人對從事鄉村醫生的前景頗感擔憂。很多鄉村醫生的身份一直都是半農辦醫;目前只能與普通農民同等對待,無法享受道退休養老保障制度,老年鄉村醫生面臨著失業和老無所養的尷尬境地。
解決鄉村醫生后繼無人的問題,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建立健全機制解決這一難題。通過相關措施,解決鄉村醫生的身份認定問題,針對目前的村醫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基本沒有正規的醫學學歷和職稱,可以通過工齡置換的方法,解決資格認證問題,符合相關條件的醫生則給予認定國家承認的鄉村醫生職稱;提高待遇水平,落實社會保障,爭取將鄉村醫生納入事業編制,享受同衛生院職工一樣的五險一金等待遇,同時區別鄉村醫生的不同情況,實行分類施保,切實解決鄉村醫生的基本社會保障、養老保障和有關待遇,穩定村醫隊伍;增加鄉村醫療硬件、軟件的配備,加大對村級衛生所建設的投入,改變目前村級衛生所房屋破舊、設備簡陋、缺醫少藥的情況;實施優惠政策,鼓勵年輕人補充到村醫行列,鼓勵年輕的大中專醫學院校畢業生到鄉村衛生室工作,以彌補農村衛生人員后繼無人的現象,同時對現有相對年輕的村醫,鼓勵其參加在職學歷的提升,更好為群眾服務。
河南公務員面試真題(三)
為政之道,首在用人。我們黨歷來重視選賢任能,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同志強調,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求組織部門把知事擇人、用人治事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理念,立足崗位選干部,敢為事業用人才。
【專家點評】
知事擇人、用人治事,以黨和人民事業需要為前提。知事擇人,首先在"知事",就是要知道事業所需、崗位所需、任務所需,這樣才能選準用好干部。一要知大局,弄清事業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當前,全黨全國人民正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奮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組織部門必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事業發展需要作為選用干部的首要標準和根本出發點,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努力打造政治強、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干部隊伍。二要知崗位,弄清崗位職責需要什么樣的人。駿馬能涉遠,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一個干部再有本領,也不可能什么都會、什么都行。當今社會,行業分工越來越細。組織部門必須把不同崗位的專業性質、工作內容、職責標準、職權范圍、工作程序、崗位風險及履職應具備的條件了解透、掌握好,切實為人選定出精準"坐標"。三要知實情,弄清地方建設需要什么樣的人。不同地區的功能定位、基礎條件和發展任務不同,對干部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選配干部時就要有所側重。組織部門必須充分了解掌握所轄地方的區情和民情,了解掌握不同地方產業發展程度、功能布局特點、經濟社會發展重心,了解掌握各地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狀況等,根據不同地方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選人用人。
知事擇人、用人治事,以人崗相適、人事相宜為基本要求。人崗相適、人事相宜是干部工作科學化的重要原則,也是知事擇人、用人治事的基本要求。簡單講,就是協調好崗位和干部這兩個因素,為每個崗位配備最恰當的干部,把每個干部放到最恰當的崗位。一要公道正派。"為官擇人者治,為人擇官者亂"。組織部門肩負著為黨和人民事業選賢任能的重要使命,必須增強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意識,客觀公正地看人待人,科學準確地識人用人。把事業崗位需要、現實德才表現作為選人用人的基本標準,不憑地域籍貫、感情深淺、關系親疏選人用人,自覺抵制"關系網""潛規則"等不正之風。二要開闊視野。視野決定境界,境界決定格局。黨的事業很偉大也很宏大,需要開闊選人用人視野、放眼各條戰線,充分調動各方面干部的積極性。西部欠發達地區由于人才資源相對短缺,容易出現人崗不相適、"拉郎配"的現象,這對知事擇人、用人治事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獲得"千里馬",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眼界,堅持大范圍選人,堅持從多數人中選優秀的人,從優秀的人中選最合適的人。三要精準識察。知人不深、識人不準,往往會出現用人不當、用人失誤。組織部門必須不斷優化識人方式、識人途徑,既知人之長,又知人之短。健全完善多渠道、多層次、多側面考察干部的機制,切實防止干部考察片面化,把干部考準識準。
知事擇人、用人治事,以履職盡責為根本目的。履職治事是干部的天職和本分。知事擇人,根本目的是用人治事,讓問題得到解決,讓工作得到推進,讓事業得到發展。一要引導干部能治事。能力是治事的工具和利器。要堅持不懈實施干部素質提升工程,不斷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使干部能為、會為、善為。加大實踐培養和鍛煉力度,注重在改革發展主戰場、維護穩定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脫貧攻堅決勝仗中培養干部。二要促使干部想治事。當前,一些地方和單位出現"為官不為"現象,這與知事擇人、用人治事是背道而馳的,必須堅決糾正。我們千挑萬選的干部要做治事的中流砥柱,勇于擔當急難險重任務,敢于觸及矛盾問題;要干在實處、走在前列,雷厲風行抓落實,撲下身子抓落實,堅韌不拔抓落實。推進干部能上能下,加大"下"的力度,拓寬"下"的渠道,盤點"下"的人選,讓那些只想當官不想做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干部丟帽子、失位子,努力形成能上能下、優進劣退的用人機制。三要激勵干部敢治事。當前,一些干部在改革創新路上步履遲緩、不敢擔當,存在"怕而不為"、不敢治事的現象。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必須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堅持"三個區分開來",為沖鋒陷陣者擔當、為敢于亮劍者擔當、為勇于改革者擔當、為無私忘我者擔當。探索建立容錯免責機制,為敢于治事者撐腰打氣,最大限度地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看過“河南公務員面試真題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