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公務員面試題帶答案
黑龍江公務員面試題(一)
【參考答案】
近年來,隨著我國癌癥發病率激增,一場日益嚴峻的健康危機正在挑戰尚未做好準備的醫療體系。隨著癌癥患者人數的上漲,涌向大城市求醫的外地患者也不斷增加。面對這種情境,“癌癥旅館”已在京滬等大都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癌癥旅館”的出現,雖然位于法律的灰色地帶,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的需求,政府應該對其進行更好的規范引導。
“癌癥旅館”并非傳統旅館,而是醫院附近住宅區內配有家具的單元房,每間房每晚的收費也較為便宜,不僅患者及其家屬有了做飯、休息的便利,其費用的低廉也節省了支出。更為重要的是,“癌癥旅館”使患者距離醫院和專家更近,并為患者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場所。 雖然“癌癥旅館”有其存在的意義,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其經營多不正規、缺少護理服務等問題。
“癌癥旅館”的出現需要予以重視。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強該行業的標準建立,如房屋的大小、房間設施的配備等,同時注意對旅館日常的監督管理,使其規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幫助引導形成行業的自律協會或組織,使其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規范。
當然,我們還要從根本上解決異地就醫問題。對于醫療資源不均衡,優質資源過于集中大城市的大醫院的情況,國家要合理布局醫療機構、全面提升醫護人員的素質并對中小城市的醫療機構進行更多的財政傾斜。
最后,對于癌癥發病率愈來愈高,國家需要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如醫保異地報銷制度;社會需要呼吁民眾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政府需要對健康產生威脅的環境、食品等問題加強監管;而我們公民個人,則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黑龍江公務員面試題(二)
微信“朋友圈”,真的是私人空間嗎?你怎么看待微信朋友圈?
【解析】
微信朋友圈,是大家在自己微信上發布的文字、圖片等信息,主要供自己微信好友欣賞、評論等。但是微信朋友圈同樣也可以被朋友轉發,這樣會造成自己的信息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樣微信朋友圈就是公共空間,不是私人空間。
要判斷“朋友圈”是否是私人空間,首先要判斷傳播的內容應如何定性,是否屬于公開傳播。我國《著作權法》當中規定:只要使家庭成員和經常交往的朋友圈子之外的不特定人群能夠閱讀、欣賞或以其他方式感知作品,就構成了公開傳播。這樣微信朋友圈就無法滿足私人空間的要求。因此微信朋友圈就成了公共空間,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微信朋友圈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經自己的好友轉發或轉載出去,成為他人自己朋友圈的信息,更多人可以看到這則信息,具有極強的傳播性。第二,在發布信息時如果忘記注明自己的哪些朋友可以看,哪些朋友看不到的話,這樣也無法保證自己的“私人空間”.第三,如果在自己微信隱私沒有設置好的話,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看到自己微信中的一些信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法保證自己微信“朋友圈”是私人的,純屬是完全公開的。
要想讓微信“朋友圈”真的成為私人空間,首先,國家有關部門應該與騰訊公司溝通,讓其健全微信功能,比如可以控制信息不得轉發,用戶發布信息時可以注明保密級別等,達到要隱私的純隱私,要公開的就可以公開,保障個人以及公司,甚至國家的隱私不外泄。其次,騰訊公司也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群眾了解自己產品的功能和優點,含有哪些弊端。再次,廣大人民群眾在使用微信發布消息時應該慎重,思考好自己的信息內容,以及內容對隱私性的要求。騰訊公司也應與法律部門聯合,對那些外泄別人注明保密級別的秘密信息的人員,追究其法律責任。只有這樣才能讓微信“朋友圈”,成為私人空間。
黑龍江公務員面試題(三)
近日,國家禁毒辦副主任、公安部禁毒情報技術中心副主任蘭衛紅在接受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表示,作為青少年的偶像,明星在禁毒示范上要有更大的社會責任。但對于涉毒藝人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接受完懲罰,就可以回歸社會。對于國家禁毒辦主張的:涉毒藝人接受完懲罰就可以回歸社會,你怎么看?
【解析】
國家禁毒辦針對涉毒藝人“接受懲罰后可回歸社會”的主張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是禁毒辦鼓勵明星遠離毒品的一種有益嘗試。
當前,新聞媒體的平臺不斷曝光一些明星吸毒案件,諸如柯震東、李代沫、尹相杰以及傅藝偉等著名演員。這些知名演員因為沾染毒品而淪陷,其中有人涉嫌吸毒受到治安處罰,也有人涉嫌容忍他人吸毒受到刑事調查。于情于理,對于公眾人物,確實應該給予嚴厲的處罰,應該采取禁演的制裁措施。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如果不讓其復出重新踏入娛樂圈,那么他們的事業再難達第二春,人生毀于一旦,不勝噓唏。這樣反而會促使涉毒藝人再次因為外界壓力而陷入惡性循環,達不到教化的作用。所以,國家禁毒辦所提的涉毒藝人接受完懲罰就可以回歸社會的主張,確有其必要性。
一方面,體現了禁毒辦的教育和禁毒理念。對于涉毒藝人的嚴厲懲罰僅僅是一種手段,并不是最終的目的。而最終的目的還是在于讓涉毒者自身意識到毒品的危害性,讓他們自覺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另一方面,這一主張可以給涉毒藝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對于已經接受過處罰、戒毒成功的藝人,社會也不能因為有過過錯而一棍子打死。如能以正面形象重返熒屏,也會再次起到一個教育的作用,進而達到禁毒的最終目的。
當然,難免會有個別人員自律性比較差,重蹈覆轍。所以禁毒辦需帶頭進一步強化管理:首先,要有更為細致嚴謹的制裁措施和戒毒機制。一定要確保涉毒者真正意識到自身過錯,且能徹底戒掉毒品方可返回社會。其次,繼續建立全方位的監管體系。充分利用輿論媒體和公眾的力量,嚴格監管涉毒藝人,一旦重返社會后仍然存在吸毒行為,要給予更為嚴厲的懲處,進而起到約束作用。再次,利用明星效應,探索建立戒毒的新舉措。鼓勵涉毒藝人借“過來人”身份現身說法,勸導吸毒人員克服困難,擺脫毒癮,協助其早日重返社會。最后,整個社會也應該充分發揮好輿論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毒品的危害性,讓社會中的每一份子積極抵制毒品。
看過“黑龍江公務員面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