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帶答案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一)
由于女老師“扎堆”生育二胎,造成教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甚至出現一些學校下發規定,要求女教師要按學科分配的二孩名額有序生育,否則會飯碗不保。對于此種現象,你怎么看?
【專家解讀】
一個女教師從懷孕到休完產假,在一年半至兩年內無法正常工作。如果女教師群體都自主決定生育,學校真的難以保證正常教學。但也要明確,人類需要繁衍,生育、教育下一代不僅是個人的家事,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未來發展。在“扎堆生育”的現實困境下,要維護女教師的生育權,也要保障學校的正常工作運轉,一方面學校要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來,另一方面教職工也要學會“理解”,共同解決“產假式缺編”帶來的用人難題。
現當下,某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常常奉行“寧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不是因為女性工作能力低,而是女性用工成本高,女性孕期不能隨便加班,生孩子要休產假,生二孩還要休假,生完孩子還有哺乳假,一個娃就得一兩年,兩個娃就得三四年,這一輪休下來,工作還得找人接手,顯然比用男員工成本高。所以很多用人單位寧愿不找女性,以侵犯女性就業權利為代價,來降低用工成本。
但是,作為事業編制單位的中小學校,不能效仿其他用人單位,既得給這些生育的教職員工提供福利性保障,又得妥善解決她們休產假這段時間內工作接替等問題。有些學校為了應對這個難題下發通知,規定各科“可懷孕生二胎”的教師名額,雖然這里面有不合理的因素,但從道義上講,也算得上是一種非常措施,畢竟錯開一定的生育時間,多少會緩解出現的用人難問題。但不能僅僅依靠這種方式,更要提前做好應對“扎堆生育”的準備,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措施,多管齊下解決出現的問題。除了減少工時、分攤工作量、錯峰生育等方式外,可以考慮增加編制數量,能否適當提高男性教師的比例等措施;還可以給學校設置機動編制,設立備用人力資源庫、實行更精細化管理,以此來應對這樣的問題,以便能夠更加彈性化地解決由“產假式缺編”而帶來的“用人難”問題。
政府也要積極介入,從制度方面規范生育和工作的關系。一方面要保證教師既在編又在崗,過去,教師隊伍中大量存在抽調、借用,以及不上班、吃空餉的情況,對此必須堅決禁止。對一些只有幾個學生卻也要占用一兩名教師,師生比嚴重不達標的“麻雀學校”,還是可以合理撤并。另一方面,多渠道組織“后援”師資,來源包括剛退休且身體健康的退休老師、具備符合教師資格的社會人員、高校及科研院教師、師范院校的待就業的畢業生等。大量招聘合同制老師,這部分指標內的臨聘老師的薪酬將由財政撥款,實現同工同酬,擁有五金一險待遇,更是一個好辦法。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二)
最近,湖北巴東書記撰文,公開談了很多扶貧干部“早就想講卻不敢講”的問題——有少數貧困戶帶著 “我是窮人我怕誰”“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誰” “我掐著你玩”的心態,被國家的好政策養得“渾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
【參考評析】
幾乎每個村子都有這樣的人,他們不是靠黨的好政策、靠自己的勤勞致富,而是常常拿“我是窮人我怕誰”,將自己當作了“無冕之王”,依靠黨的好政策“奉旨討要”,甚至不惜到政府部門“碰瓷”。這種現象,與其說是被黨的好政策養得渾身不舒服,倒不如說是不當扶貧導致的“貧優病”。
與靠勤勞智慧致富相反,他們不是不想富起來,他們也在成天做著發財夢,而是不想靠自己的勞動致富。尤其近幾年隨著黨的扶貧政策的力度不斷加大,以窮賣窮,“我是窮人我怕誰”的思想更加突出,他們總是認為政府欠了他們的,“認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為自己不脫貧干部交不了賬”,不僅“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而且還陷入了“扶貧等于救濟慈善”的誤區,更加重了“越窮越要、越要越懶、越懶越窮”的惡性循環。
之所以說,“我是窮人我怕誰”是不當扶貧導致的“貧優病”,也正是因為“扶貧等于救濟慈善”所致,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扶貧并非精準到找準病根治貧,而往往多以實物替代,于是便產生了“比窮”,越窮越光榮的思想。如此不僅脫不了貧,而且還陷入了“越窮越要、越要越懶、越懶越窮”的惡性循環。
貧窮不可怕,怕的是窮不思變,怕的是我們的扶貧不是“我要富”,而是“要我富”,怕的是不分對象,拉過了就扶貧。有道是“上趕著的不是買賣”,這樣的人,不僅毫無致富的心理準備,而且還將自己的致富脫貧,看做了別人的義務,應該說這是典型的“貧優病”的癥狀,他們“認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為自己不脫貧干部交不了賬”。對于這種人“扁石頭怎么扶得起來?稀泥巴怎么扶得上墻?”
“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但由于不當扶貧,不但讓一些人志沒有立起來,反而患上了“貧優病”,不僅不是靠自己的勞動致富,而且還躺在扶貧好政策的溫床上睡大覺,“等著別人送小康”,且陷入了“扶貧等于救濟慈善”的誤區,更加重了“越窮越要、越要越懶、越懶越窮”的惡性循環,這是我們誰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因此,扶貧不僅要做到精準,更要走“先脫,帶后脫”的路子,不論三七二十一,拉過來就扶貧的做法,不僅不知道感恩,“扶貧等于救濟慈善”的做法,而且很可能會陷入“升米恩,斗米仇”怪圈。扶貧只能是拉一把,決不是越粗代庖。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三)
在全國總人口中,平均大概每6人中就有1個流動人口。根據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去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已達2.47億。報告還顯示了流動人口的一些新特點,譬如:家庭化遷移,超過一半的家庭有3人及以上同城居住;流動老人規模不斷增長,占流動人口總量的7.2%。
【參考解析】
一直以來,輿論所呼吁的外來人口同城化待遇,主要集中在子女入學方面。確實,在戶籍壁壘之下,孩子入學是人們眼中的頭等大事,同時,只要解決了孩子入學問題,其他方面的戶籍待遇,人們并不太看重,其中包括老年人的福利待遇。盡管,不少城市對外來人口子女就讀問題已解決得比較充分,但涉及流動老人切身利益的一些政策,仍未落實,比如,看病買藥,不能在當地報銷;辦不了老人優待證,就不能享受當地諸多免費、優先、優惠等公共服務。
事實上,在人口流動正常化的背景下,老年人的流動也是一種剛需。一方面,許多身體狀況較差的老人需要跟隨子女養老;另一方面,大部分老人的隨遷,是為了照顧自己的孫輩。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與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的流動也將逐年上升。因此,解決好流動老人的異地福利與相關服務,是非常緊迫的任務。
為外來老人提供同城化待遇,在制定各種社會經濟政策的時候,要越發考慮老年人的需求。解決養老保險的異地接續問題,醫療保險的跨地區就醫和報銷問題,流動人口的相關基本公共服務等,要引起充分重視。
看過“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