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公務員面試題帶答案
廣西公務員面試題(一)
【參考解析】
該公司禁止員工購買蘋果7,是為了叫醒員工的愛國之心。美國這個曾被中國人民視為“天堂”的國家不久前在南海問題上深深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我們可以理解這個公司出臺這項規定的初衷,意在喚起員工的愛國心,提醒國人警鐘長鳴、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但將使用蘋果手機作為不愛國的表現難免有些欠妥。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不妥之處:
第一,此舉不合法。無論買國貨還是買洋貨,都屬于公民的自由權利,是員工自主消費行為,不可強制,此舉太過簡單粗暴,有違反《勞動法》之嫌。因為自主消費行為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是違反《勞動法》的,用人單位要按照工作年限給予賠償。否則員工一旦購買iPhone7將遭開除,就是不合法的。
第二,此舉不是真正的愛國。該公司理解的愛國是狹隘意義上的愛國,使用iPhone7不等于不愛國,使用國貨也不能等于愛國。如果按照該公司的這個邏輯,那我們就該把電腦、都砸了,因為大多數電腦芯片都是進口的,也應該把車都砸了,因為有很多的美系車。如果該老板真懂得愛國的含義,就應該先學法,也應該尊重每一名員工,更應該提升員工的福利,增強他們的歸屬感,當員工愛自己的公司時,才能愛崗敬業,才能更好地愛國。
第三,此舉是一種炒作,目的不純。該公司為什么要這樣做?也許是借機炒作,消費愛國主義而已。這種做法,可稱為碰瓷式愛國主義,iPhone7上市與他何干?不喜歡iPhone7自己不買就是了,為啥說出來呢?又為啥逼迫員工也不能買?拿蘋果說事,蹭熱點、抱大腿,這種碰瓷只是自作聰明。真正有抱負的企業,不會如此使出這樣的歪招。
因此,該公司應該老老實實經營,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干違法的事,尊重員工的合法權益,讓員工有尊嚴,培養企業的企業文化,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這才是真正的愛國,這才是企業真正的經營之道。
廣西公務員面試題(二)
面對就業,A同學說:一線城市就業壓力太大了可以選擇二三線城市就業,B同學說:可以去基層組織干工作,鍛煉自己,C同學說:可以把基層工作作為自己的跳板,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我認為從一線到二三線,從城市到基層,是一個積淀的過程,鍛煉得扎實了,將來當然可以做更高層的工作。但是,單純抱著逃避壓力,以及把基層工作當跳板的想法,卻是不利于工作和自身鍛煉的。
首先看A同學的說法,一線城市的工作壓力其實主要體現在生活成本高,而不是工作難找。論起工作機會,一線城市其實要比二三線城市多得多,特別是許多高技術高腦力的工作,是二三線城市不能提供的。因此,如果能夠在二三線城市從事和在一線相同的工作,確實能生活得更舒適,這當然毫無問題,但是這種概率比較小。在一線城市可以從事的工作,在二三線城市可能不存在,另外就業崗位總量也小,所以不一定能夠減少工作壓力。因此,單純抱著逃避壓力的想法,可能會發現這是個錯誤。
再來看C同學的說法,所謂跳板,就是離開基層,到上級組織去工作。有這種想法可以認為是有一定抱負的,但是只有這種想法卻可能是愚蠢的。試想如果一個人對一個地方、一份工作沒有感情,卻又要做出成績給別人看,那不是很痛苦的嗎?如果他每付出一分,都要計算著回報,每作出一分成績,就巴不得別人知道,他還能專心、踏實地工作嗎?而且,一旦最后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如他所愿及時升遷,那他豈不是感到所做的事情全無意義,那巨大的打擊感又如何承受呢。
因此,比較而言,我認為B同學的態度是最為可取的。無論是在什么地方,把自己的本領鍛煉好,就一定會有收獲。對于公職人員來說,基層的工作更能鍛煉人。基層的分工不明顯,一個人可以獲得多種工作經驗;基層和百姓緊密相聯,剛出校門不久的學生干部可以學習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基層條件較差,可以培養年輕人吃苦耐勞,奮斗自強的精神。基層是一片熱土,可以培養年輕干部和百姓血肉相連的感情,讓他們永遠不會后悔為基層人民奉獻的這段時光,不會否定自己的價值。就我本人來說,到基層工作是我義不容辭的義務,我會隨時做好準備,到廣闊天地中有所作為。
廣西公務員面試題(三)
重慶女子被父母逼婚后選擇網絡婚介,被騙40余萬后精神恍惚,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古語云:婚姻大事。以結婚為目的的付出感情,最后卻被欺騙的遍體鱗傷、身心俱損,黃女士的個案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更值得我們站在社會管理的角度去思考婚介行業、網絡婚介行業的規范和發展,也值得思考一下當下父母一代的逼婚和當代青年的獨立之間思想如何和諧。
幾千年來的家庭傳統思想在我們中國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家庭和睦、兄友弟恭、母慈子孝等等都預示著每個人都要有家庭。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成就和價值的實現不僅僅是在家庭價值中,還包括在工作中、社會中等等。因此,很多年輕人在事業上打拼、奮斗,無暇顧及家庭或者沒有遇到合心如意的人而進入到“大齡剩男、剩女“的行列。其實他們本人并沒有特別強求,但是家庭的壓力、親朋好友的催促成了讓他們越來越覺得自己有罪惡感,生活失去快樂、沒有方向,像黃女士一樣慌不擇路,選擇了虛擬的網絡婚介。但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通過網絡相知相戀最后成立幸福家庭的案例,那就說明網絡還是有其價值的。那到底該如何避免黃女士這樣的慘劇再次發生,使得網絡婚介更有安全感呢?
首先,應該是在家庭及本人的思想上不要偏。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才能給人帶來幸福感,但前提是要有合適的人才行,同時現在的價值觀念,并不代表一個人就不快樂、不幸福。所以,大家在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心態平和,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就是帶著風險去賭博。另外,在加入一些婚介機構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不可掉以輕心。
其次,社區、企業、廣電等單位可以多組織一些活動,給年輕人多一些渠道接觸,有更多機會認識同齡人;比如說電視臺的相親節目、線下的相親party、燒烤、騎行、環保活動、慈善活動等等都會吸引到優秀的單身男女、志同道合的人參加。
最后,政府應該在網絡安全上下大力氣。如果網絡上都是充斥了虛假、詐騙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悲慘,因此網監、公安等部門在網絡治理、網絡管理上要加大力度,實名認證制度擴大范圍并落實到位。抓到犯罪分子給當事人一個交代,還他們清白及心安。
看過“廣西公務員面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