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務員面試真題帶答案
北京公務員面試真題(一)
【參考答案】
公交車作為公共交通工具,為群眾提供著出行的便利,它既是城市宣傳的窗口,也為外來人員展示著城市的魅力。某市出臺的“禁食令”確實可以減少乘客在公交車用餐后留下的垃圾,也能減少對其他乘客的影響,但真正具體實施起來恐怕會有困難。良好的乘車環境,主要靠市民的個人素質和自覺性,不在公交車上吃東西只是文明乘車的一個方面,“禁食令”并不一定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首先,對于公交車“禁食令”的出發點我們應該予以肯定,它旨在于為給群眾提供一個更好的乘車環境。這項規定一方面能夠有效地保證公交車的整潔與衛生,有效避免因為吃東西而出現的乘客之間的糾紛,另一方面能夠有效避免乘客在使用竹簽、筷子等餐具進餐時,遇到急剎車所帶來的傷害。但是僅僅用罰款100元或給予嚴重警告的處罰措施來進行規范的話未免顯得有些不妥。首先,在車上吃東西的主要是上班族,由于時間緊張很少有人有單獨吃早餐的時間,如果統統采取罰款來處罰,未免有些不近人情,過于絕對。其次,公交車上吃東西的現象更多的是道德層面的問題,道德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強制性的規定不一定能解決根本問題反倒容易引起群眾質疑。再次,如果真要執行“禁食令”,也應使規定更加人性化。譬如在嬰兒、孕婦以及服藥的病人需要喝水時,我們應特殊考慮;低血糖病人犯病需要適時進食甜食補充體力時,我們也需要考慮。最后,對于罰款的收繳額度、保存及使用情況,嚴重警告的效力情況都應作出明確的規定,以及這樣的處罰措施能否得到很好的效果也需要去檢驗。
要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我認為:首先,加強對于此項政策的宣傳力度及公交車進食危害的宣傳,使群眾在思想上有個正確的認識,從根本上改變原本的觀念;其次,政府部門應出臺相關細化規定,對公交車上出現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說明并對罰款的收繳、保存及使用情況做出明確規定,做到信息公開透明;最后,加強政策的執行力度,這需要司機或乘務員的嚴格執行,以確保“禁食令”的執行效果,公交公司也可與交管部門合作,對公交車上吃東西的行為進行適當曝光,以更好地約束乘客的行為。總之,維護公共交通的衛生整潔是需要我們每個人的踴躍參與,只有這樣才能讓公共交通更好的為群眾提供便利。
北京公務員面試真題(二)
近日,互聯網上圍繞人民英雄的爭論一直沒有平息,邱少云、黃繼光等英雄事跡的真實性一再受到詆毀,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褻瀆英雄看起來是對革命英烈個人的否定,其本質上則是對我們時代信仰的一種詆毀,是對中華民族民族信仰和民族自信心的打擊。無論是逝者已矣,還是英烈逝去,對我們整個國家而言,他們都是值得我們敬重的革命前輩,對國家而言,是他們用鮮血鋪就的道路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首先,這些英雄都真實存在,中國社會對人民英雄的尊敬普遍而穩定,它是主流社會核心價值觀最牢固的部分之一。隨著時代變遷,公眾的興趣發生歷史性轉移,人們思想的維度更加豐富,對戰爭年代的看法也更客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當時針鋒相對的意識形態局限,但這些都構不成否定人民英雄的時代“動力”。
其次,當下否定英雄的歪風頻繁拿抗美援朝的犧牲者做靶子,這與一些人“崇美”、“媚美”顯然有一定聯系。一些思想的“軟骨頭”會刻意表現得張揚,掩飾自己的“自輕自賤”。中國社會的邊緣地帶形成了一些臭烘烘的小圈子,他們通過互聯網搖旗吶喊,搞出一些唬人的虛假聲勢,分散、消耗了社會大量注意力,這是當下的一個難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一條是主流社會必須態度堅決。博出位者中的很多人帶有功利目的,想通過網上出名撈取實際利益,主流社會應當堵死那些人所看重的利益出口,讓他們從獲得好處變付出代價。除此之外,我們的政府和社會也應該加強對這些英雄人物事跡的宣傳,定期的開展民族精神學習活動,真正讓這種正能量在社會之中傳播開來。
北京公務員面試真題(三)
現在年輕人清明節都喜歡出游或待在家里,不愿意參加清明祭祀活動,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個清雅深沉、詩意濃郁的節日,祭祀習俗一直被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現在的年輕人清明節的風俗較冷漠,清明節喜歡出去旅游或待在家中,這種現象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
尊重先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清明節意味著一種尊重生命的儀式,其主要內涵在于向己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思念與敬意,在祭奠先祖的同時,追憶過去,使人們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說清明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人重孝道,講求慎終追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祭拜祖先。孝敬老人,敬重祖先,這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良傳統應該發揚光太。”
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清明節,其全部意義不僅僅是祭祀,還包含踏青、春游的內容。寄托哀思不拘泥于形式;讓生活充滿鮮活的色彩,畢竟也是先人對后人的希項所在《并且,現在社會五花八門、古怪、庸俗的祭奠方式散落在不少墓地前,“筆記本電腦”、各款“手機”、各種“冥幣”、“麻將”,在公墓外的一些攤位上,“奔馳轎車”“豪華別墅”也都明碼標價,給清明節平添了污濁之氣。
年輕人不愿參加祭祀活動,一方面是因為今天的年輕人或許多數都知道屈原,可沒有幾個知道介子推,對清明節的傳統文化和習俗認識不夠;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加速轉型期,帶薪休假制度還不是特別完善,很多企業都沒有落實,民眾休假的權利沒有得到保證,因此很多民眾利用國家法定假日在家休息或出門旅游,以放松日常工作的勞累。
因此,清明節的傳統文化和習俗應得到大力的宣傳,加強輿論引導,廣泛宣傳清明文明祭祀活動,并且應該注重其核心價值,而不能拘泥于民情中負面的表象。同時,健全帶薪休假制度保證群眾的休假權利,讓民眾在法定假日中能有心思和心情去干該干的事情。
看過“北京公務員面試真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