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審計署面試真題及答案
國家公務員考試審計署面試真題(一)
作答此題重點在于將“創新”發展理念結合到審計工作中來看待。具體來說,首先,要深刻理解創新理念的內涵;其次,從審計工作的理念、機制體制建設、文化建設等角度,說明創新在審計機關工作中的推進與落實。
【參考答案】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我國“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長時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是今后一段時期引領和推進審計工作的靈魂、精髓和主線。審計機關要當好“五大理念”的踐行者。作為審計機關,我認為在未來的工作中,應該這樣推進“創新”的發展理念:
首先,深刻理解創新發展的內涵。創新發展的理念,著眼于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是牽動發展全局的“牛鼻子”。五大理念突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其次,創新審計工作理念,完善審計機制。新時期,不能用舊制度去衡量當前的創新事項,要把創新貫穿審計工作始終,增強獨立性,創新審計管理體制。要健全與審計全覆蓋相適應的工作機制,建立具有審計職業特點的審計人員管理制度,形成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審計監督機制,更好地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創新工作機制,提升管理水平。要創新審計人員管理制度,進行審計職業化改革,提升審計從業人員的管理水平。圍繞政府中心工作和群眾關心熱點、難點問題,加強審計監管,及時挖掘信息線索,發揮審計職能作用,擴大審計影響力。
最后,創新審計文化,打造堅實基礎。創新審計文化內涵,弘揚公正廉潔的審計文化,加強對新審計文化的宣傳,打造一批道德素質高、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優、紀律嚴的審計鐵軍,為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審計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國家公務員考試審計署面試真題(二)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后,答記者問提到“去產能,不能讓職工丟飯碗。”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看法。
要想作答好對領導人講話的理解,考生就要明確講話提出的背景,結合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現狀進行說明。具體到這道題目,“去產能”是因為我國部分產品產能過剩,浪費過多社會資源,因此去產能勢在必行;而“不能讓職工丟飯碗”就是讓考生結合我國發展條件與趨勢,想對策,如何讓職工保住飯碗,如為企業提供利于職工安置的政策服務;進行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等等。
【參考答案】
去產能,是指為了解決產品供過于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是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產能嚴重過剩,占據大量的社會資源,造成社會資源整體利用效率降低,阻礙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煤炭、鋼鐵等部分主要工業產品產能接近或者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因此,要想我國經濟穩步、健康發展,去產能已刻不容緩。
但是,去產能也意味著一些工業行業,尤其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面臨員工下崗潮的問題。假如在整個去產能的過程中,無法給這些員工提供新的就業崗位,釋放新的就業空間,從而為去產能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去產能工作的阻力就會越來越大,效率越來越低。因此,在去產能的過程中,“不讓員工丟飯碗”,也十分重要。
為了解決好這一問題,我認為我們應該從如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加強政策引導。通過政策引導,更好地為經濟發展創造環境,為企業等提供服務,把企業和投資者引導到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產業升級的方向上來,并且制訂一些有利于企業和居民的創業創新的政策,從而使去產能過程中的就業安置等得到政策保障。
其次,加快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和轉型。加大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力度,把傳統產業與新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傳統產業打造成新興產業、注入新經濟元素。
最后,全面釋放新經濟新動能。用新經濟釋放經濟新動能,必須是全方位、多層次、各領域的,包括一、二、三產業,也包括互聯網等。全面、大力發展各個產業的新經濟,從而使這些產業釋放出更多的新動能,那么去產能的步伐必然會更加輕松,也能夠給從業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國家公務員考試審計署面試真題(三)
請談談你人生經歷中,最給你以失敗教訓的一件事。
考生作答此題時,要注意這樣幾點:一是明確事件性質——失敗教訓;二是這件事是自己經歷的;三是在描述中表明自己從中得到的教訓,對后續的影響,間接表明自己是一個善于吸取教訓,并努力改正的人。借此讓考官看到你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
【參考答案】
在我的人生經歷中,最給我失敗教訓的是我大學時做輔導員助理時發生的一件事。
大學時期的我,由于學習成績比較好,又積極參加社團活動,表現比較突出,因此輔導員安排我做她的助理,主要協助輔導員處理班級的日常工作。一次期末的時候,由我幫助輔導員把每位同學的成績錄到電腦里。但是當時我所在的社團因為要在暑期參加一個全國級的比賽,因此也在積極備戰,比較忙碌。按照以往的習慣,我錄完成績后都會檢查一遍,但那天當我準備檢查時,社團的同學找到了我,說是社團開會,修改備戰方案,要求全員盡快趕去參加。于是我大致檢查了一遍,就告訴了導員我錄完了成績。
等我參加完社團會議后,輔導員找到了我,說她發現我誤將一位同學96分輸入為69分,并且告訴我,這名同學準備申請勵志獎學金。我的一個不小心,可能會給他人帶來很大的影響,希望我以后能更加細致地工作。
雖然輔導員沒有對我說什么重話,但我仍然很難過。還好這次沒有釀成大禍,假如錯誤的成績一旦上報,這位同學不僅會因為我的失誤失去這筆獎學金,而且錯誤的成績也會出現在他的畢業成績報告中。而這都是由于我做事時不夠認真,檢查時心不在焉造成的。于是,在這件事之后,我做任何事都會更加全神貫注、認真細致,并養成了做事都檢查兩遍的習慣。
盡管這件事已經過去許多年,但當時的內疚、后怕的感覺我卻始終沒有忘掉,因此我告誡自己,在以后做事時,我也要牢記這件事給我的教訓,不會再因為我的失誤,影響到他人。
看過“國家公務員考試審計署面試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