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六大題型
公務員面試六大題型
自我認知是事業單位的重點考核題型,側重求職動機和能崗匹配的考核,往往是很多省市事業單位面試的第一題。
自我認知主要有兩種考核題型,一種是求職動機,一種是能崗匹配。求職動機重點考核考生的考試動機,題目的設定主要為詢問考生的優點、缺點、能力、經歷、愛好、考試動機和自我評價等等,簡而言之,求職動機題型側重對于考生自身情況的考核;能崗匹配,顧名思義是指能力和崗位需求相匹配,正因如此,能崗匹配題型側重考核考生工作層面的相關能力,比如執行力、敬業精神、職業道德、團隊意識、組織文化等等,簡而言之,能崗匹配題型側重考核考生的能力是否與崗位相匹配。
2、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題含義
結構化面試考試中,綜合分析題是比較難懂一種題型,也是考核考生素質比較全面的題型,一直是事業單位必考、常考的考試題型。在考官評分考核表中,對于綜合分析題是這樣定義的:對事物能從宏觀方面進行總體考慮;對事物能從微觀方面對其各個組成部分予以考慮;能注意整體和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及各部分之間的有機協調組和。
綜合分析題測評能力
綜合分析主要考核的是考生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概括、判斷與推理,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系、本質特征及變化規律的能力,也就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答題過程中,要常用辯證思維方法,既要有宏觀的把握,還要有微觀的深入,如此,才可以將一個綜合分析題進行初步的挖掘,形成一個基本的框架,而要將題答好,還需要有理有據,由淺及深,由點及面。正所謂,答出來容易,答好卻很難。
題型分類
①社會現象類
社會現象類主要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神、生態等各個領域的時事熱點,其中以社會民生熱點出題最為頻繁。社會現象類題型一般以時事熱點問題的提出來考查考生對該問題的看法,或者直接提問該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對策。此類試題一般難度較大。例如:廣州亞運會期間市政府推行免費公交地鐵導致人滿為患,一周后取消,對此你怎么看?
②名言俗語類
名言俗語類主要以觀點形式出現,包括古代現代名言警句、領導人語錄、社會普遍看法、焦點人物焦點言論。主要考查考生對觀點的理解分析能力,題中觀點或者單一,或者對立,或者多元,考生需要從中選擇一種觀點進行闡述。此類試題一般不難,例如:原諒別人的錯誤,不一定是美德;原諒自己的錯誤,卻是對自己的一種放縱。你怎么看?
③政策理解類
政策理解類試題考核的重點是考生對政府政策的理解,從而判斷考生對熱點的把握程度以及政策理論水平的高低。主要涉及近一年來國家對于民生、管理體制、經濟發展、文化弘揚等各方面,以民生居多。例如:為保障老年人權益,給予老人更多精神關懷,國家擬立法規子女除了贍養老人之外還要時常地關心和看望老人,對這一做飯你怎么看?
④故事理解類
故事理解類主要以富有哲理寓意的小故事為主體。在面試試題中,哲理故事一般包括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社會故事等。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通過有趣的故事來考查考生能否從故事中提煉出富有價值的面試答案。例如:古希臘以為哲學家一日在院子里曬太陽,亞歷山大大帝駕臨他的住所,問他要什么恩賜,他回答說:“只要你不擋著我的太陽就好。”你如何理解?
⑤原理效應類
原理效應類主要以管理學上的基本原理和法則為考查點,諸如木桶理論、南風法則、“離心力”現象等。
綜合分析題型是事業單位考試的必考題型,難度最大,選材最廣。各個省市對于綜合分析的考核偏重有所不同,所以,考生需要對所報省市的考情有所了解,才能有針對性的備考。甚至事業單位經常出現公務員真題,難度總體比公務員低。個別地市出題比較偏,比較難,但是,總體水平要比公務員簡單。
3、人際關系
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含義
在事業單位面試過程中,對考生人際間的適應、人際合作的主動性、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性與靈活性,以及對組織中權屬關系的意識(權限、服從、合作、協調、指導、紀律、監督)等方面進行考查的一類題型。
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測評能力
如何處理沖突
如何建立關系
說服與影響他人
團隊合作與協調
有效溝通
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性與靈活性
題型介紹
生活中人際關系種類是無窮無盡的,但具體到事業單位,其交往范圍卻有一定的職業側重性。所以根據事業單位人際關系所重點涉及的主體,我們將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面試題分為六類:與領導、與同事、與下屬、與群眾、與親朋和多重關系的人際交往。
①與領導的人際交往
例如:你和同學一同考入新單位,你工作勤奮,成績突出,但領導對你印象不佳,同學受到領導信任,并且經常為難你,你怎么做?
②與同事的人際交往
例如:你是在職研究生,一年需要20天的時間脫產學習,你的到新的到位后,同事對于你去學習有意見,認為你無法很好地進行工作,你將如何處理。
③與下屬的人際交往
例如:你們公司有個重大項目,之前是李某負責,但是由于李某出現重大失誤,領導讓你來接管項目,讓李某擔任副手,但李某態度消極,不配合,你怎么辦?
④與群眾的人際交往
例如:假如你是居委會工作人員,社區有人反映小李總是玩架子鼓擾鄰,你怎么去和小李溝通解決這件事?
⑤與親朋的人際交往
例如:同事工作時間離開一會兒,領導批評了他,但是她非常不服,開始懈怠,你作為他的好朋友該怎么辦?
⑥多重關系的人際交往
例如:你到一個新單位,同事對你不是很信任,領導也只是交給你一些瑣碎的事情做,請問遇到這種情況你怎么辦?
事業單位機構化面試人際關系往往涉及的是基層干群之間的關系,常見的是與領導,與同事和與群眾的關系處理。社區工作者側重于社區問題的解決,三支一扶更加側重于村民關系的協調,其他單位在人際關系方面的考核與公務員考試類似。
目前公職考試的趨勢是淡化題型,人際關系和情景應變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需要考生明確這種變化趨勢。二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人際關系更加側重于和諧的解決問題,情景應變更加側重于圓滿的解決問題。
4、組織管理
計劃組織協調題含義
計劃是指為實現一定的目標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發展和工作做出安排的活動,是一種關于未來的藍圖和一定行動的建議、說明和框架。切實可行的計劃應當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要求:清晰的目標、明確的方法與步驟、必要的資源、可能出現的問題與成功的關鍵。
組織協調是指為完成一定的任務而對人、財、物及各種資源進行安排、調配、整合的過程。一項工作的完成光有計劃是不行的,在計劃的執行過程中,如何分清輕重緩急,如何有條不紊地開展,如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需要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調度。
所謂計劃組織能力就是指為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而具有的預先系統地安排工作的素質以及過程中合理調配各種資源的素質。
計劃組織協調題測評能力
應具備的計劃組織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依據工作目標,預見未來的要求、機會和不利因素,并做出計劃。
②計劃切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③按計劃執行的能力,執行過程中的變通能力。
④組織實施的嚴密性、條理性,有條不紊,主次分明。
⑤合理調配、安置人、財、物等有關資源,做到人盡其才、物為其用、財盡其力。
⑥善于總結提高,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更好地開展工作。
題型介紹
計劃組織協調類題會讓考生組織或者處理不同的事宜,為了便于考生復習,特將計劃組織協調題進行了系統分類,主要分為以下十大類:
①會議組織類
會議,又稱集會或者聚會,是現代生活的一種活動形式,在一般情況下,會議是指有領導、有組織地使人們聚集在一起,對某些議題進行商議或討論的集會。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會議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別。按照會議的性質和內容劃分為:年會、專業會議、代表會議、論壇、座談會或專題討論會、講座、研討會或專家討論會或其他討論會、培訓性會議、獎勵會議、其他特殊會議(如茶話會、晚餐會及一些娛樂活動)等。
例如:領導安排你組織單位的春節聯歡晚會,你怎么把這個活動落到實處?
②考察調研類
考察調研類問題,通常指通過各種考察、調查方式,如現場訪問、電話調查、攔截訪問、網上調查、郵寄問卷等形式,得到受訪者的態度和意見,并進行統計分析,研究事物總的特征。考察調研的目的是為了系統客觀地收集信息和研究數據,為決策做準備。考察調研實質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也是認識事物的一個過程。
例如:某城市有十幾個志愿者組織,但很多人反映這些組織管理松懈、志愿者服務水平不高,領導要你去做一個調研,你打算怎么開展?你認為重點是什么?
③接待安排類
接待安排是機關的常規性工作,是機關行政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接待安排類問題包括參觀接待安排、學習接待安排、會議接待安排、工作接待安排、上訪接待安排等
④培訓類
培訓活動一般是由政府或社會機構組織參與、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為達到社會進步和福利的改善而開展的各類活動。全國各地開展促進農民工再就業的培訓活動就是典型例子。考生必須對培訓活動的概念有一個清楚、正確的認識,方能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其中。
培訓課程可根據所需要時間靈活調配,培訓的形式有教師主導培訓、網上學習、多媒體課程、閱讀書籍等多種類型。考生應關注第一種形式,即教師主導培訓,其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和控制地位,以接受程式化的知識為導向,注重知識、技能的傳遞,這種培訓方式大受歡迎并具有實際效果。
例題:單位要組織一次培訓,領導把這項工作交給你來做,你怎么開展?
⑤比賽競技類
比賽競技類活動一般可以分為演講、征文、運動會、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這類活動的特點在于參與人數多、持續時間長,組織這類活動準備要全面,可以按照比賽前的準備工作、比賽過程、賽后事宜等三個階段去完成。考生在比賽過程的設計中要體現個性化的要素,如比賽的目的、主題、組織形式,邀請裁判、主持人、比賽規則、評分標準、獎項設置等。
例題:2014年第二屆青年奧運會將在南京舉行,全省團提出“青年與未來”的活動,你作為某高校的團委負責人,提出一個參賽方案。
下一頁更多有關“公務員面試六大題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