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社會熱點及解析
公務員面試社會熱點(一)
【熱點背景】
近期,河北衡水深州一民辦幼兒園三名保育師的虐童行為,引發人們的關注和譴責。根據其中一名保育師所發出的小視頻顯示,一名保育師為了叫醒還帶有睡意的孩子,竟然將孩子放置在約1.6米高的窗框上,讓孩子反弓著腰,頭朝外往下仰。孩子被嚇的不敢動彈,滿臉恐懼,而一旁的保育師卻樂得哈哈大笑,樂此不疲,甚至將整個過程拍成小視頻上傳到微信朋友圈,以此來吸引眼球。這種以體罰的形式來叫醒未按時起床的孩子去上課,實在是令人發指,引發了無數網友的聲討和譴責。幾天后,河北深州市通報,已對幼兒園做出停業整頓處理,涉事的三名保育員被警方行政拘留。
【命題預測】
近日,某民辦幼兒園的保育師為了叫醒未按時起床的孩子去上課,竟然將孩子放在窗框上進行體罰和恐嚇,并以此為樂,拍成視頻上傳至朋友圈。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保育師雖然并不是正式的幼師,但是也有保護孩子健康成長的職責的,像這種以虐待孩子為樂的行為,實在是令人發指,必需嚴懲。
此類虐童行為的出現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從前些天成都的老師牙簽扎手事件,到前幾年山西某幼兒園教師連扇兒童70多耳光;從浙江溫嶺幼師虐童近百次到上海楊浦區某幼兒園女童下體被放豆粒,每一次虐童事件,虐在兒童身上,痛在全社會心里。這種虐童行為不僅給孩子的身體上留下了疼痛和傷痕,更為重要的是給孩子的心靈上也刻下了一道再也抹不掉的傷疤和陰影。這同時也讓家庭和社會對于幼兒園這樣一個本該充滿歡聲笑語和天真爛漫的地方產生了不良的印象。
而這樣的虐童事件此起彼伏、屢屢出現,我們不能僅僅是歸咎于幼師或保育員這樣施虐者個人的道德素質問題,因為我們無法保證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道德崇高、盡職盡責。我們更應該看到,在幼兒園管理監督和國家法律制度上也依然存在著不足之處。首先是幼兒園在選聘幼師或者保育員的時候,沒有對保育員的職業道德素質進行充分的測查和評估,甚至有些保育員直接就是找親戚來幫忙的,完全沒有專業性。其次是幼兒園對幼師或保育員在日常工作中的行為表現缺乏監督和培訓提升,這讓一些缺乏愛心的人就有了可乘之機,也變得愈發膽大妄為。再次是國家法律制度,雖然已經加大了對兒童的立法保護,強化了幼兒園的連帶責任,但總體而言,幼兒園及虐童老師違法的成本低、取證較難,懲罰力度偏弱的局面依然有待扭轉。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因此,讓虐童事件不再發生就變得更加重要。這就需要政府出臺政策規定,提高幼兒園幼師和保育員的準入門檻;也需要幼兒園在招聘幼師和保育員時更加注重其道德素養,并加強監督管理,比如可以在幼兒園安置全方位的監控攝像頭,確保孩子安全。除此之外,國家也應該從法律層面加大對虐童行為的處罰力度,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
兒童不只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必須保證其健康成長。
公務員面試社會熱點(二)
【熱點回顧】
前段時間,廣西南寧一名青年失戀后錄制了一段視頻,說自己“難受”“想哭”,卻因口音之故,聽起來像“藍瘦”“香菇”。結果,這兩個“新詞”一夜爆紅,在很多新媒體上刷了屏。
兩個一時之間的熱詞,折射網絡對語言的沖擊。應該說,互聯網進入中國的這20多年,尤其是社交媒體興起的這幾年,可能是漢語變化最為集中、最為巨大的時段。很多發端于網絡的詞語,展示出漢語的不同可能性,也賦予了這種古老的語言以現代的活力。在新年賀詞中,就曾使用“蠻拼的”“點贊”等網絡語匯,《現代漢語詞典》等規范性辭書也根據語言的發展而不斷增補、修訂。
【題目預測】
互聯網進入中國的這20多年,尤其是社交媒體興起的這幾年,可能是漢語變化最為集中、最為巨大的時段。很多發端于網絡的詞語,展示出漢語的不同可能性,也賦予了這種古老的語言以現代的活力,但是不可避免對語言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語言逐漸從虛擬的網絡世界進入到現實社會中,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一方面我們看到正是有了新的語匯和表達匯入,才保持了語言旺盛的活力,賦予它對時代的刻畫能力。但另一方面網絡語言的存在嚴重的影響到中國的漢語語言的規范與發展,尤其是對中國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交流、語言文字的表達、書寫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對于網絡語言的發展我們應該辯證看待,對它進行正確的規范,積極地引導。
網絡語言有其有利的一面。相對于傳統的語言形式,它簡單明了,更具個性,通過把字母、數字、文字重組、強拆而達到令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日常的書寫表達,我們通常都需要用很多的詞語才能把我們的意思表達清楚,而網絡語言就克服了這個毛病,網民的相對年輕化使網絡語言充滿活力,他們苦心構思出許多生動有趣且反主流的網絡語言、營造出一種輕松幽默的閱讀氛圍。
正是因為網絡語言有上述所說的各項優點它才可以如此流行。當然,我們也要運用對立統一和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網絡語言,它在給人們帶來新奇感覺的同時,也給人們的交流帶來不便,尤其是它對規范漢語的運用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首先,網絡語言使用不規范,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對于新型的網絡語言,還缺乏相應的規范,因此一些不良人士利用網絡制造不健康的網絡語言,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文字寫作,加上網絡語言的隨意性,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甚至不理解。
其次,網絡語言對中國漢字造成不良的影響。有些網絡語言存在嚴重的語法錯誤、拆字現象,沒有注重文字結構的嚴謹,帶有很強的隨意性,中國漢字中的每個漢字能經得住千錘百煉,而網絡語言經不起推敲,一旦納入漢語的體系,就會亂了語言文化的陣腳,顯得雜亂無章,無規律可尋,不利于中國漢字的發展。
最后,網絡語言存在低俗粗制的現象,不利于社會道德建設。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造就了許多優美的詞句。但網絡語言如此簡單草率,更是糟蹋了中國文字的內涵和美感。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反映文化的進步。在文化的進步過程中,語言也會自然而然進行新陳代謝,自我規范。因此,我們應正確看待并正確的引導和規范網絡語言。
一方面有自身的穩態機制,一方面有辭書的規范作用,再加上大眾的“交際選擇”,我們有理由相信網絡語言會逐漸進入一種良性的循環機制當中。
公務員面試社會熱點(三)
【熱點背景】
12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信息化既然是國家規劃,政府當作表率。的表態和要求,便是給各部門作出的表率。
明確說,信息孤島要堅決打通,起碼政府系統不應再有。會議確定的規劃重點,首先便是打破信息壁壘和“孤島”,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國家數據資源體系,打通各部門信息系統,推動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共用;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等信息惠民工程,加快推進公共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
例題: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信息化既然是國家規劃,政府當作表率。明確說,信息孤島要堅決打通,起碼政府系統不應再有。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試題分析】
這是一道時政類類的題目,考生在拿到題目之后一定要通過對于題目中社會熱點事件進行全面的分析,并結合實際來分析這個事件。
【參考答案】
國家信息化必先破政府信息“孤島”。在會上給“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定的重點,可謂一語中的。所謂信息化,不僅在于“有”,更在于“通”。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必須實現有效流通和共享,才談得上“化”。力倡“互聯網+”,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其中,在政府端,結合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自我革命”,就是圍繞“互聯網+政務服務”著重發力的。
我國信息化已有相當基礎。一個顯著標志是,各部門建設起為數眾多的各類信息系統。然而進一步信息化的梗阻恰恰也在于此。這些系統之間缺少聯接和溝通,往往“各自為政”,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目前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里,“深藏閨中”是極大浪費;一些地方和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各自為政,形成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給企業群眾辦事創業造成很大不便。各部門的各類信息系統,甚至一個部門內的各個系統,打不通的話,是多大的資源浪費?老百姓辦事怎么能方便?
政府信息孤島的背后,既有部門利益、攬權的算盤,也有不愿作為、懶政的拖延,更有認識不足,標準不統一,管理體制落后等原因,事實上,另一個被屢屢提及、老百姓也抱怨不止的問題——“奇葩證明”,就與信息孤島直接相關。因為部門信息不共享,公民的戶籍、就業、生育、婚姻等基本信息處于分散的碎片化狀態。這導致一些明顯不合理的證明,由于不同部門難以掌握相關信息,彼此之間仍要求通過紙質的證明,才能驗證事實真偽。這樣一來,群眾便只能在分散的部門之間“跑斷腿”、“寒透心”。
“孤島”隔絕的不僅是信息本身,它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疏離了政府的服務和這種服務首要的對象——老百姓。簡政放權,首先是為了百姓的福祉;推進信息化,也首先應體現在群眾能享受信息化的便利。發展電子政務需要消除信息孤島,政府機關之間需要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最終實現網上政務協同,使社會大眾真正享受到一站式辦公服務,另一方面,政府與民眾之間也亟需加強信息溝通,社會信息資源需要公開,政府公共信息需要透明。
看過“公務員面試社會熱點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