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熱點解析及答案
公務員面試熱點解析(一)
【事件背景】
近日,上海松江交管部門使用電子警察查處司機開車玩手機行為,一個星期就開出30多張罰單。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這些司機將被記2分、罰款200元。
近日,膠州一名男子駕車準備接電話時,手機不慎掉在車座下,低頭去撿時,沒能察覺汽車已經偏離方向,將一名行人及正在燒烤店就餐的兩名市民撞傷,直至汽車撞到路邊房屋才停下來。這些年,因為開車玩手機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全國多地統計表明,開車玩手機,已經取代酒駕,成為交通事故的第一殺手。僅河南鄭州一地,2015年前11個月立案的673起交通事故,就造成了104人死亡,而引發死亡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開車接打電話或玩手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會副主任周洪宇等30位代表聯名遞交議案,建議“修訂法律、升級管理手段,加大開車打手機處罰力度”,對開車時接打手機實行扣6分處罰,并考慮將其與酒駕違法行為一樣入刑。
【題目預測】
這些年,因為開車玩手機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全國多地統計表明,開車玩手機,已經取代酒駕,成為交通事故的第一殺手。對于開車玩手機,你怎么看?
【題目解析】
開車玩手機,幾乎每天都在各地上演,這深深地反映出國民的交通安全意識的欠缺。開車玩手機不僅僅威脅到司機自身的人身安全,一旦出現重大交通事故給親人帶來重大的悲痛,更將給廣大路人埋下安全隱患。
開車玩手機之所以屢禁不僅,我認為一方面是由于廣大司機存有僥幸心理。開車期間接個電話、發個微信時間較短,對自身駕駛技術又較為自信,認為在這短短幾十秒內不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忽視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僅僅是一瞬間的事。另一方面是交管部門對開車玩手機行為的查處力度不足。目前沒有形成高壓地打擊力度,缺乏整治的威懾力,并不能形成常態化,普遍化。
為了杜絕開車玩手機的陋習,保障司機及廣大路人的出行安全我認為一方面廣大司機朋友應該增強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識,消除僥幸心理,交管部門也應該加大對于交通安全的宣傳力度,明確駕駛惡習,營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識社會氛圍。另一方面,交管部門更應該加大對于交通陋習的查處力度。通過高清監控探頭取證與路面執勤警力聯動,形成高壓地打擊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杜絕開車玩手機的陋習,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公務員面試熱點解析(二)
【熱點背景】
檢方抗訴14歲少年,獲無期徒刑。14歲的未成年學生胡某,因瑣事與同宿舍同學宗某產生矛盾。某日,胡某持刀在校園學生公寓大廳將宗某捅刺致死。約半年前,其還因瑣事糾紛持刀將未成年人陳某捅致重傷。
一審法院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數罪并罰,判處胡某有期徒刑17年。宣判后,胡某以量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被害人宗某父母提出上訴,并申請抗訴,東營市檢察機關以量刑明顯不當,適用法律錯誤為由提出抗訴。
“全面審查案件卷宗材料,我們發現胡某罪行極其嚴重,短短5個月在校園內行兇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被害對象都是未成年人,作案手段特別殘忍,主觀上利用了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來當做自己減輕處罰的護身符。”山東省檢察院未檢處相關負責人說。
二審期間,經辦案人員反復教育挽救,可胡某毫無悔改之意,對關鍵情節翻供,認罪悔罪態度較差,且胡某父母表示無力再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調解未能成功。
最終,山東省檢察院支持抗訴的意見得到二審法院全部采納,法院對胡某改判為無期徒刑。據了解,這是山東省檢察院辦理的第一起未檢案件,同時也是第一起成功的抗訴案件。
【題目預測】
14歲少年殺人后無悔意,有期徒刑改判無期, 對于山東省檢察院辦理的第一起未檢案件,同時也是第一起成功的抗訴案件,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少年殺人這樣的校園暴力事件頻發,而且殺人后都無悔意,確實讓我們寒心,更值得我們反思;然而對于檢察院的抗訴我們更對司法的公正有了信心。
一方面,校園暴力的層出不窮不僅僅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出現問題,也更讓反映出社會風氣的問題:學校的教育只重視智育,對于學生德育的教育幾乎是空白。就像這起案例一樣,學生很懂法律,懂得自己在16歲之前不必承擔過多的責任,而肆無忌憚的在不到半年內就連續進行兩起惡意的殺人行為,才十幾歲!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在校園里不斷成長,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他呢?卻形成了如此暴力的三觀。除了學校的教育,他的家庭情況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具介紹孩子的父親在孩子小時候就對孩子動手,母親也是只會溺愛孩子,也讓我們反思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校園暴力事件的層出不窮,與法律對于施暴者處罰過輕,甚至在事情發生后免于處罰有很大的關系,變相的放縱了施暴者,讓孩子有恃無恐。法律本身對孩子的保護是善意的,但是卻成了這些孩子的“保護傘“。這次檢察院的抗訴讓我們看到了法律的力量,寬容不是縱容,愛不僅僅只有寬容。這對青少年對于法律的認識也會起到更高的、更深的認識。
對于這類事件的處理,我們一方面從法律上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做法,不僅僅是監護人的金錢處罰,也可以公益勞動等;對于家長沒有盡到教育、監護職責的,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全國的學校范圍內要對此案件進行正確的解析、解讀,請專家進行宣導,讓孩子們有正確的認識、對暴力、對法律都有更深刻的認識。而對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更是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需要專業的指導,只有這樣這樣的悲劇才不會再發生。
公務員面試熱點解析(三)
【事件背景】
2017年1月3日由中紀委推出的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播出,其中披露了中紀委是如何對自己“動刀”:中紀委高官魏健在被帶走調查之后一夜白頭,原中紀委“六室”也成為“清理門戶”的重點。
以來,紀檢監察系統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拍蒼蠅打老虎,大案要案一個接一個,取得了節節勝利。在制度建設上,紀委的監督執紀問責職能也進一步加強,成為嚴肅黨風政風,把權力關到籠子里的有力保障。隨之而來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紀委都是監督別人的,誰來監督紀委?這個問題,王岐山曾經多次提到,所以又被稱為“岐山之問。”
【題目預測】
近日,反腐工作已經開始向紀委開刀,真正的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專家微評】
紀委作為反腐倡廉的重要護航者,如果不能做到其身自正,那就相當于源頭腐敗。習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就是要求我們黨員干部要正其身,立其志,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治理腐敗。【破題】
在政治體制改革深化的過程中,如何完善國家監察體制也成為了重點話題。2016年11月初,中央部署在三省市設立各級監察委員會,根據方案,計劃中的“監察委員會”將解決“同級監督”的難題,成為與“一府兩院”并列的國家機構,承擔國家監察職能。無論是紀委職責的完善,還是新機構的設立,我們都希望可以從制度的源頭予以完善與把控,真正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對策】
看過“公務員面試熱點解析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