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務員遴選面試試題及答案
2017公務員遴選面試試題(一)
加入新崗位,肯定有很多困難,但是時間有限,如何盡快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題目類型】自我認知與職位匹配
【考查能力】自我認知與職位匹配能力
【參考解析】
進入新的工作崗位,作為一名新入職工作人員要擺正心態,盡快熟悉并且不斷適應新的環境,利用工作、生活之余向工作經驗豐富的同志學習。困難一定是存在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但面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應該積極的解決。
首先,我將盡快熟悉新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權限與職責范圍。由于新到崗位,自身無論是專業技能還是工作方法也許不能馬上勝任這份工作,但這并非是避開困難,拖延時間的理由。在專業學習中掌握的方法與工作緊密結合,不斷更新實踐技巧,從而盡快熟悉新崗位。
其次,由于經驗的缺乏,新到崗位一定會存在很多困難,例如,我學習的專業領域是法學類,即將接受的工作是城市管理崗位。如何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也許這并非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問題。但我專業學習中所掌握處理問題的方法,如以實踐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在處理問題時將提高我執法為民的水平,在提高城管執法形象的同時,也為城市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三,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快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是需要我正視的問題。將自身掌握的方法應用于工作中,進而提高工作效率是重要支撐。我會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增強自身工作能力。在生活中我的興趣愛好是登山,如果有可能我會盡己所能組織一些戶外運動,邀請一些有這方面興趣的同事一起參加進來。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體魄,只有有一個好身體才能更好的工作。另一方面還可以在活動中進一步與同事相處,不斷從一點一滴中向工作經驗豐富,人際關系良好的老同事學習,從而提高集體的凝聚力與榮譽感,進而利用當下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與資源盡快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能力。
總之,我既要擺正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工作心態,又不可急于求成。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要講究工作方法。只有這樣,我才能盡其所能使自身得到剛好的歷練。
2017公務員遴選面試試題(二)
公家車上一個抱孩子的母親上車無人讓座,司機停車7分鐘,有人讓座后才開車,引發熱議,請問你如何看?
【題目類型】綜合分析
【考查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參考解析】
公車讓座是體現社會公德、傳統美德的文明表現,然而近期在常州的公交上,抱孩子的母親卻無人讓座,司機無奈停車7分鐘,引起了廣泛爭議。有人認為,這位司機師傅做得對,這樣的司機太贊了!但也有人認為,讓不讓座是私人的事情,司機的行為是道德綁架!在我看來,我們對待這些爭議、討論應該辯證的看待。
一方面,司機的行為是出于職業道德和安全考慮,為了保證乘客的安全,避免車子的發動給孩子和母親帶來危險,從這個角度我們應該肯定司機的初衷。另一方面,司機對乘客文明素質的表示憤慨,用停車的方式警告乘客,雖然可以迫使乘客讓座,但只能算作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對于乘客文明意識和素質的提升幫助不大。類似的行為不免引起爭議,如年輕人不讓座遭到指責、大罵等現象,讓座的人感到寒心。因此,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徹底改變目前狀況,弘揚傳統美德,形成自覺讓座的風氣。
首先,觀念的轉變是核心。媒體要通過有效的宣傳,如公益廣告、提示標語等,提升公眾的文明意識;家庭、學校、單位和社會各方面要通過有效的教化,增強公眾文明出行的自覺性;公交單位要通過有效的措施,將“黃色座椅為老幼病殘孕專座”的規定落到實處。在宣傳教育中尤其需要細化內容,提高針對性、增強操作性。比如,明確要求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做到:乘車時見到老人孩子要讓座……這樣的效果可能要比空講道理好一些。
其次,轉變工作方法是關鍵。讓老人孩子等體弱者上車有座,司乘人員經過努力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比如,司乘人員要提醒乘客給老人孩子讓座,擔負起督促執行有關“專座”規定的責任;又如,安排持“老年證”者坐黃座椅,要求其他人為其讓座……俗話說,“只要有心人,萬事能辦成”,解決體弱者乘車難問題也不例外。
最后,法律約束是保障。提高社會文明水平,重塑道德感,需要制度、教育、法律多管齊下,方能見效。公民素質的提高有時須依賴法律約束的推動。盡管公交車上明確寫著請給有需要者讓座,但現實中讓座的并不是很多;常回家看看父母,本來是最起碼的親情倫理所在,但有多少人能常回家?道德失范的行為越來越多,不但帶來了道德滑坡的拷問,也體現了公民素質急需提高。因而,有必要用法律來對這些道德行為立法,并進而讓失范的道德行為回歸正常。當然道德立法可行的背后與嚴格的執法有關,有令必行,違法必究,才使得道德立法可行。
溫良恭儉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其中的“讓”,有謙讓、辭讓、推讓之意。可敬的“讓”,能給人以幫助、給人以溫暖。讓座拉近距離,互助增進友愛。讓座,把方便讓給他人,把辛苦留給自己,是高風亮節、胸懷寬廣,是弘揚美德、營造和諧。
2017公務員遴選面試試題(三)
為了提高公民素質,建立了一條20公里的徒步路線,取得了很好的反響,領導決定再加開五條,讓你負責路線的選取工作,如何開展?
【題目類型】組織管理類
【能力考查】考查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看考生是否能考慮問題全面,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參考解析】
現在社會生活很繁忙,徒步路線的設定給民眾提供健身的場地,再次加開滿足了民眾的需求,還可以提升政府形象,樹立政府公信力,因此我會做好這次工作。
首先,我會整理第一條徒步路線設定過程中的優勢,同時,還要對徒步的民眾進行一個走訪,征求民眾的意見,了解現在徒步路線存在的問題,整理成報告。并做好前期調研工作,和交管部門合作,看哪個區的徒步路線需求量大,車流量小,適合設定路線,做好初步的方案。也可以在網絡上建立征集意見的微博,或者是在報紙上公布意見征集熱線,聽取民意,確保路線的設定利用率高,效果好。為了征集的效果,我們可以對提供意見的群眾給予一些小的獎勵,比如政府公益的宣傳T恤等,確定7-10條路線,作為備選路線。然后和領導商量可以開一次交流會,最終確定路線。
其次,我們可以邀請徒步愛好者、交管部門、相關專家,參加這次交流會,為了秉承我們厲行節儉的思想,我們可以把會議安排在我們單位的會議室,做好會場布置工作,并做好財政預算和審批。一方面我們要做好與會人員溝通工作,確保大家的全員出席,然后在會議上聽取各方意見,并做好記錄工作。另一方面,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徒步這項有益的活動中,我們也可以和電視臺合作,對這次會議進行報道,以達到擴大宣傳的效果。在這次會議中我們也要維持好會場秩序,保證會議的正常進行。
最后,在會議結束之后,我會整理會議的內容,做一個詳細的報告,上交給領導,最后讓領導做決定,有意見及時修改。然后和實施的兄弟部門做好交接工作。相信我們設定的徒步路線是科學、利用率高的路線。
看過“2017公務員遴選面試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