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及解析
天津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一)
【背景銜接】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人的錢包越來越鼓,出境旅游的人數大幅提升,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游客在境外旅游時不文明行為的屢屢曝光,為中國形象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在旅游越來越普及的社會大背景下,社會各方對文明旅游的高度重視,對于提高公民個人素養,傳遞社會價值觀念,維護國家良好形象,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意義。
【參考分析】
文明旅游是提高公民個人素養,形成文明出行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舉措。社會是無數個體公民的匯聚,游客的一言一行,表面體現的是公民個人素養,實質卻反映著社會的整體文明程度。當越來越多的公民在假期走出家門、走出國門時,他的個人形象就隨之展示給社會,展示給世界。正因為如此,國際旅游界對于旅游有這樣的解釋:“旅行是發現,是文明,是博愛,是超越。”遵循這樣的解釋,公民在旅游時就不能只強調自己的個人休閑和自我享受,還必須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和適當照顧社會公共空間,在這其中,公民的行為舉止、環保意識、文化素養等對于旅游就顯得尤為重要。文明,也許肇始于他律,但最終要靠自律。
文明旅游是展示社會傳播力量,對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國民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取向,每一個出境游者都應該認識到,人人也都有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義務和責任。上世紀早期,英國人對美國人也有一種“暴發戶”的印象。工業化中后期的日本游客等,也被人家皺過眉頭、翻過白眼。當然,我們不是要向后看齊,但在全球化的視角看觀之,出境游中的文明舉止,不僅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能力。一者,出境游是海外消費力向文化影響力轉化的過程;二者,出境游中公民的旅游素養直接表達著國家的秩序與規范。修養的形成需要氛圍,需要互相提醒,互相感染,讓不注重修養的人在這樣的良好氛圍里自慚形穢,促成蛻變。
文明旅游是維護國家良好形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一些中國公民在旅游活動中存在的“不講衛生、不守秩序、不愛護公共設施和環境、吵鬧喧嘩”等陋習,嚴重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國家良好形象。管仲說過:“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文明不僅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是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國家的臉面。國人踏出國門外出旅游,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更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途徑。這就是為何說“礦泉水瓶別亂扔”,因為這一扔,顯然是扔掉了國人的修養。正因如此,集中治理出國旅游的行為和舉止陋習,倡導和踐行文明旅游,自然將激發公民的集體榮譽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繼承和維護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國家良好形象,進一步增強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梁曉聲先生曾用四句話表達他對“文化”的理解:“植根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體悟當下可知,這不單是一種內斂的“文化”,更是人們日常應遵循的“文明”。內化于心的是文化,外化于行的是文明。即將出發之時,別忘了帶上這四句箴言。詩人卞之琳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讓“中國游客”成為世界舞臺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就要從權利義務的角度、從能力素養的層面,重新定義并解讀好出境游中的公共行為。學會主動維護公共秩序,尊重旅游地的文化習俗,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相信我們的旅游不再是只為經濟總量做著貢獻,更是以高素質來展現“中國形象”。
天津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二)
【熱點概述】
公安部、交通部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試點小型汽車駕駛人自學直考。就外界關注的學車過程中駕駛員和行人的安全問題,《意見》也做了限制性規定:允許個人使用加裝安全輔助裝置的自備車輛,在具備安全駕駛經歷等條件的隨車人員指導下,向公安機關領取學車專用標識和駕駛證明后,按照指定的路線、時間學習駕駛,并直接申請考試。這意味著,近年來屢屢傳出的駕照自學直考終于從紙面走到地面了。
【題目預測】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小型汽車駕駛人自學直考。這讓社會呼吁多年的駕照“自學直考”成為現實。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綜合分析中關于國家政策理解類型的題目,主要考察考生對于國家出臺政策的關注與理解,考查考生能否透過現象看清問題背后的本質,能否看清這個政策有助于一舉打破傳統駕校中一家獨大的社會現狀,從中找到利弊之處,讓此政策真正完善,對于我們事業單位的考生而言,難度確實不小。
為此,公務員考試網從以下來教你如何作答:
一是點明本質即這個問題究竟說的是什么,它究竟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們的態度該如何,是支持反對還是理性看待又或是值得我們借鑒,上面熱點問題我們就可以這樣表達:
駕考改革,是公安部、交通運輸部推出的一項重大社會法制改革,是對國家簡政放權的積極響應,更是便民利民很好體現;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讓其可以盡快落實到位。
二是分析現狀背景,找出利弊之處,之所以出臺的原因,對于社會的影響:
傳統的駕考一直采取的是駕校包辦培訓考試模式,這種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傳幫帶”作用,為社會培訓出了大量合格的駕駛員;但隨著社會可以購買汽車的人群日趨增加,汽車的使用越來越加普及,駕駛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基本技能之一,社會人群對于駕考的需求越來越多,如果再繼續使用傳統的駕校模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當前時代的要求,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權力尋租和腐敗的問題。例如:駕校亂收費、學員排隊等車難、教練態度粗暴、考官作風差,以及形形色色的送禮問題越發突出,甚至幾乎已經成為常態。駕校的壟斷式的作風讓我們消費者越來越加不滿,改革也就提上了議程!
三是分析原因何在。這樣的現狀是好還是壞,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一方面是駕校、教練及交警部門的人員相互勾結,結成一條利益鏈,嚴重侵犯了民眾的合法權益;另外一面通過收受禮金而拿到駕照也衍生出來越來越多的“馬路殺手”,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四是問題的存在我們得進行解決。是以駕考改革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絕對是勢在必行的,也是一項深得民心的改革。我們為了能夠讓這個舉措可以更好的落實,我們還得做好幾個方面:
第一、提升預約服務平臺的技術支持,讓自學直考、自主預約,考試程序等過程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的監督;
第二、加強資格的審核,制定完善的對于教練資質的考核,車輛的準備,練車場所的設置,讓這個舉措可以真正落到實處。
當然這個舉措不是朝夕就可以完善的,我們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做好后續的督查工作,不斷改變完善,讓自學直考這一政策盡快在全國普及。
天津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三)
【熱點背景】
日前,公安部通過審議印發的《關于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指出,要對現行居民身份證辦理機制進行改革,對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合法穩定就業、就學、居住的公民,申請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由其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委托現居住地公安機關受理。這一規定將于2017年7月起在大中城市推廣。
【題目預測】
公安部審議印發的《關于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指出,將在全國各地全面實施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工作,而且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仍需回戶籍地申請辦理。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分析】
提出觀點:公安部印發的這一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的規定,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省來回奔波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是一項真正惠民利民的舉措,值得點贊。
論證觀點:即必要性、重要性和意義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遭遇:身份證不慎丟失或者到期后,需要補領、換領的,必須千里迢迢放下工作趕回老家,耽誤工作,耗費時間,卻也依舊需要很長的周期才能掛失補辦成功。所以,為更好地方便群眾辦理,公安部審議印發意見,將在全國各地全面實施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工作,群眾需要掛失和補領的,可持居民戶口簿可到就近的戶籍派出所或者辦證大廳申報掛失。而且異地受理不增加制發證周期和任何收費,只需繳納證件工本費即可,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遠在外地的群眾提供了極大方便。另外,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包括偽造、變造、買賣、冒領、騙領、冒用居民戶口簿、身份證、護照、駕駛證和買賣、使用假證的人員,以及國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推送的不良信用記錄人員,仍需回戶籍地申請辦理。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全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對于解決很多社會問題都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落實觀點:
當然,若想這項惠民舉措真正的能夠落實到位,發揮作用,還需要在很多配套措施方面進行改進和努力,可以小范圍內進行試點,等試行完善后全國推行。
首先,必須對目前舊有的信息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建立全國人口信息及信用數據平臺,并且全國聯網,對于存在信用問題的群眾,應及時告知需回原籍辦理。
其次,公安機關應調整完善業務流程,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對于來辦理掛失補的群眾應當當場受理,對申請材料不全的,也應當一次性告知群眾所需補齊的材料,異地受理點受理居民身份證換領、補領申請后,及時將受理信息傳送至申請人戶籍地公安機關,戶籍地縣級公安機關及時審核簽發。
看過“天津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