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及答案
青海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一)
現在年輕人清明節都喜歡出游或待在家里,不愿意參加清明祭祀活動,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個清雅深沉、詩意濃郁的節日,祭祀習俗一直被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現在的年輕人清明節的風俗較冷漠,清明節喜歡出去旅游或待在家中,這種現象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
尊重先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清明節意味著一種尊重生命的儀式,其主要內涵在于向己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思念與敬意,在祭奠先祖的同時,追憶過去,使人們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說清明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人重孝道,講求慎終追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祭拜祖先。孝敬老人,敬重祖先,這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良傳統應該發揚光太。”
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清明節,其全部意義不僅僅是祭祀,還包含踏青、春游的內容。寄托哀思不拘泥于形式;讓生活充滿鮮活的色彩,畢竟也是先人對后人的希項所在《并且,現在社會五花八門、古怪、庸俗的祭奠方式散落在不少墓地前,“筆記本電腦”、各款“手機”、各種“冥幣”、“麻將”,在公墓外的一些攤位上,“奔馳轎車”“豪華別墅”也都明碼標價,給清明節平添了污濁之氣。
年輕人不愿參加祭祀活動,一方面是因為今天的年輕人或許多數都知道屈原,可沒有幾個知道介子推,對清明節的傳統文化和習俗認識不夠;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加速轉型期,帶薪休假制度還不是特別完善,很多企業都沒有落實,民眾休假的權利沒有得到保證,因此很多民眾利用國家法定假日在家休息或出門旅游,以放松日常工作的勞累。
因此,清明節的傳統文化和習俗應得到大力的宣傳,加強輿論引導,廣泛宣傳清明文明祭祀活動,并且應該注重其核心價值,而不能拘泥于民情中負面的表象。同時,健全帶薪休假制度保證群眾的休假權利,讓民眾在法定假日中能有心思和心情去干該干的事情。
青海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二)
【熱點概述】
公安部、交通部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試點小型汽車駕駛人自學直考。就外界關注的學車過程中駕駛員和行人的安全問題,《意見》也做了限制性規定:允許個人使用加裝安全輔助裝置的自備車輛,在具備安全駕駛經歷等條件的隨車人員指導下,向公安機關領取學車專用標識和駕駛證明后,按照指定的路線、時間學習駕駛,并直接申請考試。這意味著,近年來屢屢傳出的駕照自學直考終于從紙面走到地面了。
【題目模擬】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小型汽車駕駛人自學直考。這讓社會呼吁多年的駕照“自學直考”成為現實。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綜合分析中關于國家政策理解類型的題目,主要考察考生對于國家出臺政策的關注與理解,考查考生能否透過現象看清問題背后的本質,能否看清這個政策有助于一舉打破傳統駕校中一家獨大的社會現狀,從中找到利弊之處,讓此政策真正完善,對于我們事業單位的考生而言,難度確實不小。
為此,公務員考試網從以下來教你如何作答:
一是點明本質即這個問題究竟說的是什么,它究竟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們的態度該如何,是支持反對還是理性看待又或是值得我們借鑒,上面熱點問題我們就可以這樣表達:
駕考改革,是公安部、交通運輸部推出的一項重大社會法制改革,是對國家簡政放權的積極響應,更是便民利民很好體現;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讓其可以盡快落實到位。
二是分析現狀背景,找出利弊之處,之所以出臺的原因,對于社會的影響:
傳統的駕考一直采取的是駕校包辦培訓考試模式,這種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傳幫帶”作用,為社會培訓出了大量合格的駕駛員;但隨著社會可以購買汽車的人群日趨增加,汽車的使用越來越加普及,駕駛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基本技能之一,社會人群對于駕考的需求越來越多,如果再繼續使用傳統的駕校模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當前時代的要求,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權力尋租和腐敗的問題。例如:駕校亂收費、學員排隊等車難、教練態度粗暴、考官作風差,以及形形色色的送禮問題越發突出,甚至幾乎已經成為常態。駕校的壟斷式的作風讓我們消費者越來越加不滿,改革也就提上了議程!
三是分析原因何在。這樣的現狀是好還是壞,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一方面是駕校、教練及交警部門的人員相互勾結,結成一條利益鏈,嚴重侵犯了民眾的合法權益;另外一面通過收受禮金而拿到駕照也衍生出來越來越多的“馬路殺手”,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四是問題的存在我們得進行解決。是以駕考改革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絕對是勢在必行的,也是一項深得民心的改革。我們為了能夠讓這個舉措可以更好的落實,我們還得做好幾個方面:
第一、提升預約服務平臺的技術支持,讓自學直考、自主預約,考試程序等過程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的監督;
第二、加強資格的審核,制定完善的對于教練資質的考核,車輛的準備,練車場所的設置,讓這個舉措可以真正落到實處。
當然這個舉措不是朝夕就可以完善的,我們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做好后續的督查工作,不斷改變完善,讓自學直考這一政策盡快在全國普及。
青海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三)
【背景資料】
2015年1月20日,成都一條步行街拼出長185米、寬7米的巨型“糖果地毯”,號稱世界上最長、面積最大。活動主辦方表示,274萬顆彩紙包裹的糖果在展覽后,將分發給公眾和貧困地區的孩童。但出乎意料的是,垃圾回收倉庫卻最終成了受潮糖果的歸宿。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近年來,最大份辣椒炒肉、最大剁椒魚頭、最大南瓜餅……地方制作美食“世界之最”的新聞層出不窮。這些靠“人海”或“錢海”戰術破紀錄的盛大活動背后,不僅有熱衷炒作的企業身影,一些地方政府也樂此不疲協辦“站臺”。
吉尼斯紀錄,本意是鼓勵人們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然而在這些部門和企業的眼里,卻變異為盲目求大求怪的游戲。有內涵的“世界之最”才有價值和意義,用砸錢、堆人、拼場面等粗放方式打造出的“世界之最”除了滿足虛榮心,幾乎沒有什么實際價值,更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當下社會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
近年來,中國社會中的吉尼斯熱保持了升溫態勢,但一些挑戰吉尼斯紀錄的群體和機構功利性太強,很多情況下明顯缺乏“底線意識”。折射出部分國人一味追求眼球效應而罔顧勤儉節約和創造價值的功利化思維與浮躁心態。全國各地申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其中不少不是搞“人海戰術”,就是搞“錢海戰術”,或者搞“量海戰術”。這種一味求大、求高、求快的低俗政績營銷,違背了中央“八項規定”中關于“反對鋪張浪費、厲行勤儉節約”的精神,違背了反“四風”中“不圖虛名,不務虛功,堅決反對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的要求,也與“三嚴三實”中“謀事要實,不脫離實際”的主張背道而馳。
盡管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全國還有七千萬人沒有脫貧,人均糧食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偏遠貧困地區仍有許多吃不飽飯的孩子,像這種以勞民傷財、浪費糧食為代價刷新吉尼斯紀錄的活動,還是不搞為好。
看過“青海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