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含答案
江蘇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一)
【命題模擬】
對于某地交警將民眾的交通違法行為制作成“大頭貼”并配上搞笑的表情與詼諧的網絡語言來進行曝光的做法,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對于屢禁不止的交通違法行為,相關監管部門也是為此而操碎了心,某地交警現在別出心裁,將民眾的交通違法行為制作成大頭貼的方式進行曝光,在監管形式上無疑又是一種創新之舉,對于民眾也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意義,值得點贊。
交通行為的文明與否,是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建設交通文明,是全社會所必需,乃每個公民之責任。交通安全,與我們每個人都密切相關,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然而,相當一部分人卻缺乏交通規則意識,不能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從而給自己也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安全隱患。相關管理部門也一直在呼吁大家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同時也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對這些行為進行監管,但民眾的違法交通行為還是屢禁不止。為此,某地交警別出心裁,將民眾的違法交通行為制作成大頭貼的方式,并附上搞笑的表情和詼諧的網絡語言發布出來,著實給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一來這種形式確實是一種監管創新之舉,相較那種過于嚴肅和說教的宣傳標語來講,這些大頭貼的形象生動在帶給大家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充分突出了法律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普及了交通安全常識的同時也讓大家從中體會到監管部門的良苦用心,對于那些有一定悟性的民眾來講,也可以達到使其進一步認識到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并積極守法踐行;另一方面,這種做法將大家的交通違法行為通過大頭貼的方式發布出來,也讓當事者深感慚愧,畢竟我們國人還是很在乎面子的,而且這些表情包都是通過網絡的途徑進行傳播,大家一傳十十傳百,極大地擴大了宣傳覆蓋面,從而使得當事人以后也不敢再犯。所以這種方式如果運用得當,從很大程度上,確實可以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保持道路交通安全暢通,保障民眾的出行安全,積極倡導民眾遵守交通法律法規,是要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而且這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們進行長期的努力。因此,要想更好地達到人人遵守交通規則,創建和諧文明的交通環境,我們仍然任重而道遠。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廣泛深入宣傳道路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規,提升道理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在人民心目中的關注程度和地位。第二,交通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依法行政的力度,尤其是進行行政處罰時能達到處罰和教育的目的。第三,立法部門也要積極研討目前社會廣泛存在的“中國式過馬路”等各種“中國式”的交通問題,并盡快出臺進一步的監管法律,從而為執法部門加強執法提供法律保障。最后,我們廣大民眾也要從自身做起,積極爭做遵守交通法規的好公民。
江蘇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二)
【熱點鏈接】
2016年11月30日開始一片名為“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的文章在朋友圈瘋狂的轉起,一日之間刷爆了人們的手機屏幕。然而,時隔不足一日,另一篇名為“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真相你也給我站住。”再次被瘋轉……僅僅不到三天的時間《羅一笑,你給我站住》一文的全部贊賞資金共計2525808.99元。最終,“經過深圳市民政局、羅爾、劉俠風和騰訊的四方協調后,羅爾和劉俠風將退回所有的網友贊賞資金”。羅爾再次向公眾道歉,羅一笑事件算是有了一個結局,但因此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
【試題模擬】
關于羅一笑事件,有人說:網絡給慈善營造了一個新環境,讓人們的愛心迅速傳遞。也有人說:再也不相信什么捐助了,都是騙人的。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羅一笑事件的背后,確實讓我們看到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讓募捐有了便捷的途徑,但是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值得重視,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對慈善失去了信心。
借著一篇“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的文章,再不足一周募集到了 200多萬元的善款,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社會愛心依舊在傳遞,也看到了互聯網給募捐營造了一個快速便捷的平臺,讓人們的愛心能夠快速的聚集,給需要幫助的人以關懷。但是,隨著劇情的一再反轉, 網友的強烈質疑,最終善款被退回,也讓我們看到了個人求助在當今社會中存在了頗多問題。如果任其發展,不僅僅是由于網友的憤怒產生的網絡暴力給羅爾本人造成的傷害,更是讓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患兒受傷,人們會因為一次次的“鬧劇”推到內心對于個人求助的信任。此事的發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我國的慈善法對于個人求助的規范是存在空白的,在我國9月1日出臺的慈善法中,網友打賞并不屬于募捐行為,沒有對于個人求助,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全面性出現問題進行必要的規范。其二,我國的慈善組織公信力不強,郭美美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讓國民對于慈善機構的救助產生了質疑,更多的人愿意選擇直接捐助。其三,個人在募捐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經驗與指導,對于募捐的金額沒有必要的限制。
我國的慈善建設尚處于摸索階段,網絡個人捐助暴露出的問題引發我們的質疑,但我們不能因此失去了對于慈善事業的信心,應該進一步的完善我國的慈善建設。首先,慈善法應對與個人捐助的過程中,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等進行規范,如出現惡意的造假炒作等行為要依法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其次,我國的民政部門要聯合網絡平臺加大對于個人捐助的監管,信息的調查收集認定工作,做好信息的監督核實工作。根據實際情況發起募捐。再次,政府應該加大對于慈善事業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社會慈善捐助體系,做到信息公開,專款專用,專人專責,樹立慈善機構的公信力。最后,我們也要不斷的完善大病醫療的救助制度,及時更新擴大大病醫療救助的范圍,給每一位公民扎實的保障。
江蘇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三)
【熱點背景】
媒體報道,江蘇常熟很多服裝廠通過中介從云南等地購買童工。那些十幾歲的孩子在工廠里沒日沒夜地干活,只要不聽話就會挨打;他們不干到年底就拿不到工資,被扣押身份證、銀行卡和手機以防逃跑,甚至遭受暴力……
【媒體分析】
或許卷入輿論風暴的工廠會被處以罰款,童工會被送回老家,但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想過接下來的故事——工廠很可能等風頭一過繼續購買童工,那些被送回老家的孩子要么只能重回貧窮生活,要么會去別的工廠“再就業”。圍觀者熱衷于給出各種藥方,比如呼吁政府加強監管,呼吁加大對西部貧困地區的精準扶貧力度,呼吁用政策保障貧困孩子入學,可問題是,這些建議要么只能管一時,要么短期內看不到成效。或許正因為如此,那些童工在受訪時完全不信“讀書改變命運”那一套。如何解決童工問題,我也給不出多么高明的意見。我只是隱約覺得,無論是媒體、網友還是監管部門,都不應該把這個問題看得太簡單。而且可以確定的是,有那么多孩子被迫成為童工甚至“樂于”當童工,一定說明我們的社會在某些地方出了問題。至于問題該如何妥善解決,對政府部門來說是一種考驗。
【參考解析】
貧窮就像是一種疾病,在欠發達地區一輩人一輩人地傳染,讓身處那種境遇的人們有著看不到邊的絕望。對一些童工而言,在家里其實感受不到什么溫暖。這一方面是因為物質極度貧乏下溫飽難以解決,另一方面則是某些“越窮越生”的父母無暇關愛那么多孩子。在城里人聽到“當童工有肉吃,不想回家”倍感心酸之時,一些山里娃卻說出了當童工反而比在家“好”、寧可在工廠“當牛做馬”的殘酷現實。理解了這些,就不難理解為何一些童工被解救后還會選擇“再就業”。無良企業與老板恰恰瞄準了這一點,對童工可勁兒地欺壓與剝削,血汗工廠必須被嚴懲。坦白說,讓這些學習底子差、教育環境差、家庭條件差的孩子重回校園,指望他們讀書改變命運,并不現實。讓這些孩子接受職業技能教育,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讓已滿16周歲者“半工半讀”,可能是更有效的幫助。
看過“江蘇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