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
海南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一)
2016年夏天,山東臨沂女生徐玉玉以568分的高考成績被南京郵電大學錄取。19日下午,她接到了一通自稱給她發放2600元助學金的陌生電話,由于在此前徐玉玉曾接到過教育部門發放助學金的通知,并接到過來自教育部門的電話通知辦理了助學金相關手續,徐玉玉信以為真,按照對方要求,將準備交學費的9900元打入了騙子提供的賬號。在遭遇這場“助學金”騙局后,徐玉玉不幸心臟驟停而猝死。
【題目預測】
“準”大學生徐玉玉在被南京郵電大學錄取后,被騙子以“發放助學金”為由騙走9900元學費,對此事件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本題重點考察考生對社會熱點事件的感知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需要考生透過事件表象深刻剖析事件成因,并在政府管理的角度對此類社會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參考要點】
1、提出觀點:徐玉玉等電信詐騙案件暴露出我國在個人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短板,年輕生命的離世令人痛惜。
2、論證觀點:電話詐騙案例不僅使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受到威脅,也不斷挑戰著法律的權威和政府管理的智慧。此類事件的發生既暴露出我國電信運營商在手機號卡發行、管理及網絡提供方面的疏漏,又體現出倒賣個人信息黑色產業鏈的利益沖動,更突顯了我國現有法律框架對“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缺乏細化規定。
3、落實觀點:杜絕電信詐騙需要各方聯動,共管共治。首先,需要電信運營方加強手機號卡的管理,切實落實實名制;其次,需要立法部門完善個人信息安全法,增強法律的震懾力,提高犯罪分子違法成本;最后,必須加強對老年人、學生等弱勢群體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每個人的風險防范意識,防止電信詐騙的悲劇重演。
海南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二)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某日上午,在從達州到成都東的D5185次動車上,四川達州石橋八旬老人李某,準備到華西醫院看病,因節后人多只買到達州到營山座位,后借座鄰座。到南充后,被剛上車的年輕貌美女大學生“請”起來,老人女兒懇請能否擠一擠,被拒。老人挽扶著往后走,后面兩排年輕人也沒有起身讓座。大約5分鐘后,前面一中年男子將老人讓到自己位置。老人女兒說:“年輕人啊,應該多學學。”結果遭到美女反擊,“坐自己位置錯了嗎?!”后感覺委屈的大學生流著淚給朋友打電話講遭遇。
隨后,圍繞女大學生該不該給老人讓座,引起了網友們熱議。
【命題預測】
近日,一女生因乘坐動車時拒絕為同車老人讓座,受到老人女兒的責怪。老人女兒稱,母女二人購買的是站票,老人是乘車去看病,年輕人應該懂得禮讓。是否該給這位老人讓座引發社會熱議,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題思路】
1、提出觀點:事件中的女大學生為動車座位支付了經濟成本,有選擇是否讓座的自由,老人女兒及社會輿論不應對其進行道德綁架。當然,如果在此種情況能主動讓座則更能彰顯道德涵養。
2、論述觀點:動車座位在乘客購票過程中按市場交易的規則分配。交易時乘客有機會根據自己的支付能力及相關意愿進行選擇,購票后享有對應的使用權利,所以女生有權拒絕讓座。用弱勢博取認同,要求女生讓出自己的應有權利是道德綁架,并不可取。
當然,這并非提倡此種情況下我們都不可讓座。文明社會在利益的理性計算之外,也呼喚人們發自內心的道德情操。因此,若當事者能主動讓座非但不錯,且更顯人性光輝。
事件之所以持續發酵引發廣泛關注跟當下社會環境息息相關。這一沖突在民眾權利意識覺醒和社會道德滑坡的背景下產生,并經現代媒體傳播放大,引發熱議自然不難理解。同時,這也是當下民眾道德和權利焦慮的一種表現。
3、落實觀點:對于這一矛盾可多角度探討解決途徑,如老人及其女兒可以請列車工作人員提供幫助;老人女兒應事先考慮老人的身體狀況,購買合適的車票;政府加強宣傳引導,強化民眾道德意識和規則意識等。
海南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三)
【背景鏈接】
11月8日,在漳州市老年體育活動中心對面,出現這樣一家超市——漳州市首家愛心慈善超市。在這家慈善超市,困難戶憑愛心傳遞卡每月可領物品5件。除此之外,他們還可將困難的心愿填寫在心愿榜上,讓愛心人士和志愿者認領后,幫助實現心愿。而慈善超市向愛心人士發放“愛心積分存折”,愛心“零存整取”,可以兌換現金。(11月9日《閩南日報》)
【參考解析】
漳州市首家愛心慈善超市不僅堅守慈善特色,還承擔著慈善捐贈者與貧困戶需求相對接的橋梁作用。不但如此,慈善超市還將采取“愛心存折”的方式激勵人們加入慈善隊伍,令人期待。不過,從其他地方慈善超市遭冷遇的尷尬來看,漳州市慈善超市未來的命運還是讓人擔憂。
據悉,慈善超市模式起源于美國。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處理、銷售市民捐贈的舊物,并將銷售這些物資得到的善款全部用到社會慈善事業上。在西方一些國家,慈善超市作為一種成熟的籌集善款形式,受到廣大民眾的認可和支持,也為改善殘疾人和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來,慈善超市作為一種探索被我國的慈善機構引進國內,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宣傳、不倫不類的身份,以及不透明的利潤去向,導致大家對慈善超市的不感冒。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乞丐騙子、網絡募捐、紅十字會負面新聞不斷,令慈善超市步履維艱。可以說,初衷良好的慈善超市在我們國家遭遇了水土不服,很多人一提到“慈善超市”,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騙人”這個詞。
事實上,雖然目前我國的慈善機構的監督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甚至有人打著慈善的旗號招搖行騙,但這不該是我們放棄愛心的理由。就拿漳州市這家慈善超市來說,它并非民間的沒有任何監管的“慈善超市”,而是由漳州市民政部門和市慈善總會負責監督和運行,透明度必定很高,也會自覺地接受捐贈者及其他網友監督,因此,我們無權先入為主地把它與“騙人”聯合在一起。
顯然,國家的慈善監督、管理機制日臻成熟了,如果我們談到“慈善”就聯想到“騙人”,從而消極對待,甚至用負面思維影響他人行善,我們整個社會的愛心沒有了,那將是另一種悲哀。就慈善超市而言,只要里面的商品價格合理,質量優良,我們就可以放心購買,因為你在購買慈善超市的商品的同時,也付出了一顆愛心。從這個角度看,慈善超市更需要“慈善”看待,至少我們不能太消極。
看過“海南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