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
江蘇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一)
【參考解析】
北京“提前供暖”而且費用由政府埋單,這給寒冷的深秋送來了暖意,更給民眾送去了溫暖。雖然提前一天供暖,會給政府帶來近億元的費用,但帶來的效益不是用金錢來計算的。
強冷空氣提前到來,在這個節骨眼上,也是考驗政府心中是否有民眾的時候。打個也許是不怪當的比喻,就像天氣發冷了,父母擔憂自己在外工作的孩子挨凍,便不遠千里,送去衣被。也就像有孝心的子女怕父母冷了,給父母添置過冬衣服。在寒冷時節,及時給民眾送去“溫暖”,體現了黨委、政府對民眾的關懷,更體現了政府民生理念和服務意識的提高,是一種心系百姓權利的責任擔當,讓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供暖工作一直以來是涉及到千家萬戶,關系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供熱事業是直接關系社會公眾利益的基礎性公共事業。冷空氣到底什么時候來,雖然不是人為決定的,但也是檢驗城市管理者是否有愛民之心,是否有良心和責任心的時候。現在,一些政府熱衷于搞“錦上添花”的表面文章,喜歡搞政績工程,而偏偏像供暖這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提前供暖不像某些地表上的“政績工程”那樣顯眼,反而要花去大筆的錢。
其實,提前供暖,雖然上級領導不一定能看得到,感受得到,而老百姓最能感受得到。如果大冷天老百姓受凍了,當地政府平時即使做了再多的工作,老百姓心里肯定還是有怨氣的。因為,北方寒冷的時節是百姓最最難熬的日子,不僅可能會被凍傷,而且夜里常常被凍醒,白天也無心工作,會讓民眾對政府失去了信心。北京摒除城市供暖管理中一直沿襲的計劃經濟時期按日歷供暖的剛性機制,以天氣變化為風向標,不僅提前供暖,而且由政府埋單,著實令百姓感到溫暖,也說明政府的工作理念與時俱進。
關心民眾“冷暖”,最直接的民生“冷暖”就是供暖工作是不是做到了位,是不是能夠讓民眾滿意,而提前供暖則充分體現了政府民生理念和服務意識的提高,是一種心系百姓權利的責任擔當。提前供暖,讓百姓告別冬日“冷冰冰”的尷尬,使百姓溫暖過冬的民生福祉從愿望變為現實,當民眾享受融融暖意時,自然會對政府的工作與作風深表敬意,無形當中,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得到了新的提升。
江蘇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二)
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2016中國睡眠指數》顯示,23%以上的中國人有熬夜習慣,特別是一部分“夜貓子”,夜越深,精神頭越足,他們可能會選擇上網聊天、看影視劇、打游戲或者通宵KTV等。為此,有關專家指出:“夜貓子”玩的是命,每晚睡4小時以下者八成短壽。(11月4日中國廣播網)
【參考解析】
所謂“夜貓子”,是指那些嚴重睡眠不足的人。他們把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規律完全被顛覆,貌似分不清白晝和黑夜。美國研究指出,每晚睡眠不足4小時的成年人,其死亡率比每晚能睡7~8個小時的人要高180%,而睡不夠的人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由此可見,其危害是不堪設想的。
既然“夜貓子”玩命危害這么大?但為啥警醒不了那些嚴重睡眠不足的人呢。說句直話,除一部分人因工作、學習外,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拿生命做賭注,或者說是透支自己的健康。君不見,KTV、迪吧、歌廳夜夜人流涌動、揮霍青春,夜市餐飲把杯交盞、熬夜傷身,打牌賭博通宵達旦、睡眼惺忪,玩手機、打游戲、看視頻夜以繼日、神志不清……像這樣長期如此,以犧牲睡眠為代價,折煞的是不是自己的身體以至于生命呢。
可能有人要問,一個人究竟需要多少睡眠時間才合適?筆者百度了一下,得知雖然沒有絕對的標準,但無論如何,保證總的睡眠時間是絕對必要的——每天7~8小時睡眠時間。這也是人們常說的關于睡眠最重要的金科玉律。
是不是所有睡眠不足的人都在有意玩命呢?不是。現在中小學生睡眠不足,與當前教育體制有一定的關系。為了讓祖國未來的公民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加快教育體制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迫在眉睫。也有一部分因工作需要加夜班者,部門和單位要安排好他們足夠的休息時間。因為人是鐵飯是鋼,一夜不睡好渾身無力量。
不過話說回來,“夜貓子”玩命短壽實不可取,甚至丟命并非危言聳聽。在現實生活中,熬夜丟命的悲劇一再為我們敲響警鐘:湖北一小伙子打了4通宵麻將猝死在家門口;江蘇常州一名女子因連續熬夜看球賽猝死;中國傳媒大學一名25歲的學生因經常熬夜猝死。因此,真心希望那些“夜貓子”,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戒掉不健康的惡習,為了國家、社會、家人和自己,嚴格遵守睡眠的金科玉律,每夜睡一個好覺,快樂健康每一天;工作學習勁頭足,早日實現美好中國夢。
江蘇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三)
11月2日下午,綏德中學舉辦高三年級成人禮,而在當天上午,高三學生家長被召集開家長會,并由各班家長委員會出面收錢,稱這個錢是給老師的“辛苦費”,當天大多數家長都交了錢。對此,綏德中學校長王鵬喜稱,學校對收費的事情毫不知情。綏德縣教育局黨總支書記霍亞利稱,該行為明顯違規,將安排人員調查,如查實將要求退錢。(11月3日《華商報》)
【參考解析】
學校給學生舉辦成人禮,把家長召集過來見證孩子成長,本來是一件歡天喜地的事情,卻被所謂的收“辛苦費”潑了冷水。突如其來的收費不僅讓家長們一頭霧水,滋生不滿情緒,也讓學校“教育亂收費”的底褲暴露無遺。
學校這豈不是在公然的為自身謀私利?還自認為把“收費”的板子打在學生和家長身上是順利成章的事情,令人咋舌,更讓人生疑,學校方面敢公開露出如此嘴臉,哪來的自信?哪來的膽量?顯然,學校方面已迷失本心,而隱藏在其背后并支配其“教育亂收費”行為的混賬邏輯則更讓人擔憂。
據了解,學校向家長收“辛苦費”是為了補償老師,收取的金額都是按照老師補課的時長來計算的。補償老師是可以的,但問題在于為什么要讓學生家長出這份錢?我國教育部門有嚴格的規定,無論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非義務教育階段,超時給學生補課或滯留學生在校,學校都不應該額外收費。
其實大多數學生補課,都是學校方面強制的,與其說是為了學生的成績更好,不如說是為了保證學校的升學率。還有,如果學校方面是在按照規定正常安排補課,那其帶來的財政虧空也應該跟教育部門反映,協商,尋求適當的補貼。可現實卻把矛頭指向了學生和家長。這種情況下,“收辛苦費”實質上就是一種強收費,無憑無據,過分無理。
而面對家長的交錢疑問,學校老師竟以“家長應該慶幸能靠上綏德中學這棵大樹”的說法來回應,如果家長不愿意交錢,老師則認為,你不搭理我,我為什么要搭理你。其背后自以為是并略帶脅迫的意味已經表達出來。顯然,在該校老師潛意識里,金錢竟成了教師自身決定教育質量高低的衡量標準,學校向學生家長收取“辛苦費”理所應當,教育的所謂“過度付出”就應該讓錢來補償。
談到這,學校收“辛苦費”背后的混賬邏輯已經顯現出來。其實質上就是“挾教育要錢”,并把教育這一高尚的事業當作脅迫學生家長,為自身謀私利的資本。其實,當教育可笑到用錢來衡量時,一切基本的價值觀和理念都會被打臉,迎來的只會是自毀和傷害教育。
在這一邏輯下,學校方面“抬升自身”的思維已經過分到了漠視規定、漠視現實的地步,而與其相對應的一方面,本質上也是在“貶低教育”“貶低學生”。他們的教育理念已然被利益侵染,“學生為本”的教育追求在利益面前顯得格外卑微,這讓人實際的感受到教育“過度利益化”的悲哀。這還談何教育的本真與初心?一個充滿著銅臭味的學校,社會的認可的信任又從何而來?這其中利害,學校方面需要好好掂量。
綏德中學作為一個省重點中學,教學質量和財政情況比大多數學校都要好,其尚且如此,走不出“挾教育謀私利”的混賬邏輯,教育的初心也會被利益圍困,陷入思維上的誤區。那其他學校又當如何?恐怕情況不容樂觀。因為“教育亂收費”行為也不會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就已經折射出這種邏輯在基層教育單位的隱患。而面對共性的困境,我們的教育部門不能一味的禁止,還是要正視這種現實邏輯狀況,堵疏結合,解其憂,正其心,才能去除惡疾。
看過“江蘇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