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及答案
四川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一
一大四畢業生大學四年考了65個證書,證書摞起來高達1.3米高。他并不是高分低能的人,大學期間在校團委、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工作過,還擔任過一家大企業董事長助理,但是他卻仍然找不到工作。一位考上985院校畢業的研究生學長一語道破“天機”說學歷遠遠比證書重要。對此現象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這位考了65個證書的大學生不論在學習方面還是工作方面能力都很強,但是畢業的時候卻找不到工作,投遞的簡歷都石沉大海。這位大學生的遭遇讓我們不禁要發出感嘆,到底是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其實答案很顯然,能力當然比學歷重要,但是社會上卻存在很多不看能力看學歷的現象,一些公司企業的HR都青睞于985、211等大學的畢業生,一方面是因為在大家的觀念里認為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綜合能力比較強,未來的成就比較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名牌大學的學生有比較好的人脈關系,在我國這個凡事都講人情關系的國家這點顯得尤為重要。但現實是部分名牌大學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現象,而一些非名牌大學生往往大學期間就到社會上去歷練打拼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僅憑學歷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個人才,是遠遠不夠的。古人有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對于一個人才來說,最重要的是他的能力,而不是其他。
近日,說要在社會上形成“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說的這句話就是對能力的肯定。所以我們的企業學校政府都要肯定能力,看重能力,避免此類學歷遠比證書重要,學歷比能力重要的事情發生。同時,我們的大學生也要注重在大學期間就提升自己綜合能力,不要一味沉醉于考證之中,要多參與社會實踐。
四川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二
【熱點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教師隊伍建設專題評估報告近日公布。報告指出,資格考試改革和定期注冊制度改革提高了教師準入門檻,破除了教師資格終身制,提升了教師隊伍的質量和水平。在全國,目前已有22個省推行。
【面試預測題目】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教師隊伍建設專題評估報告公布,報告中破除了教師資格終身制,將教師道德水平作為注冊考核的標準之一。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是我國選拔和考核人才的重要標準,對于教師隊伍也不例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報告要求,將道德水平作為教師注冊和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對教師資格改革的重要舉措。從這個意義上講,此次教育部提出的“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的相關舉措深得人心。
作為一個教師,如果不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很難做到愛護學生,言傳身教。所以,將道德水平納入到對教師注冊和考核中,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師的道德水準和學校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社會上起到帶頭示范作用,讓道德文化成為社會推行的風尚。
但是,只是做到以道德水平來考核教師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考核的主體不夠廣泛。目前具備考核資質的主體還是以學校、教育部門為主,這種權力集中的考核模式,無疑注定了考核結果難免失真,同時失去民眾監督的考核,會失信于民。
另一方面,考核的成本和難度較大。道德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包括教師個人、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方方面面;而且在考核的時候容易因為造假,使得考核結果失真,倘若真能取證,這期間的時間和投入成本又另當別論,增加了管理的成本,使得考核最終難以實行。
因此,在實施相關注冊和考核改革的各項舉措過程中,必須堅持多措并舉,才能保證考核體系的不斷完善。
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考核制度設計。比如,在考核道德水平過程中,除了由相關證明之外,還應該增加教師自評、社會普評等考核內容,將道德素養真正落到實處,而不是成為走過場。
另一方面,學校需要不斷加大對教師隊伍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培訓。通過舉辦學習和實踐活動,讓整個教師隊伍樹立起“以德為先”的觀念,將對學校、對學生的愛推廣到整個社會中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職員工只有不斷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并且在教學實踐中去推而廣之,才能變小愛為大愛,變小德為大德,才能真正為實現科教興國和人才發展戰略貢獻一份力量。
四川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三
【熱點背景】
近日,一條題為“女孩痛斥醫院票販”的視頻在各大網站熱傳,引起網友的強烈關注,這則怒斥“黃牛”的視頻在擊中網友淚點的同時也擊中了大家的“怒點”。視頻中的女孩自稱到北京看病,等一天都沒掛到號。怒斥醫院票販子、醫院保安里應外合,“300塊錢的號,他要4500,我天”,說到激動處,女子哽咽了。這一視頻不禁讓人想起,2012年12月一名女患者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落淚央求記者打擊號販子。真是不一樣的患者,一樣的苦楚。對此,涉事的醫院回應稱,經醫院初步調查,此次事件無保安參與倒號的行為及證據。北京市衛計委則表示,對“號販子”現象尤其是醫療機構內部個別不法人員內外勾結的行為,始終“零容忍”。
這些年,諸多大城市向票販子宣戰,用網友的話說,“打擊票販子的行動數不清了”。一面是打擊票販子捷報頻傳,另一面依舊一號難求,患者依舊叫苦連天。解決醫療資源不均衡的矛盾需要時間,而眼前從技術上完善監管、懲處機制,獲得改觀,要有“立等可取”的決心。
去了醫院“一號難求”,節假日回家“一票難求”的同時,“黃牛黨”現象卻泛濫,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讀】
近年來,為了保證群眾利益,打擊票販的行動一直在繼續,但是仍然是一號難掛,一票難求,黃牛遍地。為打擊“黃牛黨”,實行實名制、不接受沖突行程購票、升級網絡購票軟件、預約掛號等措施不斷推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事實一再表明,黃牛仍然游刃有余,并沒有因為打擊而減少。歸根結底,對黃牛現象的治理,需回到“資源”二字。
真相并不是“沒有勾結就沒有黃牛”,而是“沒有資源緊缺就沒有黃牛泛濫”。黃牛的出現,只是因為“票”成為了一種相對緊缺的資源,這個時候,不管有沒有“內外勾結”黃牛都會出現在那里,黃牛的猖獗,病根仍在資源的過度集中以及高度稀缺,管理制度的缺失。歸根結底還是資源均衡配置及合理利用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黃牛”就仍將是我們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
“黃牛黨”不僅嚴重侵害了群眾的利益,也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因此必須根治,不能讓“黃牛”成為病人看病、回家過年的“攔路虎”。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懲處力度,使得打擊票販的行動真正有理有據有法可依。黃牛屢禁不止,正是鉆了法律的空子,“票”成為了稀缺資源,市場的需求,低成本高利潤,這些都促使“黃牛黨”鋌而走險,對于真正有需求的人們來說,就不得不高價購買,陷入這種惡性循環。要打壓“票販子”的張狂,只有法律鉗制還遠遠不夠,需要更多層面去設計,這需要一系列程序的公開、公正運用。對于醫院,可以將自己的院方資源通過網絡、現場公開等渠道公布出去,實時調整預約機制,合理分配資源。針對當前“黃牛”從線下轉戰線上的現象,除了需要完善相關法規,還要堵上技術漏洞,加強警方網絡監控力度主動出擊,不斷壓縮“網絡黃牛”生存空間。比如,針對“秒退秒搶”問題,需要改進票務系統功能,改進退票再購規則,讓“網絡黃牛”無法即退即搶,提高普通旅客的搶票成功率。除此之外,還要建立起監督機制,防止不法分子沆瀣一氣。問題總是在“變臉”,但早發現、早預防、早應對是不二法門,制度設計更科學一些、政策制定更周密一些,是治理“黃牛”現象的關鍵一招。與其打擊那些票販子,倒不如真正從自身系統內做一次全身心的凈化,調整運行程序,管住那些看得見、看不見的內部黑手,或許比單純的打擊票販子痛快的多。
看過“四川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