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務員面試考試模擬題及答案
青海公務員面試考試模擬題一
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型的關鍵期,從出口導向到內需拉動,事關民生利益。形勢倒逼我們必須從政治體制改革方面著手,理順權力運行關系,減少甚至剔除影響經濟發展的各種原生阻力。“把該放的權力放掉”,就是要激發制度和體制潛力,讓改革釋放出更多更大的活力,讓民眾享受到改革紅利,這是拉動內需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第一,“簡政放權”是權力外放,是自我革命的開拓者。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簡政放權”是自我革命的開拓者,它能激發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它能更好地發揮地方的作用,激發內在活力;它能推動經濟轉型,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內需潛力。
第二,“簡政放權”是強化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守護者。改革取消和下放權力是為了更有力地創新和強化社會管理,就是要編織一張覆蓋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把該管的管住管好,就是要加強和改善宏觀管理,優化行政管理流程,將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計上。“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對食品、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群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把該管的管住管好。”“簡政放權”既是增強政府治理、建設現代政府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和權威性,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有效保障。
落實簡政放權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凡是市場能干的就交給市場干,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政府要干那些市場干不了的事情。具體講,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要減少政府對企業微觀經濟行為的過度干預,減少不必要的審批。
第二,理順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原來政府包攬了大量的社會事務,現在要向社會下放權力,還權于民。這樣不僅能減輕政府負擔,還能培養公眾的責任意識。
第三,理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關系,下放權力,調動地方主動性,釋放地方活力,并讓地方政府的財力和責任相匹配。
第四,理順政府部門內部間的關系,解決職能交叉、職權不清、相互推諉扯皮等問題。
青海公務員面試考試模擬題二
近日,一段“車主掌摑快遞小哥”的視頻刷屏了。并非因為熱鬧而被圍觀,而是一個頻頻動手打人、一個沒有任何反抗的對比反差,讓一場看似是非分明的糾紛變了味。2016年4月17日21時許,東城公安分局東花市派出所接事主報案稱與人發生糾紛并被掌摑。警方迅速開展工作,將于事主發生糾紛并動手打人的李某(男,57歲,本市人)傳喚到派出所。經審查,當日上午,李某駕駛的機動車與事主駕駛的電動三輪車在東城區某小區外發生剮蹭,李某遂借故辱罵、毆打事主。
目前,李某因尋釁滋事已被東城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
【題目預測】
對于快遞小哥連續被掌摑事件,你怎么看?
【參考分析】
背景:
現代社會流動性大,社會節奏變快,發生點摩擦糾紛在所難免。
原因及影響:
發生摩擦,人們急于跟人爭執,卻忽視人與人交往最基本的教養和禮節,“得理不饒人”“無理賴三分”的現象屢屢出現,不僅讓當事人受傷,也讓關注者氣憤。不要忘了,有理沒理,都得講禮。若稍有沖突,就罵臟話、扇耳光、毆打人,粗暴發泄情緒,傷害他人健康,這已經不是“講禮”和“講理”的事,處理不好,還涉嫌違法。
落實觀點:
1、禮節支撐,建立友善氛圍:遇到沖突,當事人多一點心平氣和,少一點暴戾之氣;
多一點協商處理,少一點拳頭思維,這社會才能更友善。
2、法律思維解決沖突:發生了沖突,有事說事、有理講理,這本身也是講規則,運用法律的的武器維護自身權利。
3、情商解決矛盾沖突:控制情緒,別讓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別讓情緒沖破法律框架,擁有敬畏之心,既抱有善意,又充分尊重法律,如此進步的終將是整個社會文明。
青海公務員面試考試模擬題三
廣州曝光了“毒保姆”殺害雇主一案,犯罪嫌疑人何天帶涉嫌以肉湯下毒、尼龍繩勒脖子等方式殺害8名雇主,成為名副其實的蛇蝎保姆,該案件引發全國震動,也牽出了家政服務行業的潛規則。
“毒保姆案”固然暴露出家政業的亂象,但背后則是整個社會家政服務的粗糙與缺位,是政府公共養老服務的嚴重不足。據悉,廣州今年60歲以上的戶籍老人將逾140萬,加上投奔子女家而不在籍的老人,這一數字或將突破200萬,其對應的保姆服務需求無疑十分巨大。再加上家政行業亂象叢生,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亦沒有行業法規對其進行監管與約束,一些行業潛規則讓毒保姆有機可趁,鉆此空子的壞心眼保姆或不在少數。讓其肆無忌憚的殺害雇主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所謂的行業規定,即“做一兩天也要按一個月的費用來收取”。這樣這些毒保姆在到雇主家工作一周就將老人殺害,最快的獲得薪資。且雇主多為患病老人,雖然死亡很突然,但由于本身患病,所以家屬認為是病死或老死,沒有發現是被毒害,這也讓毒保姆心存僥幸。
【模擬試題】
近日,廣州家政保姆何某為得錢財先后殺害8名雇主,引起社會廣泛熱議,有人說這暴露出家政行業的潛規則,并非個例。針對“毒保姆”事件,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毒保姆案件,令人唏噓,也牽動萬千家庭的神經。現在不少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夾心層分身乏術,只能請保姆代勞。然而,請保姆省力卻不省心。虐待兒童、老人,隨意抬價、帶病上崗、偷竊等亂象迭出,更有甚者,為了謀財不惜殺害雇主。之所以出現如此之多的行業亂象,是由于諸多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我國當前的養老困境。由于我國421的人口結構和老齡化社會的加速,老人的贍養問題成為了當前整個社會的大問題。子女在外務工或忙于工作,無暇照顧生病或年長的老人,加上養老模式太過單一,社會養老機構收費較高且床位難求,所以大部分年輕人只得通過找保姆的方法照顧老人。
其次,進入該行業的門檻比較低。從業人員中,多是學歷較低、技能較少,受生活所迫到大城市求生的人員。這種供需不對等,導致買方市場的期待值一再被迫降低,保姆市場難以令人滿意。一個好保姆成了稀缺資源,不稱職保姆卻頻頻曝出。
最后,缺乏對家政行業的法律約束和監管。國家目前仍沒有明確出臺對于家政行業的管理制度和法規政策,更沒有明確的政府主體進行行業監管,導致家政行業成為了無人監管的行業,讓很多不合法不合規的家政公司和家政服務人員鉆了空子。
因此,若要從根本上避免家政行業亂象,推進家政行業更規范化、合法化、制度化,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養老體系,平衡養老服務資源,拓寬養老方式,結合社區養老、家庭養老、公益組織關愛、社會養老機構等綜合養老體系。政府承擔兜底責任,并積極推動社會公益組織的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非營利性的養老服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體系。另一方面,加速行業的立法和監管規定出臺,明確政府監管的主體責任,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提升行業整體的服務水平,尤其是對于高端的家政從業人員要實行行業培訓和資格認證,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切實保障行業的規范化,徹底消除毒保姆之殤。
看過“青海公務員面試考試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