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務員面試考試模擬題及答案
安徽公務員面試考試模擬題一
綜合分析類試題,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同時還考查考生對服務型政府的理解。本題中某省政府在改建計劃修改過程中,聽取民意的做法值得肯定。考生在作答時要從這一細微舉動中看出端倪,積極表態是不可少的,但也需要做全面的分析。
【解題思路】
首先,進行表態,這反映了該政府聽取民意、尊重人民意愿的為民思想;其次,論證何為服務型政府以及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意義;最后,進行拔高升華。
【參考答案】
某省政府聽取民意,對古舊街道的改建計劃進行了修改,這一“問政于民”的舉措,值得肯定和提倡。這反映了該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也是我們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具體體現。
溫家寶2009年初在和網友交流時說:“我一直認為群眾有權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對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意見,政府也需要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從大的方面說,決策和政策問題是黨和國家或者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生命線,也是人民群眾的生命線,更是我們當前打造和諧社會的基點。從小的方面上講,政府和群眾真誠溝通是對公眾權利的尊重,是對人民智慧成果的珍視。
但是,在我們的現實中,一些地方和一些具體部門與“兩問”要求還“相距甚遠”。諸如“一言堂”、“一個人說了算”仍是一些地方和一些具體部門決策中的“習慣做法”,個別領導干部仍用狹隘的眼光判斷事物,指揮行政,以致單憑個人好惡、情緒意志“拍胸脯、拍腦袋、拍屁股”的決策現象屢見不鮮,決策失誤教訓極其深刻。要讓人民擁護,要讓人民高興,要讓人民滿意就必須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將執政方向建立在傾聽群眾意見基礎之上,把群眾意愿作為決策的根本取向。只有這樣,才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才能感受最真實的民生,從而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人民性。只有讓人民當家作主,才不會陷入“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
問政于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在充分聽取群眾之計。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最能了解政府的是群眾,最有資格評價政府的是也是群眾。政府工作必須以民為本,絕對不能以官為本、以權為本。政府出臺的每一項政策,制定的每一項措施,都必須尊重人民的意愿,體現人民的要求;都必須以人民贊不贊成、高不高興、滿不滿意作為衡量的最高標準。
某省政府聽取民意,對古舊街道的改建計劃進行修改的做法值得肯定,各級政府只有加強與民眾的交流和溝通,傾聽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虛心采納群眾反映的問題、提出的建議,并以此作為決策的重要參考,切實為人民利益著想,服務型政府便指日可待了。
【參考解析】
本題的關鍵是要抓住事件背后的本質,即“問政于民”,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分析論證,才能使答題更有深度。如果只是就事論事,就會流于形式、無法切中要害。
安徽公務員面試考試模擬題二
【熱點背景】
近日,在湖南長沙,一位司機因為在城區道路行駛時亂開遠光燈,被交警罰其看燈一分鐘。一張疑似車主現場受罰看燈的照片也在網上流傳,圖文引發網友熱議。
【參考解析】
對于“罰看遠光燈”這樣的執法形式,很多網友甚至覺得罰看一分鐘遠遠不夠,應該受到更重處罰,讓“罰看遠光燈”成為不文明駕駛員的傷痛,才能有所悔改。這樣的想法和觀點,都存在問題。這其實是一種用不正確的手段來表達一種正確的訴求,只重視了結果,而忽視了過程。“罰看遠光燈”灼傷的不僅是不文明駕駛員的眼睛,還有法律的眼睛,以及執法的底線。
大多數人都對亂開遠光燈深惡痛絕。這是因為亂開遠光燈危害無窮,相信我們很多人都遇到過或聽說過過這樣的事情。一位駕駛員亂開遠光燈,導致逆向行駛的一位駕駛員將汽車發生事故。鑒于亂開遠光燈的危害,加大對這種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是需要的,也是需要引起重視的。
但是,執法部門的“罰看遠光燈”實際上就是粗暴的以惡制惡。不文明的駕駛員錯了,執法人員何嘗沒錯?
首先來說,“罰看遠光燈”不符合法律倫理。盡管說,對于亂開遠光燈都是深惡痛絕的。問題是,有哪一條哪一款法律規定可以用這樣的辦法懲罰駕駛員?執法需要嚴謹,執法部門不能和不文明的駕駛員處于同一個素質低下的層面。往小了說,這是執法者素質低下,往大了說這其實是對法律的藐視。對執法部門來講,法無授權不可為,執法需要授權。既然法律沒有給執法人員授予“罰看遠光燈”的執法權,執法人員就不能胡來。
其次來說,“罰看遠光燈”還是一種危險的行為。遠光燈的刺激是很明顯的。監管部門也經常在媒體上進行提醒,說是看遠光燈30秒,就會導致視覺出現問題,出現誤判。既然看遠光燈的危害如此之大,“罰看遠光燈”也就會是十分危險的。當這些不文明的駕駛員被“罰看遠光燈”之后,就會給視角造成傷害。這個時候,假如接受處罰之后,他們就開車上路了,如果因此發生了交通事故,該由誰負責?執法不是用不文明應對不文明,不是用暴力應對暴力,更不能采用以惡制惡的粗暴手段。
加強對亂開遠光燈的處罰是需要的。但是,一定要采取合適的手段。既然亂開遠光燈的危害如此之大,我們的監管部門何不將其納入“扣分”的管理范圍。就像查處酒駕、醉駕、毒駕一樣,對亂開遠光燈的行為,也實施扣除一定的駕駛分數的辦法。事實上,扣除駕照分數的管理模式,效果是明顯的。但是目前的困境是對于亂開遠光燈還缺乏一定的取證手段,存在監管難的問題,需要執法部門來探索。
“罰看遠光燈”照不亮交通安全之路,查處此類行為需要用正規的處罰來約束。“罰看遠光燈”灼傷的其實是執法眼睛,暴露了執法工作的任性而為現象。切記,法無授權不可為。
安徽公務員面試考試模擬題三
與固執、脾氣不好的人相處不容易,談一談你平時與這種人相處的事例,并說明你是怎么處理的。追問:從中你認識到什么?
屬于人際關系類題目,主要是測查考生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并兼有應變能力的考查。
【解題思路】
先列舉一個與固執、脾氣不好的人相處的事例,在講述事例的時候,要著重談“你”是如何處理的;然后談談與人溝通交流的認識。
【參考答案】
坦誠地說,與固執、脾氣不好的人相處確實不易,需要忍耐,更需要適應。在我的人生經歷中,這樣的人雖然不多,但與父親的相處卻伴隨了我20多年的時光。下面我就講講我個人的真實經歷。
我的父親是位脾氣固執的人,在我的印象中,父親認準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來。而且脾氣也不是很好,切合“嚴父”的稱呼。就拿這次報考公務員來說吧,父親的意見是不同意我報考公務員的,父親認為,進入公務員隊伍后會很清貧。因為我們家是在農村,父親希望我畢業之后進入企業工作,能夠較快的、較高地獲得報酬,補貼家用。這么多年的讀書生活,家里已經窮徒四壁了,因此父親堅決地反對我考公務員。
我深刻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覺得他的固執是為了這個家。畢竟父親年紀大了,再也不能干重體力活了。因此,我采取了以下的方式和父親對話。
那天,我買了一瓶老白干——父親的摯愛。我們坐在家里的白楊樹下,我給父親倒上酒,和他談起了小時候父親對我的關愛,表示我充分理解他的苦心,點點滴滴在酒間流淌。我列舉了很多的理由,說出了報考公務員是我的理想,從小父親就教育我做好事,做實在的事情。我告訴他,做一名公務員就是很好地為人民做好事,盡管要守得住清貧,但是只要為人民做事情,清貧點又有什么呢?茍利國家生死以,還在乎一點點的物質利益嗎?最后,父親在我的說服下同意我報考公務員。
今天我站在這里參加面試,離不開“固執”父親的理解和支持。從中,我深刻地認識到:交流中必須要有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多的是一種真情的流露、一種愛與愛的傳遞、一種純真的溝通。我們要拿出自己的真心、真情,才能夠獲得真實的交流。
【參考分析】
本題的重點是舉事例,關鍵在于突出自己的處理方式,由此體現自己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并做好追問的解答。考生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的能打動自己的例子,效果會較好。
看過“安徽公務員面試考試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