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及答案
海南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一
時政題型-社會現象
【參考要點】
1、我們要理性面對“官二代”、“富二代”事件。
2、從正面和反面兩個角度闡述對這兩個群體的討論,他們的確存在部分不良行為但其中也不乏正面典型。
3、從教育、輿論、社會環境的營造和政府管理四個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
【參考答案】
從兩名“富二代”飆車相撞,到事業單位限招“官二代”,從“富二代”集體炫富到“官二代”扎堆做官,社會上對“二代”群體的質疑和爭論也不斷地升溫。對于“富二代”、“官二代”,我們不能片面地說他們好或者不好,而應該理性全面地看待。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官二代”利用父母職權、“富二代”利用金錢優勢,胡作非為,肆意破壞社會公平,違背社會的法制精神。校園選妃事件、駕車撞人事件等關于“富二代”、“官二代”的負面報道頻頻見諸報端,這一定程度上使得“富二代”、“官二代”的形象在群眾心中固化,衍化成為“紈绔子弟”、“橫行霸道”的代名詞。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官二代和富二代都是不思進取或是靠父母立足于社會的,他們當中也不乏積極上進的。父母的光環沒有成為他們的負累,他們中有不靠父母獨立奮斗的人,也有努力成為成功的二代企業家的人。他們利用家庭富裕了他們充裕的資源、優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努力奮斗,實現了自我的價值。
“二代”問題之所以會引人關注,是因為其背后反映的是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問題。因此要平復對他們的過度曝光和議論,我們應該由淺入深進行解決。第一,社會教育要把“精英訓練”和“貴族教育”從知識灌輸向教育青少年做有責任的人上轉移,不讓他們在成長的路上迷失方向。家長、老師和社會要運用優秀傳統文化的潛移默化,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第二,媒體應起到一個很好的輿論引導作用,盡量減少炒作,而作為讀者的我們,也應當持一種冷靜的心態理智看待媒體報道。第三,要努力營造一個健康的社會環境,清除各種潛規則,堅決打消“官二代”、“富二代”中根深蒂固的有錢有權能擺平一切的念頭。第四,政府一定要努力打消社會的仇富、仇官心理,用制度之手消解身份的隔膜,共創更多公平的機會平臺與更多公正的政策通道,保障社會公平。
海南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二
一、熱點背景
近年來,我國的慈善事業對扶危濟困做出很大貢獻,但一些不規范的慈善活動將慈善事業演化為“名利場”,令人真假難辨,不僅損毀了慈善事業的聲譽,而且挫傷了社會愛心。
2015年10月份,“犬口救娃”的消息近日在網上關注度極高。出乎意料的是,在募集80萬元捐款之后,事情出現逆轉,傷者男友承認其女友救人一事是編造的謊言。消息一出,網友不禁感嘆“愛心再一次被愚弄”。
2015年5月底,“南京4歲女孩身患罕見疾病,其父母欲賣房救女”的消息,在南京網友的微信圈瘋傳,短短20天獲捐485萬元。不久托管善款的南京市浦口區博愛之家聲明解除善款托管協議,原因是女孩家長未能按托管協議,自行將款項撥付境外賬戶等等。
二、命題預測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十七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其中第三十一條規定禁止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個人公開募捐,引起社會廣泛熱議。對于此項政策,你怎么看?
三、參考解析
近年來我國慈善事業的公信力不斷下降,騙捐詐捐事件屢屢發生,而慈善法草案的出臺就像是下了一場及時雨,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劑良方,我們應該拍手稱贊。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有組織或個人自發組織募捐活動,例如遇到親戚朋友得尿毒癥、白血病等特大病,便發動全社會進行募捐。由于這種慈善活動的自發性和無監管性,使得騙捐詐捐現象頻發,甚至有人將治病剩下的善款轉為私用,用于吃喝玩樂出國旅游上,飽受人們詬病。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一是難以調動人民群眾的捐贈熱情,慈善事業將得不到長遠的發展,二是使社會之間的人與人更加的不信任,社會的誠信危機愈發加劇。而慈善法草案中規定了,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個人,不得采取公開募捐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通過法律為慈善正名,用法律來規范慈善行為。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慈善的組織活力,增強全社會的慈善意識,規范慈善行為,促進慈善事業的長遠發展,更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渲染良好社會氛圍,化解社會誠信危機。但是慈善議案并沒有把個人募捐這條道路給堵死,個人有需要向社會求助時,可以與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開展公開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管理。
要想真正完善慈善法,并且讓慈善法落地生根,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嚴格審定慈善組織。慈善組織要向當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民政部門要根據該組織的信用度、規模、人員等進行調查和審批,實行雙重登記制度,從源頭上把好關。
第二,要公開有資質的慈善組織。經過審定的慈善組織一旦通過后,要在各省級政府,各市、縣級民政部門進行登記,并在相關網站上公開,開通咨詢和監督電話,讓有需要的個人或組織能夠第一時間找到有資質的組織。
第三,要充分聽取民意,不斷完善草案。“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我們不能閉門造車,而要廣聽民意,讓法律的制定更加民主化和科學化,滿足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爭取讓草案成為定稿,盡早讓慈善法落地。
第四,提升全民的誠信意識。要在全社會范圍之內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橫幅、墻體廣告、公益廣告等進行宣傳,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自覺樹立誠信意識,不欺騙不欺詐,樹立良好的社會氛圍,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海南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三
【熱點概述】
由英國廣播公司制作、不久前紅遍網絡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充分對比了英式教育和中式教育。表示,他高興地看到,通過人文交流,中英兩國文化中的精華正在對兩國人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產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英國民眾通過英國廣播公司對中式教學法的宣介,認識到嚴師出高徒的積極效果。同樣在這部片子中的中國網絡的熱播,也讓中國民眾認識到張弛有度在子女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中國孩子玩的太少了,要讓他們多玩一玩。
【題目預測】
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講述5名中國教師用中國式教學法在英執教,引發老師和學生之間互不適應,一場關于中西方文化沖突和教育方式孰優孰劣的爭論在英國展開。對此,你如何看待?
【參考解析】
BBC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引起了中英兩國民眾對教育的廣泛討論,相互之間各有所得。主席也專門談論起這奇妙的“化學反應”:英國民眾認識到嚴師出高徒的積極效果,中國民眾認識到張弛有度在子女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這也讓我們思考未來孩子的教育思路問題,中國孩子需要多一些玩的時間。
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對于當下的孩子而言,“玩”卻成了大問題。主觀上來講,正是我們所有人營造的整個社會氛圍,把孩子變成了家里最忙碌的人。孩子一放學,各上各的車,各回各的家,一頭扎進房間開始學習,或者去上各種特長班,跟家長也說不上多少話,甚至睡前能見到忙碌的爸爸已經不錯了。而客觀來說,第一,城市和大自然的疏遠使得“玩”的地方缺失。城中空地幾乎消失了,緊閉的單元樓到處林立,要去親近山野,得全家人下定決心才能成行;第二,滿足社會需要而不敢玩。面對差異巨大的教育資源,面對簡歷只看“985”“211”畢業生的用人單位,孩子們也不敢玩太久。因此,“玩”對于一些孩子已然成為奢侈品。
但是,玩能夠讓孩子學會如何解決爭端,明白制定和打破規則,了解到危險往往與新奇同在。因此,需要我們的社會、家長、孩子等各方面共同努力,讓孩子玩有所獲,玩有所樂。首先,樹立孩子的興趣。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在接觸現實生活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這樣才能把“玩”和興趣結合起來;其次,社會在考量一個人的時候,尤其是用人單位,需多方考量,尤其是思維方式的考察,而不是僅僅一紙證書,這樣才不會從小就樹立非常強的競爭意識,忽略玩的意義。
看過“海南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