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及答案
浙江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一
這個結果令人遺憾,但稍加分析,卻并不意外。因為,這些年出臺的諸多幫扶政策,在幫助社區做強、做精方面,總顯得有些蒼白。
要讓患者向社區分流,首先需要一支相對穩定的社區醫療隊伍,同時還要保證社區醫療擁有必要的醫療質量,此外,需要制度予以引導。其中,前兩項尤其關鍵。
但在這些年的醫療改革中,對于社區醫生有什么樣的利益訴求,有哪些必須具備的技術素養,始終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對于處于塔底的偏遠地區,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勵措施。在此狀況下,發展社區醫療的口號喊了這么多年,社區醫生的生存狀態卻未見改善,也未能吸引鳳凰入住。社區醫生仍難給很多患者以信任感。
面對這樣的情況,之前給出的策略是利用經濟手段——提高社區醫療的報銷比例,同時增加社區機構內的藥物品種。但這樣的結果,只是鼓勵患者來開藥,并無實質的診療活動,非但不能真正提高社區的醫療經驗,反倒讓社區更墮落為廉價藥房。患者看病,總帶有一些與醫生交流的訴求,因此,即便是照方抓藥的患者,也可能選擇不辭辛苦地到綜合醫院,在開藥時與自己信任的醫生叨叨幾句。
當然,這里面還存在經濟杠桿無力的問題。當前社區機構的報銷額度雖然提高了,但體現在次均花費上面,相差可能不足百元,相對于看病的整體花費,如此差距,即便對于一般的工薪階層也缺乏足夠吸引力。我們知道,五星級賓館的住宿費用,常常在千元以上,普通旅館的,可能不足百元。但三級醫院與社區的定價差距,就如同是五星級賓館定價200元,普通旅館定價150元,人們怎么不去搶五星級呢?
雖然今年提到的非急診患者全面預約掛號的措施,在制度上更有針對性,但效果如何,依然值得觀察。因為在社區醫療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真將患者引來了,能保證應有的服務質量嗎?
社區醫療的服務質量,應主要體現在對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方面,通過健康檔案的建立,能夠在患者不舒服的時候,比較準確地幫助他們判明病情。除了能夠給予相對個性化的治療,更可以在大病發生時,及時將其轉到適合的專業科室。現在,社區醫療機構在這方面的能力未能建立起來,希望患者能分流到社區的愿望當然容易落空了。
浙江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二
【熱點概述】
近“畢業只有一次,青春沒有重播。”這是當下許多大學畢業生的普遍心理。在這種觀念的推動下,原本簡單的畢業活動被賦予了各種高大上名頭,背后隱藏 的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2015年應屆畢業生開展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68%的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季的花費超過4000元,有2%的 畢業生花費超過1萬元,消費在2000元以內的畢業生僅有10%。
【預測題目】
每到大學生畢業季,經常組織一些聚會和紀念活動,動輒花費3000元、6000元,甚至上萬元,媒體評價這是大學生的一種“任性”,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在畢業季,抓住校園里很后的時光,留住開心的回憶,是畢業季里的每一個學子看重的事,有的聚聚會暢談青春、有的選擇旅行開闊視野,盤點起來,這些都 無可厚非。但是,作為學生,在經濟還沒獨立的情況下,選擇高消費特別是動輒幾千甚至上萬元的花銷,這樣的消費顯得有違畢業消費的初衷,更與踐行勤儉節約的 美德精神相違背,對于這種行為,我們沒有必要過度解讀,但是也應該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
畢業消費的逐漸上漲,分析起來,有這樣兩個原因,一方面,從大學生的角度來講,有的可能認為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寬裕,能夠承受得起這樣的消費;有的認 為畢業消費的錢來源于自己的獎學金、社會實踐得來的收入等,用于“畢業季”的消費無可厚非,畢竟大學是人求學生涯中很美好的四年時光,在這里收獲了友誼, 很多同學可能自此一別很難再見面;另一方面,從學校的的角度來講,這樣高消費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氣,有的同學認為不能在校園的畢業這一站落后,產生盲目 攀比消費的心理;事實上,除了必要的消費需求外,如果超出了消費能力,不但會給家里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更與大學生良好形象的樹立、優秀品格的涵養、過 硬素質的錘煉背道而馳。
大學畢業,意味著人生路上贏得了知識的積淀,為多彩的青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覺得,為了抑制住這種風氣,第一,學校在畢業季應該站好很后一班崗, 可以在畢業季來臨之時,在學校里張貼一些標語、拉一些橫幅,引導學生理性消費;第二,我們的班干部、宿舍長可以多去組織一些有意義、消費合理的活動,比如 訂制統一的畢業衫,集體吃自助餐,在校園操場集體做游戲、談心等等,讓個人消費控制在500以內;第三,還是要靠我們學生自己,要有自律意識,除了參加畢 業活動之外,還是應該把心思放在未來長遠的規劃上,不要顧此失彼。
浙江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三
【模擬試題】
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實體書店的經營狀況再次引起廣泛關注。據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書業商會的調查顯示,截至2011年的10年間,有近5成的民營書店倒閉;而據《北京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從2010年至2015年不到5年的時間里,北大、北師大、清華大學校園周邊的20家書店有一半關門歇業。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書店不僅是一個城市的文明符號,也是一個城市書墨飄香的發散器、孩子閱讀興趣的播種機,更是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但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閱讀和書籍購買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再加上電商低價競爭和盜版書的惡意攪局,讓不少實體書店面臨著生死困境,如何拯救傳統書店成了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問題。
自“十一五”后半期開始,國內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房地產持續攀升推高店面租金成本,勞動力短缺推高人力成本,兩方面原因導致實體經濟經營成本居高不下。與此同時,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也在進一步沖擊和壓縮實體經濟的盈利空間。這使得本就處于保本微利經營的實體書店發展起來更為艱辛,因此導致不少知名書店相繼出現“倒閉潮”。
自2011年起,國家連續出臺了多項實體書店扶持政策,在政府宏觀扶持下,實體書店經營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回暖”,但是在高昂的房租與人工成本以及網店惡性價格戰等現實問題的擠壓下,單單依靠政府的政策,仍然難以解決書店發展出路的問題。所以,實體書店的徹底“逆襲”,更需要自身采取主動策略,適應時代變遷,尋求生存之道。如此,實體書店方不致成為“文化化石”。
一方面,積極借鑒網吧轉型網咖的經驗,實現傳統書店向多元化發展、跨業經營轉型。促進書店與人類多樣的文化、學習、生活需求相對接,充分發揮書店文化陣地、教育平臺的作用,提升服務上具備專業感染力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實體書店也應主動加強營銷創新,不能再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應離民眾更近一點:可以借助于網絡,向社區與年輕人群體滲透,主動將自己融入新的社會生態之中;也可以在其他文化場所謀取自己的位置,不要單打獨斗,而要抱團取暖,比如在大型酒吧街、現代電影城等年輕人文化消費區設立書店,確保人流量。
總之,當下實體書店的生命力,在于充分挖掘和發揮自身“實體”資源的優勢,超越簡單銷售圖書這一發展階段,著力積蘊自身文化厚度,張揚自身文化個性,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文化體驗和精神享受,達到書店和讀者的良性互動、長期雙贏。在此過程中,更要提升追求標高,努力成為社區、地區乃至更大范圍的文化地標、精神花園,從而化解時代窘困,走向制勝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