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及答案
山東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一
今年以來,“東北村莊‘禮崩樂壞’”“長沙大巴被縱火”“上海女孩春節逃離江西農村”等等,這些網絡虛假新聞給社會造成惡劣影響。國家網信辦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管理制止虛假新聞的通知》,要求各網站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對此你怎么看?
【專家解讀】
隨著民眾對新聞關注度的增強,加之網絡新聞及時性優勢,新聞的傳播與評論越來越大眾化。但現今網絡虛假新聞害人不淺,混淆視聽,產生負面影響,該《通知》的提出正是針對當前的網絡虛假新聞的對癥下藥。
新聞,貴在“新”真“聞”實,新,說的是時間;聞,說的是內容,必須是實在的,只有這樣的新聞才是貨真價實的新聞,才是名副其實的新聞。但是,現實中,一些網站為了追求點擊率,為了打造獵奇,道聽途說,編造新聞,甚至把一些社交網站的東西當新聞發,這是新聞事業的毒瘤,這是新聞發展的絆腳石,我們必須進行徹底整治,如不整治,這些網絡虛假新聞就會把新聞事業毀掉,會成為網絡時代的負能量源。《通知》提出了諸多禁令、要求、規范,針對當前的網絡虛假新聞,對癥下藥,通過這次加強管理的整治,網絡虛假新聞現象必然收斂,一個真實、全面、客觀、公正報道的網絡新聞局面必然形成,這個“殲滅戰”必然效果顯著。
但是,市場經濟時代,在利益誘惑之下,總會有人觸摸底線,冒險違規,為了徹底鏟除他們的僥幸心理,必須建立長久之策,讓網絡虛假新聞難以卷土重來,難以死灰復燃。
這個長久之策應包括四層意思,一是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如同反腐一樣,永遠在路上,不停步,永向前。二是制度機制,盡快出臺“白紙黑字”制度條例,成為硬杠杠,給網絡新聞戴上“緊箍咒”,讓其走上法治軌道。三是舉報機制,盡快建立相關平臺,方便公民舉報。四是懲罰機制,就是對于制造虛假新聞的人或者網站進行嚴懲,讓其得不償失。這四條是保證整治網絡假新聞久久為功的關鍵,是贏得持久戰勝利的保障。
整治網絡假新聞是打造良好網絡生態的重要工作,是促進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不僅要打殲滅戰,更要打持久戰,只有久久為功方能打造網絡生態的山清水秀,方能讓虛假新聞霧霾徹底消失,方能讓網絡新聞形象提升,值得信賴,成為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新聞力”。
山東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二
熱點背景:
廣告新規施行半月,朋友圈廣告亂象仍存。在微信朋友圈內,各種微商、代購廣告依舊我行我素,各類應季的推銷在朋友圈里紅紅火火。不僅如此,許多微信公號仍然在發布一些商業廣告,但這些并沒有打上“廣告”標簽。《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半月有余,在互聯網類中門戶網站、導航網站、搜索網站等,其彈出廣告、付費搜索廣告等行為明顯看到了法律實施的痕跡,而在自媒體中,尤其是“兩微一端”(微信、微博及客戶端)中,這樣的痕跡并沒有顯著出現。
預測題目:
對于廣告新規雖施行半月有余,自媒體中法律實施效果卻不好的現狀,你怎么看?
熱點解析:
朋友圈及微信公號處于自媒體中最具備社交網站特性的地方,在這里純粹的廣告人與受眾的界限已經非常含糊,由此構成了這一領域的法律實施之困。這種困境不利于精華網絡環境,給予網民以正確引導,更是對于我國法律的挑戰,所以需要多管齊下整治自媒體中的亂象!
一是對于社交平臺上的各類自媒體,甚至包括電商平臺上各類微商,來源地五花八門,當朋友圈或微商違反廣告法時,面臨著誰來執法的尷尬。二是新規定強調廣告要具備“識別性”,應注明“廣告”,這些格式要求對于隨時處于流動和更新狀況的微信與朋友圈而言很難做到!三是自媒體的社交傳播給廣告“軟文”一個相當大的活躍空間,一個大V只需要說一下“今天我吃了什么”、“我用了什么”就能收獲相當不錯的廣告營銷效果,朋友圈內的轉發也可能把某一特定廣告成功植入其中。
要想實現規范和遏制這一領域的廣告亂象,首先要創設法律實施的良好環境,這一環境首先在于受眾本身“身份確定”,提高群眾的責任意識。通過“受眾當心”的引導機制,使群眾能自愿地抵制“被廣告”行為,不亂轉發,不亂點贊。其次,網絡上應有“一鍵舉報”設計,對于互聯網上跨地區、甚至跨境的廣告違法行為,通過“中心協調、區域聯運”的執法模式來應對法律規避。最后,在“受眾當心”的基礎之上,強化社交網絡平臺的行業自律與自查自糾,提高廣告侵權責任。
山東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三
【材料】
酒精傷肝,這是生活常識,不分年齡和職業。對公務員而言,公務接待全面禁酒,既是身體健康的福音,也是作風建設的抓手。2016年9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就印發了《自治區公務接待禁止飲酒的規定》,對自治區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工作人員涉及的公務接待活動,一律禁止飲酒,特殊情況也需報本級紀檢機關審批,否則要受到黨紀處分。
【解析】
自中央“八項規定”以來,但凡涉及到公務活動,不管是會務還是餐飲,一律從簡、節約。中央層面開了好頭,引領著好風氣,各地就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也有具體方案。唯一不同的是,在細微方面如公車使用、接待標準等存在不同,實施細則有詳略、嚴松之別。就公務接待全面禁酒來看,無論從何種意義上都應該支持、叫好,關鍵要在落實。
全面禁酒到底是不是擺設、能不能消除質疑的雜音,不在于有沒有相關規定,而在于能不能有力執行。再好的制度,沒有落實都是一個“空”,其生命力在于執行,其威嚴在于踐行。如果一味地唱高調,只會淪為“紙上談兵”,人們常常戲謔的“酒精考驗的干部”,終也難“久經考驗”。
真正落實好公務接待全面禁酒,各級黨組織除了要自覺肩負起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還要防止“形式主義”。不能要求“禁禁禁”,而后“喝喝喝”,喊出來的都是口號、行動起來才見實效,禁酒要表里如一。抓落實不能“留一手”“開個口”,對待禁酒就得較較真,什么“變通靈活”、什么“高抬貴手”,在執行和問責時都要鐵面待之,嚴防嚴查。